年代:我在瑤嶺山下當農民 第77章 翻舊賬
-
翻舊賬
最近可謂是好事連連,方唯連續臨時指定了兩處設施,【2號禽舍】和【堆肥場】。
前者可以大批量飼養雞鴨,後者可以提升肥料的品質。
作為一個農民,方唯可一點都不敢小看肥料。
冇有好的肥料就種不出好的莊稼,所以等化肥普及以後,糧食的產量纔會大幅提高。
由此可見肥料的重要性。
所以,提高肥料的效力和品質,是每一個農民夢寐以求的事情。
方唯毫不猶豫的提升了【堆肥場】的等級,不過冇有一下子提升的太高,隻提升到了3級。
【設施屬性:消毒滅菌、全麵發酵、增強效力、易於吸收,提升品質】
【在此建築內堆肥,全屬性額外增加15】
【總點數:7026點】
他想先試驗一下效果再說。
休息兩天之後,方唯就讓鄭虎他們把【育種組】剩下的肥料都運過來,同時也開始了新的堆肥。
羅工和溫工半天教鄧元恩駕駛拖拉機,半天和虎子他們一起勞動。
方唯對一些步驟做了改進,確保堆肥的過程中,不會因為內部的溫度過高或過低,從而影響肥料的品質。
同時,他很注重消殺,務必要杜絕病毒和細菌的傳播。
幾個隊乾部剛還特意來看了看,覺得【堆肥場】搞得不錯,起碼方唯的每一項要求,都有其道理。
鄭先發摸著下巴想了想,覺得以後甚至可以把全隊的肥料,都拉到這邊來處理。
這天上午。
二隊突然來了大隊人馬,唐澤和縣領導陪著專區領導來視察。
一向膽子很大的鄭先發都有點怯場了,回答領導問題的時候有些戰戰兢兢。
“我們聽到有群眾反映,你們二隊在冇有上報的情況下就決定換種。
鄭隊長,你想過冇有,要是萬一失敗了,這上百號社員都得餓肚子,同時還會影響交糧。”
領導對於二隊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但後來話鋒一轉,談到了鄭先發等人私自更換稻種的事情。
縣領導、唐澤和老支書都覺得頭皮一緊,壞了,這是有人把此事捅到專區去了。
冇有提前上報就更換稻種,這事兒可大可小。
後來因為【南光一號】的試驗獲得了巨大成功,從縣裡到公社,幾乎所有的領導,都自動忽略了二隊的少許錯誤。
大家隻當錯誤不存在。
但今兒專區領導卻翻起了舊賬,搞得大家的心裡都很忐忑。
“報告領導,這件事是我的錯,我檢討。不過,在更換稻種之前,隊裡已經進行了充分的試驗,有理由相信更換稻種之後會取得大豐收。”
鄭先發到了這會,反而不緊張了。
他就是個小小的生產隊長,連國家乾部都不是,有啥好怕的?
再說了,事實證明更換稻種是正確的決定,大領導也得講道理,也得承認這個事實。
“同誌,唯結果論是要不得的,不能因為結果是好的,就忽視自己所犯的錯誤。
要是每個生產隊都不聽指令,國家建設豈不是亂了套?”
“念在你是翻舊賬
最後纔會在更大的範圍推廣。
時間需要年,甚至是五到十年。
一行人走的時候,還特意帶上了少量的【南光一號】稻種。
對領導們來說,必要的謹慎要有,但麵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得有。
鬆了一口氣的鄭先發,吃過晚飯來找方唯。
“小秀才,我回去越琢磨越不對勁,你說是誰吃飽了撐的,把咱們更換稻種的事情捅到了專區?
這事兒本已經過去了,到現在還來翻舊賬。”
“這種事情很難搞清楚,搞不好就是匿名舉報,你找誰去?隊長,彆勞神了,慢慢等著吧,這傢夥遲早還會跳出來的。”
兩人的心裡都有懷疑對象,但都冇證據。
有句話說得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隊裡又不是鐵板一塊,好事壞事都很難做到保密。
所以,寫舉報信的人未必就是隊裡的人,這麼大一個公社,根本找不到人來認領此事。
因此,方唯勸鄭先發彆想那麼多,該乾嘛乾嘛。
“唉!做點事情不容易啊。當初我要是先彙報,二季稻換稻種就乾不成!
要不是這兩年被逼無奈,我特麼瘋了纔會鋌而走險。”
鄭先發有點破防,他勞心勞力的為社員們著想,結果卻有人在背後捅刀子。
這一刻,他感到心很累。
不過他不後悔,看看現在,隊裡家家戶戶都不缺糧食,走到哪兒都比彆人的腰桿挺的直。
但他不會原諒寫舉報信的人,要是讓他知道是誰乾的,早晚要對方好看。
方唯懶得再說什麼,他去大哥那邊舀了一壺酒,然後拿出來一些炒花生和鹹菜,陪著鄭先發喝了幾碗酒。
說實話,他很慶幸遇到了這麼一位隊長,而更該感到慶幸的是全體社員。
冇有鄭先發在前方頂著,大家的日子會更加難過。
幾碗酒下肚,鄭先發突然一拍桌子,說道:“你小子彆裝糊塗,把你心裡的猜測說出來,對不對都不要緊。”
“隊長,你還真執著!好吧,那我就說說。”
“這個寫舉報信的人,第一,對於二隊的情況很熟悉。第二,和你我有矛盾。
這第三,此人肯定不是普通社員,普通社員連字都認不全,會寫鬼的舉報信。”
說到這兒,兩人對視了一眼,一個名字呼之慾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