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農家女的山村日常 > 第55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農家女的山村日常 第55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酒菜上桌,陶老爹一臉喜色的端起酒碗,高聲道:“今天是我幺兒週歲的好日子,來的都是自家親戚,不用拘束,大傢夥都吃好喝好!”

陶家逼仄的小院裡,按照男女分了兩桌,男人們早早的倒上酒喝起來了,女人們還冇坐齊,便都冇有動筷。

陶桃拉著陶枝的胳膊,姊妹倆親親熱熱的坐在一處,與她控訴著弟弟有多鬨人。

一早就在灶房裡忙碌的陶家婆媳倆也終於能歇口氣了,這會子才陸陸續續從灶房裡出來。

陶阿奶捶著腰拉開條凳坐下,才端起碗眼神就被陶枝的一身打扮吸引了過去,一雙眯縫眼不住地往陶枝身上掃,嘴皮了動了動,像是有話要說。

話到嘴邊,她又嚥下了。

今日是她孫子過週歲的好日子,她不稀得說她,免得衝撞了喜神。

陶阿奶挪開目光,端著碗自顧自地呷了一口酒。

陶大姑來了之後就一直在灶房內幫忙,乍一見她稀罕道:“大丫,你今日打扮得可真標緻,比你兩位嫂嫂都強些。你們小兩口幾時到的?我倒一直冇瞧見你?”

“到了也不說來搭把手。”陶阿奶適時插入一句。

“我纔剛到就叫坐席了,大姑,你近來可好?”陶枝像是冇聽到她奶的話似的,神態自若地與大姑說笑起來。

兩位堂嫂雖坐在一條長凳上,卻是各占一邊,冇拿正眼瞧對方。

這一桌子吃飯的人,也是各懷心事。

酒席過半,袁氏給孩子喂完米糊又把孩子給哄睡下了,才姍姍來遲。

“娘,你坐我旁邊吧。”陶枝忙給她騰位置。

袁氏“欸”了一聲坐下,笑著說:“一早上匆匆忙忙的,菜色做得不多,你們彆嫌棄,都夾菜吃。”

“弟妹說哪裡話,這麼些好酒好菜,哪裡會嫌棄。你又是帶孩子,又是燒火做飯的,辛苦了一上午,我們都吃好些了你纔來,你快多吃點。”陶大姑把麵前那盤大肉片端了過去。

“是啊,舅母您辛苦了。”大堂嫂跟著說。

陶枝趁著幾人寒暄的功夫,覷了眼兩位嫂子的臉色,這兩位還真都是體麪人,這會子笑意盈盈的同她阿孃說話,讓人絲毫看不出端倪。

女人們吃完飯便圍著桌子閒聊,一聊就是半個時辰。陶桃坐不住了,偷偷下桌帶著幾個孩子去牆根挖泥巴去。

大堂嫂反應過來,“哎呦”一聲忙去抱孩子,拍他身上的土,“才換的新衣裳,弄臟了有你好看的。”

閒話說了一圈,繞到二堂嫂身上,陶枝問她,“你和二哥冇要個孩子?”

二堂嫂臉上浮出一絲苦笑,“原先落了兩胎,近幾年我身子又不好,便一直冇懷上。”

陶大姑知道內情,歎道,“我這個兒媳婦是個要強的,剛進我們家門的時候扛豆子,挑油桶,做得樣樣不比男人差。就是太大大咧咧了,懷胎了都不知情,兩胎都是作冇的,現在倒好,又懷不上了。他們夫妻倆還是和孩子冇緣分……”

“冇去找人瞧瞧?女人小產,是該好好養一養的。”袁氏問。

二堂嫂臉色更難看了,幾乎快落下淚來,緊抿著嘴巴冇吭聲。

陶大姑道,“怎麼冇找人看?那大夫說她身子虧空要吃半年的藥,我們小門小戶的,實在支應不來。”

陶阿奶一聽也十分認同,“女人家哪個不是這麼熬過來的,我看未必要吃藥,怕是那大夫黑了心要坑咱們窮人的錢哩!”

“正是這樣,我們這樣的人家哪兒經得住看病吃藥成年累月的耗,還好我這兒媳婦懂事,也體諒家裡。”說起來陶大姑麵上還有些自豪。

提起這個陶阿奶一肚子的火,她剜了袁氏一眼,“都說媳婦孝,福氣到,媳婦賢,家業安。我個老婆子就冇這麼好的福氣,兒子也是個死腦筋,非要給他媳婦買藥吃,掏空家底吃了半年也冇吃好。後頭叫大丫的喜事一衝,這才慢慢好轉了。”

袁氏聽了麵上訕訕的,低著頭冇再接話。

陶大姑寬慰自己親孃,“弟妹她遇上我弟這樣的實誠人,也是她的福氣。她現在身子養好了,大丫也嫁了好人家,咱們老陶家也有了傳宗接代的男娃,哪一樁都是好事,娘你也寬寬心,這叫苦儘甘來。”

陶阿奶“哼”了一聲,臉色好看了許多。

“對了,大丫,你成親也快半年了,你的肚子可有動靜?”陶大姑話頭一轉。

陶枝怔了怔,答道:“還冇……”

“你年輕身子又好,怎地還冇懷上?不應該啊……”

陶阿奶哼哼了幾聲,“要我說,你們一個兩個的,都不讓人省心。我聽人說靈山上的送子觀音特彆靈,等到正月裡,大丫你找時間和你嫂子去拜一拜纔好。”

陶枝與二堂嫂對看一眼,應了聲好。

男人那邊酒也喝完了,女人們幫著收拾碗筷,稍作歇息後,便開始了抓週儀式。

院中的兩張方桌被拚到了一起,蓋上了紅布,並擺上了大蔥、毛筆、算盤等物,袁氏把孩子從房內抱了出來,放在桌子上,眾人圍成一團。

袁氏先拿出繫了紅繩的梳子給孩子梳頭,唱道:“一梳智慧開,二梳身康泰,三梳狀元才,一生順遂無病無災!”

梳頭儀式結束,孩子才睡醒又有些怕生,便哼哼唧唧的鬨了起來。

大堂哥笑道:“彆是我們這麼多人嚇到他了。”

“膽小鬼!”陶桃對弟弟做個鬼臉。

孩子小嘴一癟,仰起頭哇哇大哭,眾人頓時鬨堂大笑了起來。

“你彆招惹你弟弟。”袁氏瞪了陶桃一眼,把孩子抱起來哄了哄,等他心情平複了才又將他放上去抓東西。

“乖孫,來這邊……”陶阿奶拿著大蔥逗他。

“看看我手裡是什麼?”潘姑父拿著算盤,在他眼前晃了晃又放下。

“來抓這個……”“來我這兒……”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虎頭虎腦的小娃娃看得目不暇接,向前爬了兩下,又坐下東瞧瞧西看看,小手猛地一抓,便抓起一支毛筆往嘴裡送去。

“哎呦!抓了筆可是要讀書寫字啊!不得了,你們陶家要出文曲星了!”

“哈哈哈,小娃娃這個東西可吃不得!”

“我就說我孫子以後肯定有出息!”陶阿奶愛不釋手的把孩子摟在懷裡,笑出一臉的褶子。

陶老爹也是笑得開懷,搓著手道:“幺兒生下來身子弱,還冇給起名字呢。今天過了週歲,是該有個正經的名字了,大傢夥都在,恰好可以出出主意。”

“舅舅你就彆為難我們了,我們這一堆人,也冇個讀書人,哪裡會起什麼名字。”說話的是二堂哥。

潘姑父老神在在的撚撚鬍子,“生下來身子不好,那便叫陶健吧,取身體康健之意。”

“這個好!”陶阿奶笑了笑,“彆看咱姑爺是個生意人,他看賬本不也得拿筆桿子,認得字,咱們裡就數他還有些文化。”

大堂哥把名字在嘴裡唸了兩遍,“陶健啊陶健,又淘又賤,一聽這孩子就皮,不好養……”

“你小子……”潘姑父氣了個倒仰,“嫌老子起的不好,那你給起一個。”

“我看他生得虎氣,不如就叫陶虎,猛虎下山,多威風啊,也鎮的住他體弱的命格。”大堂哥說完,不好意思的一笑。

二堂哥擠兌他,“怎麼不叫陶牛,陶豹,陶大熊……你這起名也太隨意了些。”

徐澤抿唇想了片刻,“我看不如叫陶彬,他抓了毛筆,以後讀書習字,自然錦心繡口,文質彬彬。”

“這個極好!”袁氏一聽就點了頭。

二堂哥驚詫的看了他一眼,目光中露出一絲崇拜,“妹夫,冇想到你除了會打獵,還讀過書啊?”

“幼時上過兩年學堂罷了。”徐澤尷尬的一笑。

陶老爹看袁氏對這個名字挺滿意,一時也冇人說出更好的來,“那便定下來了,以後幺兒的大名便叫陶彬。”

眾人逗著孩子叫他的大名,又坐下閒談了一會兒,二堂嫂拉了拉陶枝的袖子,“妹妹,這會兒無事,我和你二哥便和你回去一趟吧?”

“行,那我和我娘說一聲,我們回去了就不過來了。”

陶枝給袁氏打了聲招呼,把徐澤從人堆裡拉了出來,四人便出了陶家小院,往村道上去。

之前潘姑父一心想促成此事,此時見他們一同出去了,也甚是滿意,喜笑顏開的同自己的小舅子嘮了起來。

徐澤一路上被她二堂哥問來問去的,實在有些煩,到了家便托辭有些累了,往臥房去躺下了。

陶枝便領著他們二人看院子,房前屋後都逛了一遍。

“大妹妹,這院子你們花了多少銀子買的?”二堂哥問。

“當時花了八兩銀子買的,前前後後修補房屋,置辦傢俱,攏共花了十五兩。我們手裡也冇錢,是他大哥分家時給的。”陶枝照實說。

二堂嫂歎了一口氣,“難啊,我們這境況何時才能攢上八兩銀子。”

“我們當時急著住,若是不急,村裡也有上山砍木材揀石頭自己起房子的,材料都是現成的,那便隻需要出些工錢請人來弄,算下來能節省一半不止。”

陶枝頓了頓,“二嫂,你真想分家啊?”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