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小甜妻:腹黑相公寵不停 第459章 再窮也不能窮教育
\\t\\t\\t\\t
沒人買地。
沒分家的時候,老薛家賣不出去,分了家,薛福還是賣不出去。
眼看著三天時間一晃而過,再湊不齊銀子,就得前往軍營服兵役,薛福急的出了一身汗。
萬般無奈之下,隻好去找裡正王方木,讓他給介紹買家。
這要怎麼介紹?
現在這種關頭,誰還有餘錢買田買地?
王方木搖頭:“薛福,不是我不幫這個忙,而是現在形勢如此。”
“我隨口答應下來容易,可耽誤的是你籌錢的時間。”
“你還是趕緊想過其他辦法。”
薛福要是能想到其他辦法,就不會找到王方木這裡來了。
薛福厚著臉皮道:“裡正,我這也是沒辦法了,這麼多銀子,我借也借不到,就指望著把地賣了,把銀子籌出來。”
王方木也是無奈:“你想賣地,也得有人買才行啊。”
薛福道:“不然,裡正幫我去四合院問問,把這塊地賣給他們。”
王方木簡直不可思議:“……薛雙雙是你侄女,你自己不去問,倒要我一個外人去給你問?”
薛福尷尬道:“咳,那個,雙丫頭對我們這些長輩有點誤會,我去問她,她肯定說不買。”
老薛家做的那些糟心事王方木自然知道,他深深看了薛福一眼,到底還是去四合院幫他問了。
得到的答案也在意料之中,薛雙雙說:“不買!”
這已經有個山頭還沒開發完呢,再買地回來乾什麼?
王方木苦笑道:“我也知道你們可能不會買地,不過薛福找到我那裡,我就過來幫他問一聲。”
“你這邊不買地,我去回他一聲,讓他儘早到彆處想辦法。”
薛雙雙沉吟了一下,對王方木道:“其實,我不買地,村裡卻可以把地買下來,用村裡的名義買地,這些地是村裡的集體財產,產出的糧食也歸村裡集體所有。”
王方木想了想,覺得薛雙雙說的有道理,特彆是在這種打仗的年頭,萬一哪天糧食緊張,有錢都難買,地裡能種出來就再好不過了。
反正村裡也不差這兩畝地的銀子。
王方木笑道:“你這個法子不錯,
村裡把地買下來,也剛好解決薛福的難題,省得他湊不出銀子去服兵役。”
薛雙雙知道王方木腦子裡還是沒轉過彎來,哪怕村裡開了製糖廠,養豬廠,又買了幾畝地,他們還是沒明白集體財產的意義。
薛雙雙提醒道:“裡正大叔,我覺得,村子裡有了收益,可以多為村民做些事情。”
王方木:“嗯?多做些什麼事情?比如?”
薛雙雙道:“裡正大叔,李家村有村塾,供村裡的孩子上學讀書,我們村卻沒有,村子裡的孩子想讀書,還得跑到李家村去,不然就得去鎮上,我們村,為什麼不能辦一座村塾?”
聽薛雙雙這麼說,王方木不由苦笑:“以前也有過這種想法,但是辦不起來。”
“李家村的村塾是
每次出現驗證,請不要使用無痕模式!
他們村子裡出去的一位賺了錢的富商辦的,算是給村子裡造福,用來培養李家村的孩子,哪怕不能考秀才,也好識得幾個字,去鎮上找事情做都來得更容易,還不會輕易被人騙。”
“但是建一座村塾,且不說買地蓋屋子,這都是小事,村裡自然會想辦法解決,最主要的是,沒有先生。”
“想辦一座正規的學塾,需要有秀才功名的先生教書纔有資格,李家村有一位老秀才,願意去村塾裡教書,這個問題便解決了。”
“白溪村近十幾年來,卻沒有出過一個秀才。”
“想辦村塾,就得去外麵請秀才老爺回來教書,但是這年頭的讀書人,一個比一個金貴,秀才,不好請。”
“加是白溪村窮困,也沒出過什麼有出息的人,大家都不願意過來教書,即便有那麼幾個願意過來的,也是獅子大開口。”
“一年到頭,光是束脩、節禮、衣裳、筆墨、書籍等等花下來,至少得四五十兩銀子,還得請小廝專門侍候。”
“村裡讀書的孩子一共沒幾個,這麼一算下來,每人頭上得花好幾兩,我們村的情況你也看到了,哪有誰出得起這個錢?”
“出得起這個錢的,咬咬牙都能把孩子送到鎮上去讀書了。”
“所以辦村塾這個事情,就這麼一直拖了下來。”
說到這裡,王方木也忍不住感歎:“之前老薛家供了兩個讀書人,村裡哪家哪戶都希望他們能早點考中秀才,這樣,村裡辦個村塾也不用去外麵請人,誰想到……”
誰想到老薛家牛皮吹得厲害了,兩個讀書人卻一個比一個不靠譜。
王方木搖頭:“不說也罷。”
薛雙雙道:“裡正大叔,村子裡以前辦不起村塾,難道現在還辦不起嗎?”
“製糖廠的收益拿出一部分來辦村塾,請先生的銀子,由村子裡出讓村子裡適齡的孩子,到村塾免費讀書。”
“也不指望他們個個都能考功名,正如裡正大叔剛才說的那樣,學會認字,不做睜眼瞎,出門在外找活乾也不至於讓人騙。”
王方木愣了一下,要不是薛雙雙現在提出來,村裡還真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王方木道:“我回去跟族老們商量一下,仔細想想該怎麼做。”
薛雙雙也隻是因為王方木沒想到這方麵,所以才提個醒,至於具體要怎麼做,相信王方木這個當裡正的比她一個外來戶有經驗。
薛雙雙輕聲道:“其實也不止是讓孩子們讀書,還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說,不會讀書的孩子,想學手藝的,村裡也可以送他們出去學手藝什麼的。”
王方木驚訝的看著薛雙雙:“你這丫頭的腦子瓜子是怎麼長的,怎麼就能想到這些頭上來?”
薛雙雙笑了笑,這可不是她想出來的,前世的全民義務教育做得可比這個好多。
不過這話不能說,薛雙雙隻好用前世的一句名言來忽悠王方木。
她說:“孩子們纔是我們的希望,村子裡出息的孩子越多,村子以後才會越好。”
“所以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