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小甜妻:腹黑相公寵不停 第509章 不得不防著點
陳秋娘想了想道:“是他們以為我們沒錢,買不起嗎?”
薛雙雙點頭:“對,就是這個原因。”
“娘,你想啊,這銀樓隻是縣城裡的一間小店,就因為你穿戴得樸素了些,就想把你從銀樓裡趕出去,開門做生意的店鋪尚且如此,何況是什麼都要爭的高門大戶?”
“這世上,隻敬羅衫不敬人,所以有些時候,該花的錢,你得花。”
陳秋娘一下子就明白了薛雙雙的意思。
皇商朱家那些婦人,花在衣裳首飾,胭脂水粉上的錢,就是該花的,她如果以後真的跟著薛順回朱家,卻表現得跟現在一樣寒酸,就會被人看不起,連帶著薛順也會被人看不起。
她自己丟臉沒關係,可不能連帶著丟了薛順的臉,讓人議論薛順連媳婦兒都養不起。
陳秋娘是個實在人,想通了這個道理,就非常耿直的說:“可我沒那麼多銀子啊!”
薛順這會兒其實根本不知道這母女兩個在說什麼,但是陳秋娘說她沒那麼多銀子還是聽得懂的。
自己賺的錢不夠媳婦兒花,還被當著閨女、女婿的麵被說出來,這特麼就尷尬了。
薛順忙道:“我以後一定多賺錢,秋娘想買什麼買什麼。”
陳秋娘一臉茫然:“……我沒什麼想買的呀!”
薛順:“……”
所以,他閨女到底在跟他媳婦說些什麼?為什麼他聽不懂?!
薛雙雙笑道:“所以還有個詞叫量力而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需要花錢的時候不能手軟。”
銀子什麼的,都是小事,薛雙雙現在做的,隻是在慢慢扭轉陳秋孃的觀念,省得以後因為被人下馬威唬住。
這個過程不能一蹴
每次出現驗證,請不要使用無痕模式!
而就,慢慢來就好。
最後,陳秋娘隨便買了件首飾,一家人就回去了。
陳秋娘雖然被薛雙雙說動了一些,到底還是心疼銀子,一晚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薛順還以為她肚子不舒服,擔心了一晚上。
最後問出來是心疼白天花的好幾十兩銀子,不由哭笑不得。
薛順道:“我賺的銀子都是給你和孩子們花的,你花了幾十兩銀子就心疼,說明我賺的銀子還不夠多。”
“我以後一定賺更多銀子。”
“現在彆想了,乖,睡覺。”
薑湛和薛雙雙卻是在說關於賬房先生的事。
薛雙雙道:“我看了自己家酒坊的賬本,才知道現在的記賬方法複雜且繁瑣,不利於查賬,也不利於對庫存的瞭解和把控。”
“一個小小酒坊尚且如此,若是麵對多樁大額物資,隻怕更容易讓人動手腳,而又很難發現。”
薑湛幾乎是一瞬間就想到,薛雙雙指的是北疆軍需物資。
薑湛道:“你是擔心父親在北疆?”
薛雙雙點頭,輕聲道:“聽說祖父和大伯當年慘死疆場,就是因為朝廷忽然斷了供給北疆的糧晌。”
當年永寧候府出事,版本流傳極廣,老永寧候和永寧候世子兩個,更是被汙衊成貪功冒進,不顧將士死活。
事實上,卻是朝廷的供給忽然切斷,北
疆將士隻能前往北蠻搶口糧,不然隻能餓死。
可事後查案的時候,軍需這一塊的賬麵上,卻漂漂亮亮,顯示出該給的糧草一粒不少,早就送到了北疆,上麵還有北疆方麵確認收到宮需的印簽。
所以北疆的將士為什麼會沒飯吃?
隻能是有人貪了將士的糧餉。
於是繼貪功冒進,不顧將士死活的臟水之後,老永寧候和永寧候世子又背上個貪墨軍晌的罪名。
後來,要不是北疆那邊擋不住,現任永寧候薑銑承父兄之誌,力挽狂瀾,把北蠻牢牢擋在大順朝的國界線之外,永寧候府隻怕早就成為一個過去式,而且沾滿汙點。
所以現在,北疆戰事一起,大家都不放心。
皇帝不放心永寧候薑銑後權在握,永寧候薑銑又何嘗放心皇帝?不然他也不至於連剛認回的兒子都不敢接回京去,也沒敢把認回兒子的訊息傳出去。
薛雙雙自然也是不放心的,她說:“永寧候府鮮花著錦,我們不得不防著點。”
她倒是不想管這些,可薑湛是永寧候府唯一的嫡子,一旦薑銑有事,薑湛肯定要被連累,所以,隻能早做準備。
薑湛還是不解:“那要賬房先生有什麼用?父親那裡,肯定不缺賬房先生。”
薛雙雙說:“我這裡,有一套全新而方便的記算方法,需要足夠忠心的人來學習,等他們學會之後再把人送到父親身邊去。”
“彆的不說,軍需,糧草,醫藥什麼的一定要掌握在父親自己手裡才安全。”
薑湛第二天就找徐進要人
每次出現驗證,請不要使用無痕模式!
要絕對忠心的賬房先生,而且特彆說明瞭,要好幾個。
過了兩天,徐進就給他送來六個賬房先生,並不是鬍子花白的老頭,而是正當壯年的中年賬房。
時下在賬房、大夫等幾個行業當中,年紀越大,越讓人信服。
徐進生怕這幾個賬房先生太年輕了,不得薑湛重用,還特意解釋道:“公子,這幾個賬房雖然年紀不大,但看賬本的水平很高,絕不比那些年紀大的老先生差。”
“之所以選他們過來,是怕那些老先生年紀太大,身體吃不消。”
薑湛對賬房先生的年紀倒不是很在意,自從見識到薛雙雙的本事,薑湛已經深切意識到,有本事的人是不拘年齡大小的。
薑湛說了句:“年紀不是問題,隻要忠心可靠就行。”
徐進:“公子放心,這些賬房先生絕對可靠。”
薑湛就讓徐進退下了,然後,把這些賬房先生直接交給了薛雙雙。
薛雙雙什麼也沒說,先給這些賬房先生出了幾道應用算學題,讓他們把題做出來。
時下的應用算數稀少複雜,雖然已經有一些算學小故事流傳在外,比如雞兔同籠,百隻百足,雞兔各多少隻;亦或者大小和尚吃饅頭,百人百饅頭,大和尚一人吃三個,小和尚三人吃一個,大小和尚各幾人等,普通人依然無法接觸真正的算學。
賬房先生……
賬房先生們在應用算學這一塊自然比常人接觸得更多。
所以現在,他們坐在四合院外院的書房裡,一人拿著一張試卷,被要求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