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崛起:羽落田豐 第103章 堿土學堂
-
大康四十八年秋分,羅布泊畔的洗鹽節祭壇前,數百牧民圍著冒煙的火塘,羊皮鼓敲得地動山搖。老牧民哈力木拉提攥著石膏粉袋,對著林羽怒吼:\\\"你們用白土醃了土地,神靈的奶水都變鹹了!\\\"
他腳下的菌床剛被掀翻,未成熟的胡楊菇散落在沙地上。
祭壇中央的胡楊木柱上,新刻的鹽晶圖騰在月光下泛著微光
——
那是虎娃用胡楊菇菌蓋為模具,將石膏粉調成漿汁澆築而成,紋路與顯微鏡下的菌絲結構一模一樣。林羽披著牧民的白羊皮袍,手持塗滿鹽晶的唧筒,突然躍上祭壇。
\\\"看這聖水!\\\"
他壓過鼓聲,將地下水抽入懸壺,\\\"去年今日,壺裡流出的是苦水,\\\"
清水從壺嘴噴出,在火塘熱氣中形成彩虹,\\\"如今神靈吐息,甜水沖走了堿毒!\\\"
他指向菌床,新埋下的菌種已冒出銀白菌絲,\\\"胡楊菇是土地神靈的睫毛,石膏粉是神靈的眼屎,幫我們擦去土地的淚水。\\\"
哈力木拉提的羊皮鼓槌頓在半空,牧民們盯著菌床上的彩虹,竊竊私語。王遠趁機遞上浸過胡楊蜜的菌菇乾:\\\"嘗過的人都說,這是神靈睫毛上的露珠釀成的。\\\"
洗鹽節後第三日,總社西側的土坯房外掛起
\\\"堿土學堂\\\"
的木牌。虎娃用燒紅的烙鐵在門框上烙下鹽晶圖騰,旁邊刻著漢字與畏兀兒文對照的
\\\"土生萬物\\\"。首批三十名牧民學員握著牧鞭走進教室,卻看見牆上掛著《天工開物》與顯微鏡下的菌絲圖。
\\\"這是《辨土》篇,\\\"
林羽指著竹簡上的硃砂批註,\\\"宋應星說
'
堿土如硝,水來即化
',\\\"
他轉動顯微鏡,讓牧民們輪流觀察鹽堿結晶,\\\"但你們看,胡楊菇的菌絲能長出小鉤子,勾住堿粒往下拖。\\\"
老牧民彆克盯著玻片驚呼:\\\"就像我們的駱駝刺紮根!\\\"
虎娃趁熱打鐵,用唧筒模型演示
\\\"聖水如何沖走堿毒\\\",活塞上的山雀紋被解釋為
\\\"神靈的信使\\\"。
教材《堿土十策》的羊皮紙上,手繪的胡楊菇根部佈滿瘤狀突起,旁邊配著畏兀兒文詩歌:\\\"土地生病不要怕,胡楊睫毛擦鹽花。\\\"
王遠在油墨中混入蟬蛻粉,對著月光可見隱藏的菌絲結構圖
——
隻有完成學堂課程的人,才能看懂這些
\\\"神靈的密語\\\"。
彆克的孫子艾尼在沙盤課上堆出微型鹽堿地,用石膏粉模擬降雪:\\\"阿爺看!堿土變軟了,像開春的駝絨!\\\"
當他埋下的菌種第三天發芽,整個學堂響起歡呼聲,羊皮鼓第一次為石膏粉而敲。
慎思堂的密探混在朝聖者中,在學堂外牆畫下詛咒符號。但當牧民們發現符號被雨水衝成紫色,反而認為是
\\\"神靈顯靈\\\"——
那是王遠提前在牆泥中摻入的孢子檢測劑,遇木露珍變種會變紫,反而成了警示標誌。
\\\"他們怕了。\\\"
林羽望著被牧民們改畫成胡楊圖騰的詛咒符號,對王遠低語,\\\"當科學變成傳說,就有了抵禦陰謀的鎧甲。\\\"
冬至前一日,首批學員畢業。哈力木拉提捧著優等菌棒,菌棒上繫著洗鹽節的祈福繩:\\\"我給羊群搭了菌棚,\\\"
他的牧鞭指向遠處的白色帳篷,\\\"石膏粉拌的土,比雪還鬆軟。\\\"
學堂後院,艾尼正在刻製新圖騰,將唧筒、胡楊菇與駱駝刺刻成一體:\\\"以後路過的商隊看見這個,就知道這裡的土地,連神靈都幫著耕者。\\\"
深夜,王遠在學堂地基裡埋下時間膠囊
——
用鹽晶密封的《堿土改良全解》,裡麵夾著張顯微鏡玻片,封存著第一株胡楊菇的菌絲。\\\"等後世的人挖出它,\\\"
他對著北鬥星喃喃,\\\"會知道科學與傳說,本就是土地的雙生子。\\\"
窗外,洗鹽節的篝火仍在燃燒,牧民們圍著菌床跳起新的舞蹈,腳步踏碎的鹽晶在火光中閃爍,如同撒在大地上的,耕者與神靈的,共同的,誓言。
三個月後,一支商隊在戈壁撿到塊奇特的鹽晶,上麵天然形成的紋路竟與學堂圖騰一模一樣。王遠化驗發現,鹽晶中嵌著微量的木露珍孢子殘骸
——
這意味著,當牧民們的舞步踏過土地,無意中竟用體溫啟用了孢子的自毀程式。而在慎思堂最新的情報裡,\\\"堿土學堂\\\"
四個字旁,被畫滿了代表無解的,密密麻麻的,問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