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崛起:羽落田豐 第115章 西域鑿空
-
大康四十九年深秋,鄯善城的駝鈴聲裹著沙礫,在商隊驛站外戛然而止。林羽掀開氈帳簾布,隻見阿虎渾身是沙地衝進來,手裡攥著半截黴變的菌棒:“東家,我們剛救起的胡商說,他們整支商隊的中原菌菇,全在流沙裡化成黑水了!”
驛站的波斯商人圍在貨箱旁,大鬍子首領阿裡木將發綠的菌菇狠狠摔在地上:“你們東方人說菌菇能治瘴氣,可這些東西還冇走出玉門關就爛成泥!”
他腰間彎刀上的綠鬆石墜子隨動作晃盪,“與其帶這些廢物,不如多載些撒馬爾罕的藏紅花!”
王遠蹲在沙地上,用青銅小刀刮取菌菇殘片,顯微鏡下的菌絲體早已被一種黑色孢子吞噬。“這不是自然黴變,”
他將玻片遞給林羽,孢子表麵凸起的井字狀紋路在陽光下泛著金屬光澤,“是慎思堂的‘腐骨孢子’,遇熱會釋放酸性酶。”
寒風呼嘯的地窖內,虎娃正指揮匠人往窖壁鑿孔,將成袋的硝酸銨填入縫隙。“《齊民要術》說‘蜜漬果脯可久藏’,”
他抓起一把曬乾的平菇,浸入特製的蜂蜜混合液,“我們用低溫凍乾代替蜜漬,再裹上三重蜂蠟!”
王遠調試著窖內的溫度標尺,青銅指針穩穩指向
-15c:“硝酸銨遇水吸熱,配合地窖的天然低溫,”
他取出一片凍乾菌菇,薄如蟬翼卻堅硬如瓷,“水分含量低於
3,孢子根本無法存活。”
更絕的是,他們在蠟封夾層中放入蟬蛻粉,既能防潮又能抑製孢子活性。
鄯善城外的工坊裡,老刀帶著鐵匠們敲打厚實的胡楊木板。“按《天工開物》的冰鑒原理,”
他指著車廂夾層,“這裡填滿地窖挖出的鹽堿石膏,這玩意兒吸潮就會發冷。”
虎娃往隔熱層塗抹特製的泥漿,裡麵混合著石棉纖維與駝鹿筋熬製的黏合劑。
當首輛冷藏車駛出時,車廂表麵凝結著細密的水珠,在烈日下折射出彩虹。阿裡木摸著車廂外壁的涼意,滿臉震驚:“你們竟能在沙漠裡造出移動冰窖?”
王遠打開車廂,恒溫
8c的空間裡,凍乾菌菇在蜂蠟封印下泛著微光。
深夜的商隊營地,虎娃用竹簽挑開慎思堂
“假菌種”
的蠟封,突然驚呼:“有熒光!”
火把照耀下,蠟麵浮現出模糊的山雀紋,正是溫控警報菌在作祟
——
當溫度超過
30c,這些特殊菌絲就會釋放熒光蛋白。
“這些假菌棒裡藏著‘沙暴孢子’,”
林羽舉起檢測鏡,孢子在高溫下正快速分裂,“但他們冇想到,我們的蜂蠟封印既是保鮮層,也是檢測網。”
阿裡木看著慎思堂商團慌張逃竄的背影,終於摘下頭巾行禮:“東方的智者,我願用十匹汗血寶馬,換你們一車菌菇!”
次年春分,鄯善城的商隊驛站豎起新的木牌,上麵刻著山雀與駱駝交織的圖騰。虎娃教胡商們辨認凍乾菌菇的防偽標記
——
每塊菌棒斷麵都有天然形成的冰晶紋路,如同沙海中的星圖。
林羽撫摸著冷藏車上的青銅銘牌,上麵的西域文字與漢字共同記載著:“以冰霜之術,護菌菇之鮮,通萬裡商路。”
當駝隊再次啟程,冷藏車的輪軸聲與《龜茲樂》的鼓點交織,將中原的智慧,帶向更遙遠的撒馬爾罕。
商隊返程時,老刀在流沙中撿到半塊陶片,上麵刻著殘缺的井字紋。王遠將陶片放在門禁卡旁,卡麵的熒光突然劇烈閃爍,在沙地上投射出西域三十六國的星圖。“慎思堂在尋找西域的時空裂隙,”
他望著遠方的火焰山,“但他們不知道,每一塊凍乾菌菇,都是我們埋在絲路的,對抗孢子陰謀的,千年密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