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崛起:羽落田豐 第139章 荊州菌稻
-
大康五十一年穀雨,荊州城外的稻田泛著詭異的青白色。老稻農屈老漢捏著空殼稻穗,穗軸上的井字紋紫斑比三年前的稻瘟病更淺,卻讓花粉囊完全萎縮:\\\"揚花時節不下粉,\\\"
他盯著稻田裡盤旋的寒鴉,\\\"莫不是神農氏的穀倉遭了賊?\\\"
總社實驗室的載玻片上,絕育孢子如透明水母般吸附在稻穗柱頭,王遠的檢測鏡發出蜂鳴:\\\"它們分泌的
rna
乾擾蛋白能降解花粉的鈣調素,\\\"
他用鵝毛管滴入孕穗菌提取液,孢子的偽足立即蜷縮,\\\"比普通稻瘟孢子小
60,卻能穿透三層花被。\\\"
虎娃捧著《陳旉農書》衝進實驗室,手指停在
\\\"孕穗期,糞壤貴熟\\\"
的批註:\\\"古人施穗肥壯籽,\\\"
他敲了敲水稻模型,\\\"我們讓真菌給花蕊穿護甲如何?\\\"
王遠卻盯著孢子的基因序列,發現其
rna
乾擾片段與未來實驗室檔案裡的
\\\"農業滅絕者\\\"
有
85
的重合
——
敵人這次瞄準了糧食的生殖鏈。
神農祠後的試驗田裡,王遠正在進行跨物種共生實驗。從野生稻的柱頭分泌物中提取的真菌,在顯微鏡下舒展出髮絲般的絨毛,他的牛角針正嫁接《齊民要術》記載的
\\\"穗保酶\\\"
基因:\\\"看這些菌絲體,\\\"
他指著逐漸包裹花粉囊的絨毛,\\\"能分泌鈣調素保護蛋白,比袁隆平的雜交稻還要早一步護籽。\\\"
虎娃設計的稻田菌霧器在田埂啟動,改裝的龍骨水車葉片上佈滿細孔,隨著水流轉動噴灑出微米級菌霧:\\\"《天工開物》說
'
風扇車去秕
',\\\"
他調整風車角度,菌霧在稻田上空形成淡藍色穹頂,\\\"我們用菌霧護花。\\\"
立夏的祈穀祭上,荊州刺史親自將孕穗菌劑注入神農氏雕像手中的稻穗。虎娃在祭壇佈置八卦形菌池,當第一縷陽光穿過神農氏的玉耒,菌劑蒸發的霧氣竟在稻穗上空聚成山雀啄食紫斑的光影:\\\"神農播穀,神鳥護花,\\\"
他的聲音混著《擊壤歌》的節拍,\\\"花蕊孕珠,穗實累累!\\\"
圍觀的農民看見,此前萎縮的花粉囊在菌霧中逐漸飽滿,柱頭表麵的絨毛在陽光下閃爍微光
——
那是孕穗菌在編織奈米級的保護網。屈老漢捧著新抽的稻穗,發現每朵穎花的護穎上,都天然形成極小的山雀紋凹陷。
王遠的檢測鏡捕捉到震撼畫麵:孕穗菌的絨毛在花粉囊表麵形成蜂窩狀的蛋白矩陣,每個蜂窩孔都精準匹配絕育孢子的
rna
乾擾蛋白。當孢子靠近,矩陣立即收縮,像握緊的拳頭般碾碎敵人的偽足。
\\\"看這些會思考的鎧甲,\\\"
王遠向農民展示玻片,\\\"比你們用的稻草人還要儘職。\\\"
虎娃則在菌霧器的葉輪上刻上山雀紋,轉動時形成的氣流漩渦能讓菌劑均勻覆蓋每株稻穗,連最隱蔽的穎花也被菌絲體的保護蛋白包裹。
總社的基因測序儀在子夜發出蜂鳴,王遠看著羊皮紙上的比對結果,瞳孔驟縮
——
絕育孢子的
rna
乾擾序列,竟由塞北木露珍的抗寒基因、泉州香藥的氣味導航基因、金陵菌獄的記憶乾擾基因拚接而成。\\\"他們在打造基因級的絕戶計,\\\"
他摸著稻穗上的焦痕,\\\"想讓整片江南變成不毛之地。\\\"
虎娃在某株病稻的根部發現了關鍵證據,半片浸過礬水的密信上,用稻穗碼寫著
\\\"霜降前絕楚糧,冬至亂江淮\\\",落款處的井字紋旁畫著與荊州地脈相同的星象座標。當他將密信放在門禁卡上,卡麵熒光突然勾勒出長江流域的地下輪廓,荊州段的光點正在吸收各地的毒菌信號。
秋分時節的荊州平原,金黃的稻穗壓彎枝頭,每顆穀粒的護穎上都閃爍著山雀紋的微光。屈老漢捧著新收的稻穀,發現米粒在陽光下竟能折射出神農氏耒耜的圖案
——
那是孕穗菌的保護蛋白與澱粉粒共生的奇蹟。
王遠站在神農祠的飛簷下,看著孕穗菌的菌絲在稻田上空編織成五穀豐登的圖騰,忽然想起《禮記月令》裡的句子:\\\"祈穀於上帝,乃擇元辰,天子親載耒耜。\\\"
如今,當科學的菌絲融入千年農耕,他終於明白,真正的護糧之術,從來不是靠天吃飯,而是讓文明的智慧,在每朵穎花、每絲菌絲中,長成抵禦所有陰謀的,帶著稻香的,基因之盾。
當第一車新米運往京城,王遠在某顆稻穀的胚乳裡發現了金屬碎屑,上麵蝕刻著與慎思堂密信相同的井田紋。他將碎屑貼近門禁卡,卡麵熒光突然穿透稻田,顯示出地下深處的孢子培育艙
——
那裡的培養皿中,新一批絕育孢子正在吞噬各地毒菌的基因碎片,卻不知道,每一片孕穗菌的絨毛裡,早已種下了讓它們永遠無法孕育的,屬於耕者的,五穀的,滅菌基因。
\\\"他們以為糧食的生殖鏈是文明的軟肋,\\\"
林羽摸著神農祠前的山雀紋石碑,碑身刻著
\\\"菌稻共生\\\"
四個大字,\\\"卻不知道,當我們讓《陳旉農書》的智慧與菌絲的科學共生,\\\"
他望向遠處金黃的稻田,菌霧與稻香的光影交織,\\\"連每朵稻花的綻放,都會成為,擊潰他們陰謀的,最樸實的,基因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