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都市 > 農門崛起:羽落田豐 > 第264章 冰火擴種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農門崛起:羽落田豐 第264章 冰火擴種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江淮的暑氣在小滿節氣達到頂點,揚州城郊的荒地上,枯黃的蘆葦稈在熱浪中打卷,地麵裂著寸深的縫隙,滲出含鹽的水漬

——

這是連稗草都難存活的鹽堿地。林羽蹲在齊腰高的藜蒿叢中,手中捧著從塞北帶來的冰火菇母株,菌蓋表麵的冰鱗已褪成半透明的琥珀色,邊緣泛著極細的赤金紋路,正是適應暖濕氣候的征兆。

「得讓菌絲記住江淮的水汽。」他對身旁的虎娃說,指尖劃過菌柄底部的新鬚根,根鬚竟帶著紅膠土的黏性,「去年冬至埋下的菌核,經七次『寒溫淬苗』,總算挺過了梅雨季。」所謂淬苗,是將菌種交替置於塞北雪甕與江淮蒸籠中,每次溫差控製在四十度以內,模仿秦嶺南北的氣候過渡,這是他從《猛獁菌典》殘頁中悟出的「跨候馴化法」。

試種田的佈局暗合太極圖:中央挖太極池,一半注滿長白山火山灰浸泡的溫泉水,一半引入運河冷水,冰火菇菌床沿陰陽魚紋路排列。王遠從揚州府庫借來的青銅冰鑒派上用場,暑熱最盛時,冰鑒中碎冰散發的涼氣與池底火山石的餘溫對衝,在菌床上方形成穩定的「寒熱交界層」。「看,」他指著菌蓋上凝結的水珠,「熱珠化霧升向乾位,冷珠凝霜護住坤位,正是『暑月自保』的活教材。」

真正的轉機出現在芒種前夜。林羽發現,連續三日暴雨後,某株菌蓋邊緣竟長出新的蠟質層,薄如蟬翼卻不透水,在月光下泛著珍珠母的虹彩。「這是江淮的水汽教會它防水!」他連夜取蠟質層研磨,混入嶺南海藤膠與塞北馴鹿脂,製成「暑月防護膜」,塗在其他菌株的菌褶間,竟奇蹟般阻止了高溫導致的菌絲萎縮。

七月流火,試種田迎來:上半是塞北的馴鹿踏雪,下半是江淮的鯉魚戲水,中間用菌絲紋連接,正是「冰火擴種」的最佳註腳。林羽站在船頭,望著兩岸漸次鋪開的菌田,忽然聽見虎娃在田埂唱新編的歌謠:「冰菇南,火菇北,寒熱相濟土生金;你融雪,我化雨,千裡菌脈一家親!」

暮色中的試種田,冰火菇的菌絲正隨著地氣起伏,在江淮的土地下編織著新的網絡。那些曾在塞北凍土中沉睡的菌種,如今在江南的月光下舒展,用自己的存在證明:真正的生命力,從不在固守原籍,而在與天地共生的勇氣

——

就像這株寒熱雙宜的冰火菇,終將在中原的沃野上。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