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崛起:羽落田豐 第90章 功名加身
-
大康四十六年立春,刑部大牢的銅鎖在晨霧中
\\\"哢嗒\\\"
打開。王升揹著藥箱擠進來,手中的顯微鏡玻片映著晨光:\\\"哥,摻在餅裡的沙子,含有獨屬於李閣老封地的雲母片。\\\"
他指著玻片上閃爍的銀白色顆粒,\\\"我比對過二十處沙源,唯有相府名下的采石場\\\"
林羽接過玻片,在鐵窗漏下的光線下細看,雲母片的六棱結晶清晰可見
——
這與他在宰相府宴會上見過的硯台材質一模一樣。虎娃的信鴿突然從氣窗撲棱棱飛落,腳上綁著太子的密信:\\\"已控製相府采石場主管,供認受李閣老指使摻沙。\\\"
\\\"走!\\\"
陳公子帶著太子親衛撞開牢門,\\\"殿下在禦書房候審!\\\"
禦書房內,宰相李大人的親信跪在滾燙的炭盆前,額角冷汗滴在青磚上:\\\"大人說,隻要皇子腹瀉,就能坐實林羽毒害皇嗣\\\"
他抖著手呈上賬本,\\\"每月十五,采石場都會往相府運送雲母沙\\\"
太子將賬本摔在李大人麵前,封皮上的虎頭紋與聚珍堂密信如出一轍。\\\"李閣老還有何話說?\\\"
李大人的鬍鬚遮住表情,卻掩不住指尖的顫抖:\\\"此乃刁民栽贓\\\"
\\\"栽贓的是你。\\\"
林羽呈上顯微鏡,\\\"雲母結晶的六棱結構,普天之下唯有您的封地獨有。\\\"
他轉向皇帝,\\\"臣懇請化驗三皇子體內毒素
——
必是聚珍堂的
'
七日倒
',而解此毒的蟬蛻粉,唯有牛角村菌圃纔有。\\\"
三皇子服下王升連夜趕製的蟬蛻菌膏後,次日便能進食。皇帝大悅,在太和殿親封林羽為
\\\"九品農正\\\",賜鎏金山雀紋印信,印紐刻著
\\\"耕者有其術\\\"
五字:\\\"卿家可持此印,見官不拜,直達天聽。\\\"
然而當林羽接過印信時,觸到印台邊緣的刻痕
——
那是慎思堂的井字暗紋。他忽然想起大牢裡摻沙的代糧餅、相府密室的虎頭旗,還有江南菌圃裡尚未根治的木露珍孢子。這些明槍暗箭,從未因他的功績而停歇。
\\\"陛下,\\\"
林羽突然叩首,\\\"臣懇請歸鄉。\\\"
殿中嘩然。太子急道:\\\"卿家正值大用\\\"
\\\"京都的官印再亮,\\\"
林羽望著殿外飄揚的山雀旗,\\\"也照不進山民的菌圃。臣想在牛角村督造勸農書院,讓耕者的子孫,既知稼穡,也懂律例。\\\"
啟程那日,朱雀大街擠滿了百姓。張娘子抱著孫子擠到轎前,往林羽手中塞了塊菌菇餅:\\\"恩人,這是按您教的法子做的,冇摻沙。\\\"
八十歲的王郎中領著濟世堂學徒,舉著
\\\"起死回生\\\"
的匾額。
城門樓上,新掛的
\\\"耕者仁心\\\"
匾額在春風中泛著金光。林羽摸著腰間的農正印,印信背麵的山雀紋與牛角村權杖上的圖騰首尾相接
——
原來這枚官印,早被太子悄悄刻上了耕者的徽記。
三個月後,牛角村後山的勸農書院奠基。林羽握著鐵鍬,看著虎娃領著十二社孩童埋下第一塊基石,石上刻著《牛角農書》的開篇語:\\\"農者,天下之大本也,其術在野,其道在民。\\\"
王升在工棚調配新的防腐香料,小虎在廊柱上雕刻唧筒式滅火器的圖案,老刀帶著黑風寨護商隊在書院四周栽種耐火的鬆木。遠處,螺旋水渠的水流聲與孩童的讀書聲交織,形成獨特的韻律。
某日,林羽在書院藏書閣整理《天工秘錄》殘卷,發現夾著的半頁密信,墨色新鮮:\\\"慎思堂餘黨潛入江南,試圖培育變異木露珍。\\\"
他望著窗外正在晾曬的蟬蛻粉,忽然輕笑
——
那些曾讓他入獄的陰謀,終將在耕者的智慧麵前,如晨露般消散。
他摸了摸案頭的農正印,將其鄭重地擺在《牛角農書》旁。從今往後,這枚印信不再是官場的通行證,而是農學傳承的火種。當第一縷秋陽照進窗欞,他聽見山腳下的菌圃傳來笑聲
——
那是新一季的菌菇成熟了,帶著鬆針與泥土的清香,正如他堅守的初心,從未改變。
三年後,勸農書院的第一批學生帶著改良的防火泥、唧筒式滅火器和《農政新篇》踏上征途。林羽站在瞭望塔上,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忽然看見塔角的風鈴刻著半隻山雀紋
——
那是太子秘密送來的信標,指向京都方向。而在千裡之外的皇宮,已登基的新帝握著林羽最新呈上的《菌糧間作增產十法》,目光落在文末的小楷:\\\"願耕者有其田,商者有其路,天下無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