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崛起:羽落田豐 第99章 皇榜題名
-
大康四十七年冬至,江南試點田的稻穗垂成金浪。林羽握著沉甸甸的稻穗,穀粒飽滿得幾乎要撐破稻殼
——
經王遠改良的
\\\"牛角稻\\\",在菌根固氮與輪作技術的加持下,畝產竟達五石二鬥,比《齊民要術》記載的最高產還多出兩石。
捷報傳入京都那日,皇帝正在禦膳房品嚐菌菇燴飯。當讀到
\\\"稻麥雙收,石破天驚\\\"
八字,玉筷
\\\"噹啷\\\"
落在釉瓷碗上:\\\"速召林羽進京!\\\"
隨駕的李閣老舊部、現任戶部侍郎錢大人眼神閃爍,袖中藏著的,是慎思堂連夜趕製的《捧殺計劃書》。
五日後,金鑾殿的鐘聲格外清亮。皇帝親手將
\\\"農聖\\\"
匾額遞給林羽,金絲繡的山雀紋在陽光下展翅欲飛:\\\"卿家改良水稻,功在社稷,\\\"
他指向殿下的《新農政全書》空白竹簡,\\\"著你留京編纂此書,將天下農法彙於一爐。\\\"
林羽的手指剛觸到竹簡,便察覺竹青表麵異常光滑
——
那是塗了鬆煙墨的防偽層,卻掩蓋不住極淡的硫磺味。王遠曾說過,木露珍孢子遇硫會暫時休眠,這氣味,正是慎思堂的慣用手段。
\\\"陛下,\\\"
他忽然叩首,\\\"農書編纂需遍曆九州,方得真知。\\\"
他指向竹簡空白處,\\\"江南有紅壤改良之法,塞北有凍土耕作之術,若困於京都,恐成紙上談兵。\\\"
殿中嘩然,錢大人的笏板重重磕在青磚上:\\\"天下農法,豈容山野之人妄議?\\\"
退朝後,太子的暗衛塞進林羽手中的,是用蟬蛻粉水寫的密信,需用火烤方能顯形:\\\"慎思堂在竹簡夾層注入孢子,接觸者七日必咳血。\\\"
信末畫著《全書》竹簡的剖麵圖,每片竹簡的竹黃處,都藏著針尖大的紫色斑點。
深夜,林羽用顯微鏡觀察竹簡,果然在纖維縫隙中發現了木露珍孢子特有的棱狀膜。王遠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孢子靠竹簡的竹瀝養分存活,唯有經蟬蛻粉燻蒸的竹簡,能改變竹瀝的酸堿值。\\\"
他立刻命虎娃點燃蟬蛻熏爐,讓青煙浸透整箱竹簡
——
這是三年前對抗紫斑病時研發的,能讓孢子進入永久休眠的,耕者的
\\\"竹簡疫苗\\\"。
三日後,林羽帶著十二社學徒踏上巡農之路,車隊最中央的木箱裡,整齊碼著經蟬蛻粉燻蒸的新竹簡。皇帝特許的
\\\"農政直行\\\"
馬車車轅上,新雕的山雀紋與顯微鏡圖案並列,成為天下耕者的新圖騰。
錢大人望著車隊遠去的煙塵,悄悄展開慎思堂密信:\\\"已在《全書》首卷注入
'
七日倒
'
孢子,待其傳遍天下,中原農田將成孢子溫床。\\\"
他冇看見,林羽臨行前,曾將一枚噬毒蚯蚓的卵埋入竹簡箱底
——
這種能分解幾丁質的小生物,此刻正順著竹簡的紋路,啃食著所有的陰謀。
當車隊行至江淮,虎娃在臨時實驗室裡發現了異常:經蟬蛻粉處理的竹簡,其纖維結構竟與《真菌基因圖譜》中記載的
\\\"孢子絕緣體\\\"
完全吻合。\\\"哥,\\\"
他舉著玻片驚呼,\\\"竹簡裡的纖維素,在孢子膜表麵形成了奈米級的倒刺!\\\"
林羽忽然想起,三年前在牛角村燒製防火泥時,曾無意間將蟬蛻粉混入竹漿,造就了這種天然的孢子屏障。原來,真正的破局之道,從來都藏在日複一日的耕作裡
——
當耕者的汗水浸透竹簡,當智慧融入每一道工序,再精密的現代基因武器,也敵不過土地給予的,最質樸的,卻最堅韌的,保護。
車隊每到一縣,林羽便命學徒展開竹簡,當場記錄當地農法。在荊州,他發現漁民在稻田養蟹的
\\\"蟹稻共生\\\"
術,立刻用王遠改良的速乾墨繪成圖譜;在關中,他將黃土高原的
\\\"窯洞儲糧法\\\"
與現代乾燥技術結合,創造出能儲存三年的菌菇乾貨。
這些帶著泥土氣息的智慧,被鄭重地刻入《新農政全書》,而每一片竹簡的末端,都印著極小的蟬蛻紋
——
那是隻有真正的耕者才能看懂的,抵禦一切陰謀的,來自時空兩端的,安全印章。
當慎思堂的密探在兗州截獲一車竹簡,興奮地劃破竹封時,迎接他們的不是致命的孢子,而是撲麵而來的,帶著蟬蛻香的,讓所有基因鏈都為之顫抖的,耕者的,勝利的,青煙。而在京都皇宮,皇帝看著林羽傳回的第一卷農書,忽然發現,在
\\\"水稻改良法\\\"
的配圖裡,稻穗的排列方式,竟與他夢中見過的,未來實驗室的
dna
雙螺旋結構,驚人地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