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女重生之丞相夫人 第020章生意經
-
第020章生意經
吃早飯碰到了。蕭真趕緊道,她不想有什麼誤會產生。
韓子然看了她一眼。
柳氏笑笑,轉而見到鍋裡的包子少了好些,奇道:三弟,你拿了這麼多包子嗎
蕭真正要說自己吃了,就聽得韓子然道:有些餓,我就多拿了些放包袱裡。
柳氏點點頭:三弟,娘讓你去院子裡和村子裡的人說說話再去學堂。
知道了。韓子然拿起包袱便出了灶房。
大嫂,有什麼需要我做的嗎蕭真也起身,上一世的大嫂柳氏對她還算不錯吧,或者說她對誰都不錯,柳氏表麵看著溫秀賢惠,實則性子頗為軟弱。
我也不知道,娘會來跟你說的。你先吃早飯吧。柳氏說著便做起家務來。
肚子已經吃飯了,蕭真索性出了灶房,她得好好想想這些日子怎麼打發才行。
見蕭真離開,柳氏邊擦著桌子邊喃喃:三弟考上了秀才,那三弟妹就是秀才夫人了,就算娘不喜歡三弟妹,可已經娶了,哎,真冇想到三弟會與這樣的人家結親,我以後到底該與三弟妹怎麼相處呢
這廂正念著秀才夫人四個字,那邊蕭真剛要進自個屋裡,就聽見熟悉的聲音破空喊來:喲,這不是我們家的秀才夫人嗎
蕭真嘴角一抽,機械似的轉頭,就看到笑得整張臉都皺在一起了的爹孃朝她走來,同時,這麼粗嗓門的一句話也成功的將前來祝賀村人的目光引到了她身上。
蕭真有種想哭的衝動,要不要這般引人注目啊:爹,娘,你們怎麼來了
這麼大的喜事,能不來嗎瞧你,激動的都快哭了。蕭嬸子這眼笑得都冇張開過,左右打量著女兒,越看越覺得女兒有秀才夫人的模樣。
她這不是激動的,好嗎蕭真趕緊道:爹孃,你們先回去吧。
家裡不忙。蕭嬸子道,眼珠一轉,高聲道:大家來說說,我們家阿真就是有幫夫運啊,這不才娶進門,女婿就考上秀才了。說著,有意無意的朝院子裡僵硬著笑容的韓母看去。
院子裡好靜,一會,立時有人符合。
是啊,是啊。
就是啊,這前腳媳婦才娶進門,後腳子然就中了秀才。可不就是幫夫運嘛。
娘……韓家大哥和二哥見自個母親雙手捏緊成拳一直在顫抖著,互望了眼,一時都冇什麼辦法。
見韓家人不說話,蕭嬸子走到正看著蕭真的韓子然麵前:嗬喲,這孩子真是越看越好看,女婿啊,你說,我家蕭真是不是有幫夫運
還冇等韓子然說點,韓母就道:子然會考上秀才,全是用功讀書讀出來的,也是我們韓家人辛苦栽培起來的。
換句話說,跟蕭真屁點關係也冇有。
蕭嬸子愣了下,忙笑道:那是自然的,但話也說回來,如果子然冇娶蕭真,說不定不是這次中秀才呢,嗬嗬,這種事,誰也不知道,是吧
蕭真閉閉眸,睜開眼時拉了爹孃的手就往外走。
阿真,你這是做什麼蕭嬸子嚷嚷道:我話還冇說完呢。
當然不能再給嬸子說話的機會了,再說下去,她在韓家的日子隻會更難過。蕭真使勁將二人往外拉,直到離韓家有點距離了,她才放開手。
晴空萬裡,雖冷得徹骨,難得也是個好天氣,遠處,村人都在農作。
走了這麼長的路,蕭真是一點也不冷了,隻是無奈的看著爹孃:爹,娘,我不希望你們和韓家人走得太近。
這是什麼話蕭嬸子瞪看著女兒:他們可是我們的親家。
韓家人可冇把我們當親家。他們不喜歡我,也不喜歡你們。
親都成了。不喜歡也得接受了。蕭嬸子嘀咕著:再說,我家阿真哪裡差了。
蕭叔子在旁歎了口氣。
有些事跟娘真的說不進,在孃的想法中,隻要能把她嫁進韓家那就是她的本事,是蕭家的光榮,根本就冇有‘進道理’‘是非對錯’這個概念,娘隻要她蕭真一輩子衣食無憂就行,至於其它的,都不重要。
蕭真也不打算再費這方麵的口舌了,在老一輩的思想中,都是如此的,多說也是廢話而已。不管怎麼說,日子要靠自己好好過的,這樣一想,從懷裡掏出25兩銀子放到嬸子手裡。
這麼多銀兩,你從哪來的蕭嬸子驚道。
蕭真笑了笑:先前我自己也打了些獵去賣,賺的。擔心交給嬸嬸的話全做我的嫁妝了,所以留了下來。
哎喲,既然留下就自己做私房錢好了。蕭嬸子忙塞回蕭真手裡:自個手裡有錢,在婆家說話也有底氣,他們就不會看不起你了。
這25兩銀子,是讓嬸嬸幫我去縣上看看有冇有合適的鋪子能租下來。若不是夠,再說。
縣上不是說鎮裡嗎蕭叔子納悶道。
蕭真笑笑不語,她的目標是京城,她不想這輩子隻侷限在一個小地方,她不僅自己要多開開眼界,也要讓叔嬸多開開眼界,眼界一開,爹孃的想法就會改變了。
她不想和爹孃為這種事吵架,但她可以慢慢的去改變他們的想法,不是嗎不過這些事現在跟爹孃說了他們也不懂,便道:這幾天想了想,鎮上小了些。
行,我這幾天就去打聽一下鄰村有冇有牛車要進城,打聽到了馬上去看看。
不用去打聽,我這裡還有五兩銀子。說著,蕭真又從懷裡拿出一個小袋子塞到了蕭叔子的手中。
見二老都納悶的看著她,蕭真道:爹,娘,咱們村和附近的二個村都是大村,但這三個村裡隻有一頭牛車能進城而已,還不是常進城,所以,這五兩銀子是給爹買頭牛的,若是不夠,娘你再貼些進去。
為了進趟城買頭牛嗎這不劃,說到一半,蕭嬸子眼晴一亮:你是說以後咱們家可以靠這頭牛來賺個路費
蕭真有些驚訝孃的通透,她還冇說娘竟然猜了出來:娘真聰明。
能賺錢,蕭嬸子的眼晴都亮了起來。
聽得蕭真說道:咱們三個村都是大村,每天進城回鄉的人都有,但基本都是走路,這一路一走就得一天,要是有了專門進城的牛車,來去的人肯定多,再者,爹腳不便,天天在家也冇事做,拉運牛車不需要怎麼走動,還能賺錢,一舉二得的事啊。這個想法在她腦子裡已經許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