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女她官拜一品 第一百零九章 人性與不懼
此次宣讀聖旨的隊伍龐大,由禮部正三品右侍郎帶隊,薑知府不再是最高的官員,宣讀聖旨的是李右侍郎。
春曉得到薑知府訊息重新定製桌案,整個宅子仔細打掃,就連大門和門檻全部重新刷漆。
馮將軍等後來武將沒有多少功勞,王將軍回京後,楊悟延成了功勞最大的人。
宣讀聖旨的隊伍休整一日,李右侍郎帶隊直奔春曉的宅子,宅子的大門大開,香案按照規矩擺放整齊。
李右侍郎手捧聖旨,高喊一聲,“跪。”
楊悟延居首位,身後是楊老頭和春曉,前兩排為男嗣,春曉再一次凸顯出來。
今日的春曉一身淡紅女裝,頭戴紅寶石金簪,李侍郎想不注意都難。
李侍郎緊蹙眉頭,眼底是濃濃的不滿,然能爬到正三品,李侍郎城府極深不會將情緒帶到臉上,李侍郎餘光掃過身後的內侍,收斂情緒展開聖旨。
薑知府見到楊春曉裝扮時,心都提了起來,驚呼楊悟延父女的膽大。
春曉本就五感敏銳,感知到各種目光掃過她,她故意穿回女裝,今日她就占了男嗣的位置。
李侍郎心裡冷哼一聲才宣讀聖旨,聖旨內容依舊簡潔,沒有冗長堆砌的廢話,重點隻有一個,楊悟延再次破格晉升,連升兩級,成為正五品武義將軍,賞黃金百兩。
已經與回京的錢將軍一個級彆,楊悟延手握兵權,可比錢將軍在皇上的心中有分量。
李侍郎又拿出一份聖旨,這份是誥命旨意,封楊老太和田氏為五品宜人。
楊悟延握著的拳頭鬆開,帶頭跪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楊老太被巨大的驚喜砸懵,田氏忙按著婆婆跪拜,楊老太反應過來磕的特彆實誠,額頭上青了一片。
田氏,“”
她真怕老太太大喜的日子磕破腦袋。
李侍郎等叩拜結束,退到一側,由內侍代皇上繼續封賞。
內侍從錦盒內拿出一卷明黃造冊,上麵寫有封賞。
內侍高聲道:“楊姑娘接賞。”
楊老二帶人退到兩側,春曉這一次跪在正中間,“臣女接賞。”
內侍宣讀登記造冊的賞賜,一副當今親寫的筆蕙質蘭心四個大字,一座京城的三進宅子,一座京城的五百畝莊子,宮廷製造的首飾和江南獻上來的各種布料等等。
厚厚的一本冊子,內侍宣讀下來氣息都沒亂過。
春曉叩首,清亮的女聲高喊,“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內侍將造冊放到春曉掌心,親自扶起春曉,白胖的臉上笑容和煦,“聖上想見見楊姑娘,隻可惜楊姑娘尚未及笄離不開父母,待楊姑娘及笄再進京也不遲。”
楊悟延想上前,田氏握住相公的手腕,微不可見的搖頭,示意不能衝動。
春曉今日打扮大氣明媚,語氣恭敬道:“勞煩內侍大人替臣女回聖意,臣女及笄一過即刻啟程進京。”
內侍目光一寸寸的審視楊春曉,不愧是敢上戰場,敢在死人堆裡坐著的狠人,他就喜歡聰明人,“哈哈,姑孃的話一定帶到。”
李右侍郎盯著楊春曉手裡的冊子,哪怕看不起女子,領會聖意對著楊悟延恭喜,“將軍勇武非凡解西寧之危,我等佩服,本官祝楊將軍前程似錦,日後在京城相見。”
楊悟延憨厚臉太具有欺騙性,耿直的道:“哎,都是我閨女的功勞,計策是我閨女想的,我占首功全賴閨女的托舉,哈哈,西寧官員都羨慕我有一個好閨女。”
李侍郎,“”
他不知道楊春曉的功勞嗎?女子就該三從四德老實待在後宅,楊春曉哪裡有姑孃的樣子?
內侍將楊悟延的表現記在心裡,暗暗點頭,楊悟延的確如安寧侯說的一般,脾氣直,愛妻女如命,幸虧有個好閨女才能一路飛升!
內侍搖頭接話,“楊將軍這話錯了。”
楊悟延撓著頭,不解的詢問,“哪裡錯了?”
內侍不屑李侍郎假清高,笑著道:“京城官員也羨慕楊將軍有個好閨女,聖上笑說你是靠閨女打破晉升記錄,大夏建國以來獨一例。”
楊悟延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咧嘴傻笑,“哈哈,一個女兒又如何,一個女兒不比男兒差,以往都是封妻萌子,我楊悟延有女兒為我鋪路。”
李侍郎,“”
男人的尊嚴呢?莽夫武將就是不堪大用,李侍郎再也沒有交談的心思。
李侍郎等人還要去彆處宣讀聖旨,一刻鐘後離開春曉的宅子。
春曉院子裡擺滿了賞賜,田外公一直站在後麵,這時才走上前,繞著賞賜走一圈,“悟延入了當今的心。”
楊悟延不關心自己是否得到當今信賴,他隻關心,“爹,曉曉怎麼辦?”
田外公的袖子被女婿抓著,他心疼女兒做的新衣服,“鬆手。”
楊悟延乖乖鬆開,田外公懶得理女婿,走到外孫女身邊,“你怎麼想?”
“當今打算重用我爹,我是人質,想見我也是真。我接連有功於國,當今想將我攥在掌心。”
春曉給外公看冊子,上麵記錄宅子的地址,“外公你看,這是西區的宅子,西區權貴居多,宅子可謂是寸土寸金。當今大手筆給了我三進宅子,地契上寫的也是我的名字,我爹五品將軍所有封賞還沒有我一座宅子貴重。”
田外公這一刻徹底酸了,“當年我累死累活也沒弄到西城的宅子。”
楊老二,“重點是宅子?重點不是曉曉一個人進京嗎?”
田外公想翻白眼,女婿的確命好有個好閨女,餘光看向自己閨女,算了,閨女不貼心卻為他生了個好外孫女也一樣。
這麼一想,田外公心裡又美滋滋的,詢問外孫女,“你可怕?”
春曉站姿筆直,“外公,我不怕被當今惦記,我反而怕當今無視我,京城並非龍潭虎穴,我不甘困在西北,京城是我嚮往之地。”
不被惦記的是庸才,她不僅要入當今的眼,還要讓當今為她破例。
田外公撫須連連稱道:“好,好,甚好。”
春曉扶著外公,彆有深意地看向外公,誰說她一個人進京的?
楊悟延委屈巴巴地拉著閨女的袖子,“你不要你爹了?”
春曉覺得辣眼睛,轉過頭高喊,“娘,你看看你相公。”
田氏用帕子捂臉,快步上前按住相公大手,“你再搞怪,我就陪閨女進京?”
楊悟延一聽這還得了,他清楚京城閨女一定要去,他攔不住也不願意阻攔,隻是擔心閨女,“我也會努力進京。”
田氏滿意的點頭,“這才對。”
楊老頭根本插不上一句話,此時的楊老頭既高興又憋屈,老妻對著誥命服流口水,老頭心裡越發的不平衡。
楊老頭忍不住擠開二兒子,湊到小孫女身邊,“曉曉啊,爺爺啥時候能像你奶奶一樣?”
二兒子都是靠小孫女有今日,他的未來隻能指望小孫女。
春曉有辦法為爺爺爭爵位,可是她不想,“爺,楊家耕讀之家,讀書是根本。”
這話有些敷衍,在她沒徹底成長起來前,她可不願意在腦袋上壓坐大山,有爵位意味著要進京,她瘋了給自己添軟肋?
而且長子繼承製,意味著有爵位歸長房,她圖啥?圖麻煩不斷,圖不可控?還是嫌扯後腿的人少?
她可沒興趣給自己的生活繼續上難度。
春曉心裡隻有爹和娘,誰也不能損害他們一家三口的利益。
因為春曉的信譽太好,楊老頭沒多想,他也清楚難為孫女,認真的琢磨孫女的話,的確,楊家是耕讀之家,二兒子武將,小孫女又當不了將軍,楊家的根本依舊在科舉。
田外公卻能看出外孫女的敷衍,他滿意地摸鬍子,清醒好,隻有始終清醒才能在京城活下去。
院子另一端,麵對滿院子賞賜,楊家另外兩房,再好的心性這一刻也無法平靜下來。
楊老大被妻子掐胳膊,他也沒有任何的反應,心裡的貪念不斷冒頭,如果爹沒有改家規,這些賞賜一部分歸到公中,未來大房就能繼承七成!
齊氏有些呼吸不上來,嘴裡唸叨,“這要值多少銀錢?”
楊老三還算穩得住,隻是有些失落,他這個被爹寄以厚望的小兒子,徹底失去了光彩。
楊老三妻子劉氏蹲下抱緊兒子,目光羨慕的盯著婆婆的誥命服,“兒啊,娘就指望你了,看見奶奶的誥命服沒?娘想穿上。”
劉氏也喜歡錢財,可她更看重的是身份地位,隨著二房發跡,這一年,三房也存下不少銀錢,劉氏看向二嫂,身份地位有了,銀錢自然會有。
春磊和春焱兄弟,春磊偷偷給了自己一巴掌,這才清醒幾分,他可知道小妹多兇殘,匈奴的大營都敢去,還有什麼做不出來?
春磊聽到妻子貪婪的話,狠狠掐了妻子胳膊一把,疼的葉氏驚撥出聲,“你掐我乾什麼?”
春磊見小妹看過來,臉色瞬間發白,捂住妻子的嘴,“我算著時辰孩子該醒了,還不快去喂孩子。”
葉氏聽出相公語氣裡的警告,渾濁的大腦清醒,掰開相公的手,“我這就去喂孩子。”
邊走邊回頭,目光恨不得黏在封賞上。
春曉將院子裡的百態看在眼裡,心裡感慨,人性本貪,今日楊家也不能避免。
春曉掃過兩個堂哥,夏季,楊家大房再次添丁進口,葉氏生了閨女,張氏生了個兒子。
孩子一多,心思難免多起來。
兩刻鐘後,院子裡的賞賜封存入庫,至於分給各房多少,還需要好好想想。
因春曉的宅子小,楊懷棋和楊懷林代表兩支前來。
現在的楊懷棋可不敢算計財物,自從春曉將汪老大請到族學,楊懷棋恨不得將春曉供起來。
楊懷林心思更多,因為是親叔爺,楊懷林想為自家兒孫得一些好處。
楊老頭被親弟弟拉住,不等親弟弟開口,否認三連,“不行,彆想,我不同意。”
楊懷林,“我還什麼也沒說。”
楊老頭語氣嘲諷,“我是你親哥,還不瞭解你,彆最後哄得雞飛蛋打。”
楊懷林梗著脖子,“我是曉曉的親叔爺,也算是她的親爺爺。”
楊老頭一聽就來氣,“你是親爺爺,我是什麼?我告訴你,你不為自己考慮也為春傑想想,春傑已經是小管事,你可彆把春傑的差事作沒了。”
楊懷林瞬間蔫吧,老兒子大孫子是他的命根子,心不甘情不願的嘟囔,“知道了。”
楊老頭瞬間神清氣爽,他還是能管住人的。
這一次楊悟延的晉升需要宴請賓客,春曉的宅子太小無法在宅子內宴請,隻能男嗣去春曉的酒樓慶祝,女眷在宅子內建辦幾桌。
不過,宴請需要請帖和佈置,這些都不急,春曉一家子先回小邊村擺酒慶祝。
這日楊家宴請整個小邊村,桌子楊家擺不下,擺在街上。
楊家的老宅重建,為了擴建買下鄰居的宅基地,並不是關家,而是另一側的鄰居。
鄰居領了銀錢和一個活計的補償高高興興地搬家。
老宅由幾個小院落組成,每房一個院落,還餘出兩個院落為客院,楊老頭兩口子住在正房。
楊家院子也不再是泥土地,而是鋪的平整石頭,老宅成了小邊村的標識。
今日,楊老頭一身暗紅色的緞麵長袍,坐在主桌高舉酒杯,“鄉裡鄉親都吃好喝好。”
小邊村百姓一路陪著楊家發跡,身份地位越拉越大,羨慕有,嫉妒還真沒有,今日全村捧場,開宴後熱熱哄哄分享喜氣。
徐家和汪家湊在一張桌子上,徐老頭端著酒杯嘲笑,“還以為你多高尚,你三孫子不也舍了去?”
汪老爺子嘴硬,“楊姑娘請我孫子教數算,我可沒舍孫子。”
他知道楊春曉及笄進京,就知道孫子徹底沒戲,楊春曉就算是招贅,被當今惦記上,人選也由不得他們算計。
汪老爺子遺憾,楊春曉能扶持父親一路高升,甚至打破升遷的記錄,要是孫子得到扶持,未來可期,至於招贅的名聲不好聽,三代後未嘗不能恢複本姓。
春曉不知道汪老爺子的心思,知道隻會嘖嘖兩聲,這些老家夥心都臟的很。
徐老爺子冷笑兩聲,他就看不上汪老頭的清高模樣,真清高能和他一起流放?
徐老爺子琢磨一會要不要撒酒瘋揍這老家夥一頓?
徐老爺子看向嫡孫歎氣,咋就入不了楊春曉的眼?想到徐嘉炎更是憋氣,徐嘉炎糙漢子的模樣,讓徐家男兒的長相受到質疑!
次日一早,楊老頭老兩口沒顯擺夠,還要在老宅住些日子,回程的隻有春曉一家三口。
春曉回程第一時間叫來關行舟,“我有事囑咐你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