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農女她官拜一品 > 第一百三十八章 盟友與恐慌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農女她官拜一品 第一百三十八章 盟友與恐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春曉隻見敏慧郡主不慌不忙,一點都沒有被將軍的感覺,反而抖了抖衣袖,十分隨意的樣子。

敏慧郡主突然笑出聲,“的確該回陶家,嫡長子繼承七成家產,怎能便宜給一個繼室生的孩子,叔父的提議甚合我心。”

陶瑾寧一直沒開過口,終於開了口,他實在無法起身,隻能拱手,“我為陶家長子,願意回陶家。”

聖上沉吟片刻,“好。”

聖上懶得理幾人,揮揮手讓他們都離開,也沒對陶尚書做出什麼懲罰。

勤政殿內隻剩下春曉一人,聖上頭疼的按著眉心,好一會才起身回到書案前。

春曉接過尤公公遞來的茶水,放到聖上麵前,“菊花茶,聖上消消火氣。”

聖上給麵子的端起茶水喝下,“你安置百姓的法子不錯,得到了官員的讚許。”

春曉一臉驚喜,“隻是臣女的淺見,當不得誇獎。”

聖上滿意春曉的表現,話音一轉,“朕的小六在靈佛寺養身體,他寫了不少大字送進宮,朕發現他的字跡很像你的筆跡。”

春曉露出手上的十八子,“家父曾經是古佛寺的俗家弟子,了緣大師給過臣女一串十八子,臣女在古佛寺抄過經書,還賺了十兩銀子。”

聖上早已將楊春曉查的一清二楚,“你和小六倒是有緣。”

春曉眨著眼睛,笑眯眯的道:“真要是論緣分,臣女和聖上最有緣。”

聖上輕笑一聲,“朕說不過你,不過,小六的年紀已經不小,的確該找一位合適的師父教導。”

春曉不好意思,“敏薇公主曾想讓外公教導六皇子。”

聖上自然清楚,語氣遺憾,“你外公年紀已經不小,不合適。”

春曉一臉讚同,“臣女也是這麼說,外公現在一心在舅舅們科舉上,說過再也不會收徒。”

聖上滿意的嗯了一聲,沒再繼續這個話題,話音轉到朝堂討論加賦稅的事。

春曉,“”

她想罵人,這是可著百姓壓榨?

聖上憂心的道:“朕的父皇是仁君,朕也想學父皇,隻是最近幾年接連有災情和大戰,國庫不豐啊。”

春曉動了動耳朵,其實收商稅能解決很多的問題,可商稅不好收,官員或多或少都有產業,女眷嫁妝中經商的不少,一旦收商稅百官反對。

更不用說,一些權貴富貴的生活離不開商賈的孝敬,一旦收商稅,有損權貴的利益,權貴也不會同意商稅。

聖上也沒真的指望楊春曉有想法,隻是想唸叨唸叨,“哎,左都禦史馮大人,他堅決反對加稅,現在朝堂上兩派吵的厲害。”

春曉差點沒控製住自己的表情,左都禦史反對加稅?這是什麼地獄的笑話?

春曉為聖上磨墨,低聲道:“臣女出生在西寧,自小麵對匈奴不斷地挑釁,西北有匈奴來犯,臣女聽趙伯伯說海岸線見聞,海寇時常上岸禍害百姓。”

聖上自然清楚,嘉和期間朝廷曾出兵清理過海寇,來了興趣詢問,“你想說什麼?”

春曉磨墨的手沒停,“嘉和期間海軍十分強橫,臣女想說聖上說想學嘉和帝,您不如從海寇入手,臣女聽說海寇都富裕。”

所以彆光想著從百姓身上榨取銀錢,不如趁著現在國庫有餘錢,趕緊出兵清剿海寇搜刮回財富。

至於海寇是誰扶持的,還是真東洋的海寇,隻要損害大夏百姓就留不得。

春曉見聖上陷入沉思,其實大夏的海軍並不弱,全因嘉和帝打的底子好,龍骨大船十分先進,哪怕聖上並不重視海軍,海軍的底子猶在。

聖上自然也清楚海軍的能力,站起身來回的走動。

春曉知道聖上已經心動,繼續道:“大夏海岸線安寧,不僅能確保沿海百姓的安全,還能讓往來的商船免於危害,到時海軍可以護航,賺取護航費添補國庫。”

大夏的口岸不少,每年來往的商船甚多,要不是春曉沒有足夠的銀錢和人手,她也想弄幾艘船出海。

春曉也陷入沉思,哎,她是人不是神,資本需要積累,沒有家族的托舉一切靠自己,她隻能慢慢來。

聖上腳步輕快的回到書案前,心裡的煩悶全消,“年輕的腦子就是好使。”

春曉語氣誠懇,“臣女遇到聖上是臣女的幸運,隻有聖上願意聽臣女的拙見,允許臣女妄言。”

聖上哈哈笑著,“你不是說是朕的學生,師徒之間閒聊而已。”

尤公公,“”

作為聖上的心腹,他清楚師生名分定下,就是告訴所有打楊姑娘主意的人,聖上看重楊姑娘。

又過了一刻鐘,春曉腰戴聖上給的玉佩,手裡抱著兩本孤本,大步離開勤政殿。

這次王公公親自送春曉離開,春曉拱拱手,“哪裡能勞煩公公?”

王公公卑躬屈膝,一臉的討好,“雜家送姑娘是雜家的榮幸,日後姑娘有用得上雜家的地方,姑娘儘管說。”

師父告訴他,讓他照顧好楊姑娘,嘖,他第一次發現原來女子不進入後宮,也能得聖上看重。

春曉硬生生開辟了新賽道,誰說女子就一定要成為聖上的女人?

後宮的訊息十分靈通,聖上親口承認師生關係,對後宮女子的衝擊不小。

首先,楊春曉是女子,聖上竟然承認一個女學生?比將楊春曉被收入後宮更讓後宮震驚。

雖然聖上的確教導楊春曉練字,怎麼就承認了師生關係?

春曉可不管彆人怎麼想,她帶著聖上的玉佩,那就是宮內最靚的仔,出宮的路上,遇到不少巡視的侍衛,有不少侍衛定力不好沒控製住表情。

聖上的兩塊玉佩一直戴著,侍衛基本都見過,都知道聖上多喜歡嘉和帝賞賜的玉佩,怎麼就給了一個姑娘?

春曉仰著下巴,那是她有足夠的價值,當然也是她接連為大夏立功打下的底子好。

三次立功,打破世人對女子的固有印象,好像不合理的事,在她身上就合理起來,春曉一步步鋪墊,步步為營打破她性彆的障礙,今日初見成效。

宮門口,春曉認得敏慧郡主的馬車,敏慧郡主就站在馬車邊。

春曉上前見禮,“見過郡主。”

敏慧郡主一臉歉意,“今日將你牽扯進來是我的意思,我想看看名傳大夏的楊姑娘是怎樣的人。”

這會影響她對楊春曉的評估,在京城光聰明可不行。

春曉似笑非笑,“我以為郡主惱我,所以想拖我下水。”

敏慧郡主喜歡聰明的強者,心情不錯,“這世道瞎好心沒有好結果,我很滿意你在莊子上的反應。”

她隻是單純的想考量楊春曉這個人而已。

春曉其實很喜歡陶雲雅這種說話不過腦子的人,並不喜歡和敏慧郡主打交道,前朝五皇子驚才絕豔,他的嫡女又怎會是泛泛之輩?

馬車內傳來咳嗽聲,車簾被拉開,陶瑾寧緩緩地探出頭。

春曉沒理想要開口的陶瑾寧,見宮門口王公公並未離開,對著敏慧郡主道:“臣女出來時間很久,未免家中親人記掛,臣女先走一步。”

說完,春曉轉身往自家的馬車走,相對於敏慧郡主的豪華馬車,春曉的馬車就顯得寒酸。

敏慧郡主低聲笑了起來,上馬車對著表弟道:“這姑娘心硬的很,我很喜歡她。”

陶瑾寧並不瞭解表姐,他們接觸的並不多,咳嗽兩聲,“表姐喜歡人的方式真與眾不同。”

如果不是楊姑娘有本事,今日表姐會坑慘楊姑娘,聖上可是出名的小心眼愛記仇。

慧敏郡主白了表弟一眼,“你不懂,行了,等你養好身子就回陶家,再被欺負的險些喪命,彆指望我再去救你。”

陶瑾寧,“”

他可沒有母親留下的人手,要是有表姐的底氣,他何至於被欺負?

敏慧看懂表弟的表情,冷笑一聲,隻能說明表弟自己菜。

小半個時辰,春曉回到家中,田外公翻動著玉佩,神情恍惚,不比聽到能回京時的震驚小,“聖上就這麼賞賜給了你?”

“嗯,還親口承認了師生身份,我是聖上唯一的學生。”

更準確的說法是,她和聖上是政治盟友。

田外公小心放下玉佩,這就是外孫女常說的,強者不在意環境?

在詭譎的京城,外孫女硬是殺出一條新路!

田大舅好一會纔回神,他突然覺得外甥女根本不需要他的輔助?

田外公牙疼的厲害,“這說明聖上恐懼老邁。”

因為恐懼纔想死抓著權力,現在皇子不是兒子,而是聖上的敵人。

田外公詢問,“你今日還說了什麼?”

春曉沒隱瞞說了海寇和護航費的事,“與其加重百姓賦稅,不如從彆處弄銀錢。”

既有了快錢,還有持續不斷的護航收入。

田外公,“??”

他還想多教導外孫女,結果發現,這丫頭比他想象的出色。

田大舅沉默,他就想不出侄女的辦法,不過,“曉曉,海寇背後不簡單。”

春曉點頭,“我清楚就如馬匪一樣,海寇背後也有人扶持,真正的海寇反而不多。”

田二舅歎氣,“一旦泄露,你會得罪很多人。”

春曉指著天,“我的提議聖上不會泄露出去,我對聖上有用,聖上就會為我保守秘密。”

至於未來泄露,到時候她已經羽翼豐滿,何況她走的就是得罪人的路,現在就害怕,還不如老實的窩在西寧,當一輩子富貴閒人。

田外公警告兩個兒子,“你們不可說出去。”

聖上需要將外孫女的提議按在自己身上,就不會泄露外孫女,就怕自家出了紕漏。

春曉話音一轉,詢問道:“外公,今日你去方家,可有受氣?”

並不是她不想跟著去,而是外公不需要,去柳家需要她撐腰,方家則不同,所以春曉不需要出麵。

田外公摸著鬍子,不屑的很,“方老東西哪裡敢給我氣受?何況你表姐已經和方家約定好,這次田家登門隻需要表態而已。”

田二舅心裡依舊有氣,今日他見到了和離的妻子,妻子隻會指責女兒,“哎,這母女也是緣分。”

田外公下定決心,“你們兩個不娶妻我也不強迫你們,但是三個男孩的親事該打算起來。”

春曉讚同的點頭,“大表哥的年紀已經二十三歲,的確不小了。”

田大舅發愁大兒子的親事,“已經拖到現在先不急,曉曉,你大舅母的墓地可有找到?”

春曉搖頭,“大舅母嫁出去的大丫頭處理了她的後事,後來就離開了京城不知去向,還未找到大舅母的墓地。”

田二舅田楷出聲安慰道:“大哥,大嫂能入土為安已經萬幸,你也彆著急,遲早能找到。”

田大舅也隻能這麼安慰自己,“嗯。”

春曉想起吳家,詢問大舅,“明年我的商隊就會啟程去嶺南走商,可要尋一尋吳家的訊息?”

相對於田家稀少的人口,吳家纔是龐大的家族,上千人的流放隊伍,吳家占了一大半。

田大舅不好意思,“會不會給你添麻煩?”

他沒去過嶺南,也知道嶺南一些情況,土著人對外來人並不友好,十分的排外。

春曉搖頭,“並不麻煩,順帶的事。”

田大舅也不矯情,“那就麻煩曉曉打聽吳家的訊息。”

這幾日他也詢問過鏢行和商隊,可惜嶺南太遠,有多瘴氣毒蟲等,沒有人願意去。

田外公唏噓吳家依舊在嶺南受苦,目光落在外孫女身上,老爺子臉龐柔和,田家已經十分幸運。

春曉又坐了一會,才起身往後院走,封嬤嬤追上來,“姑娘,敏慧郡主剛送了賠禮,都是一些皮毛和人參,這次可要收下?”

春曉的腳步沒停,“收下,人參挑些出來給外公補身子,剩下的全部打包好,等往西北送年禮一起送回去,對了,皮毛給我和表姐做兩件披風。”

西北並不缺皮毛,娘親的皮毛有很多,她不用往回送。

春曉想念西北的日子,她時常能帶人進山打獵,又想到自己養的兩隻猞猁,它們不願意跟她走。

春曉回到院子,想到跟著四公主的徐青荷,她準備挑一些孤女學習醫術,就由徐青荷教導。

人已經送給四公主?不重要,四公主用人的時候再還回去就行。

隨後的兩日,春曉都在處理莊子的事,實在是選不出管理莊子的管事。

春曉將小五留下暫管一個莊子,另一個莊子左思右想選了方管事的兒子方圓。

春曉帶的人還是少了,打算明年接一些傷殘的老兵來京城。

這日,春曉從莊子回來,結果在家門口看到了官媒,春曉在前院找到外公。

春曉好奇的問,“外公,你找的官媒?大表哥有看好的人家?”

田外公搖頭,“並不是我找的官媒。”

春曉,“嗯?那官媒怎麼上門?”

??又是小七千字~~

?咳咳,更新時間依舊是八點半,有的時候羊會提前~~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