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女扮男裝_農家子的科舉青雲路 > 461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女扮男裝_農家子的科舉青雲路 461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柳貴妃聞聲,抬起一雙微紅的淚眼,聲音依舊輕柔,語氣卻帶著一種罕見的堅持:“陛下,臣妾隻是為那柳娘子傷心,她太苦了。若換做是臣妾,怕是早已.....可她竟能如此堅強。陛下,女子活於世本就不易,謝祭酒能寫出柳娘子這般人物,臣妾心中是感激的。”

她說著,聲音雖輕,卻清晰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

蕭雲舒看著柳貴妃那淚光盈盈的模樣,再聯想到方纔皇後與華貴妃如出一轍的反應,他一時間竟有些啞然。

他張了張嘴,最終什麼斥責的話也沒能說出來,隻是有些無奈又有些新奇地摸了摸鼻子。

他沒想到自己的這三個妃子性格迥異,沒想到在這事上,倒是......還挺感性的。

謝清風那廝,在琢磨女人心思上,還真是挺有門道的!

這《遺珠》開篇不過寥寥數千字,竟能讓他這三位見多識廣的妃嬪如此共情,甚至不惜委婉地頂撞自己這個天子。若非深知謝清風因早年舊疾不能人道,對女色上從無牽扯,他幾乎要懷疑這家夥是不是個隱藏極深的風月老手,也太會籠絡女人心了。

“罷了罷了,”蕭雲舒揮了揮手,像是要驅散這有些荒謬的念頭,對著還在拭淚的柳貴妃語氣不自覺地帶上了幾分連自己都未察覺的縱容,“既然你們都喜歡看,那便看吧。些許小事,也值得掉金豆子?”

行吧,既然朕的女人都想看,慣著就慣著唄,隻要核心的政令傳達不受影響,前麵幾個版麵依舊保持著朝廷的體統和導向,那最後一版,既然皇後妃嬪們都愛看,市井百姓也追捧,便由得謝清風去折騰吧。

反正最後一個板塊也是寫些奇談和故事,隻要不出格,不涉及朝政敏感,不公然鼓吹悖逆之言,隨他去吧。

蕭雲舒這邊剛鬆口縱容,朝堂上卻有幾位老臣正聚在吏部公署,捧著《京報》眉頭緊鎖。

禦史張啟元將報紙往案上一拍,語氣憤憤:“簡直不成體統!《京報》乃朝廷喉舌,竟在最後一版通篇寫些女子情愛糾葛,還讓民間婦人哭得死去活來,這傳出去豈不讓外邦笑話我聖元朝無人?我明日便要上折彈劾,懇請陛下撤去這荒唐的故事版塊!”

旁邊的兵部侍郎也連連點頭,捋著胡須道:“張禦史所言極是!前幾期狄師爺查案還算是正氣凜然,如今倒好,滿紙都是柳娘子,陳郎,小家子氣十足!長此以往百姓隻知追捧故事忘了關注政令,豈不誤了朝廷傳遞民生政策的初衷?我與你一同彈劾!”

幾份措辭嚴厲,要求謝清風整改甚至撤換內容的彈劾奏章,已經醞釀好,就等著遞上去了。

然而,這些奏章還沒出各位大人的書房,就在他們自己後院裡麵戛然而止了。

開玩笑!彈劾了謝大人,停了《京報》或者逼他改了內容,她們還怎麼看《遺珠》的後續?!

這還得了!

一時間幾位準備上本的官員府邸內,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彼時張禦史剛回到家,正坐在案前磨墨,準備動筆寫彈劾奏摺。

他的夫人就推門而入,又氣又急道,“老爺你瘋了不成?竟要彈劾謝大人?”

張禦史一愣:“夫人如何得知?正是!此風不可長。”

“不可長什麼?”張夫人猛地打斷他,聲音拔高,“老爺您是飽讀詩書,心懷天下了,可曾想過我們後宅婦人平日裡有什麼消遣?好不容易有個能入眼能掛心的故事,老爺就要把它掐了?那柳如珠後麵是死是活,能不能拿回嫁妝,老爺就半點不關心?非要逼得我們都回去對著那幾本老掉牙的《列女傳》發呆不成?”

張禦史被夫人這連珠炮似的質問弄得瞠目結舌,試圖講道理:“此乃朝廷體統啊!”

“體統體統!體統能當飯吃還是能當戲看?”張夫人越說越氣,“我告訴你張啟元!你若敢上那個本,這個月,不!今年!你都彆想進我房門!你自己抱著你的體統睡書房去吧!”

類似的情景在其他幾位官員家中也不同程度地上演著。

有的夫人是軟語相求,扯著夫君的袖子抹眼淚:“老爺,你就當疼疼妾身,彆管這事了,我就指著這點念想了。”

有的則是發動了子女攻勢,讓同樣被故事吸引的女兒去父親麵前說情。更有那手段高明的,直接在貴婦圈子裡放了話,誰家老爺敢彈劾謝清風就是跟整個京城的夫人小姐們過不去!

京城的圈子就這麼小,後院的婦人們平日裡除了管理家事,最大的娛樂和社交就是各種宴會、賞花、品茶、聽戲什麼的了。如今《遺珠》成了她們聚會時最熱門最具共鳴的話題。

“張夫人,你可看了那《遺珠》?氣死我了!”

“看了看了!李姐姐,你說那陳景安後麵會不會後悔?”

“王妹妹,下次《京報》發售,你家仆人去得早,定要幫我多帶一份啊!”

“要是誰敢讓這故事沒了下文,我第一個不依!”

在這種強大且無形的枕頭風和社交壓力下,那些原本摩拳擦掌準備彈劾的官員們,也陷入了兩難境地。一邊是所謂的朝廷體統,一邊是後宅不寧,甚至可能影響同僚關係的現實壓力。

最終大多數醞釀中的彈劾奏章,都被各家夫人強力按下去了。

幾位大人麵麵相覷,也隻能苦笑搖頭歎一句婦人誤事,卻也不敢再強出頭。

畢竟為了個報紙上的故事,鬨得家宅不寧還是不值當的。

況且皇上也沒說什麼,而且聽夫人們說,連皇後娘娘與貴妃娘娘都對此故事頗為上心,翹首以盼等著看後續呢。

罷了罷了,既然陛下默許,宮中貴人們喜愛,自家夫人又看得緊,何必去做那個煞風景又惹眾怒的惡人?這《京報》第四期的風波,就在這前朝後宅心照不宣的默契下悄無聲息地平息了下去。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