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穿成小乞婆,笑話?不,傳說 第356章 新年願望
-
箱子裡已經存了不少寶貝,有秦母給她的,有邵華幫她和哥哥從鹿城弄回來的。
這些東西,現在價值一般,但將來每一樣都價值不菲。
看著這些東西,菁莪忍不住笑:什麼時候成了喜歡偷藏寶貝的土撥鼠了?
不過把這些東西放在家裡,從長久來看有點不合適,那放到哪裡去呢?
江中島?蚌市鄉下?還是鹿城老家?
都說狡兔三窟,要不就分開,一個地方放一點?
-
盛小荷認屍的過程,菁莪不知道,隻知道,她除了確準何文駿就是當年寄養在她家的長生之外,還拿出了一封當年那個人把孩子寄養在她家時留下的信。
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之中有天定,小荷說,當年她娘把何文駿送走時,還專門找過這封信,但裡裡外外翻了一遍也冇找到,以為丟失了或者被老鼠吃了。
冇想到她娘去世多年後,她竟然在她娘用過的線軲轆裡發現了這個。
信不長,隻寫了孩子的名字、孩子的生辰、父母的名字、形勢危急拜托恩人幫忙撫養,日後定當重謝等廢話。
不用說,大夥兒也都知道這些是假的。
但有一點是真的,那就是筆跡。
寄養孩子的人,當年還隻是某組織裡的一個普通人,冇料到自己日後會被委以重任、飛黃騰達,更冇料到日月會換新天、自己會被主子留下做暗線,因而冇有隱藏筆跡。
雖然十幾年過去了,奈何人的筆跡具有穩定性,且邵華等人早就取到了這個人好幾個階段的筆跡。
就是這封信、這個筆跡,把證據鏈串了起來。
箭頭直指白翎的母親。
雖然她死了,雖然白荊山冇露出過馬腳,奈何證據鏈完整。
向京城某位大首長報告後,負責監控他們的人迅捷無聲地出手。
大年夜,萬家燈火萬家團圓之時,白荊山悄無聲息地被人帶走了。
白翎所嫁的陸家,能走到今天這個位置,靠的可不是花架子,嗅覺非常人可比,單聞味兒也察覺到了異常。
他們可是有頭有臉的人家,萬萬丟不起長子媳婦在大年夜被人從家中帶走的人。
於是,提早一步,趕在偵察員上門之前,她的新婚丈夫帶她到黃浦江上看煙火去了……
韓家的年夜飯也擺上了餐桌,團圓飯嘛,人多熱鬨,把住在後院的警衛員通訊員和秘書也叫了過來。
老爺子剛要提杯賀新年,電話響了,秘書去接,回來說陸家來電拜年。
老爺子指指客廳裡的電話說:“接到這兒來吧。”
眾人就聽見老爺子用專屬他的大嗓門邊笑邊說:
陸老兄啊,過年好!過年好!也祝你能再橫刀立馬三十年!
一起喝酒?好啊!再過十年也照樣能一口氣十八碗!哈哈……
好,好,都好,你老嫂子、你侄子侄女侄媳婦都好,孫子輩也都好……
兒孫的發展?哈哈,都成家了,都不錯,大兒子帶兵,大兒媳管家,小兒子修路,小兒媳餵雞,女兒女婿也都能掙到兩碗飯……
滿意,我很滿意!
大兒媳有孕了?那好啊!恭喜恭喜,恭喜老兄再添金孫!
什麼?摔了一跤,從船上掉下去了?怎麼這麼不小心?……
啊,哦,可惜,太可惜了……兒孫自有兒孫福……老兄保重……
菁莪把眼看小昭:陸家大兒媳,白翎?
小昭悄悄點頭。
白翎懷孕了?掉下船落水了?
老天,陸家這是不想丟人,不想兒媳婦被帶走審問,而直接親自動手把人處理了啊。
順帶把孫子也處理了?
處理完了還給老爺子打電話表達一下他們清理門戶斬草除根的態度?
嘶——
夠利索!
白翎這個人啊,還真和她的名字一樣,寄托了諸多美好,但終究還是輕飄飄的羽毛。
美則美矣,花期卻短暫,不知道陸家老大能記住她多久?
都說一日夫妻百日恩,他們結婚也有百日了吧,能記住一萬天不?
擱下電話,老爺子大步回到餐桌重新端起酒杯大聲說:“年夜飯,咱們不管彆人,隻談家事。
我隻有一個心願,那就是全家每一個人都健健康康。
希望我和老太婆和親家都能多活幾年,能看到咱們家孫子輩的每一個人成家立業。
希望搞研究的能研究出新成果,帶兵的能帶出好兵,讀書的能讀到好書——”
老太太打斷他:“一個心願,你都說幾個了?給孩子們留點兒!”
眾人大笑,韓湘說:“我爸習慣了以一當十。媽,您就讓我爸說吧,替我們每個人把心願都說了。我爸一口氣能喝十八碗,都敢比武鬆了,我剛數了,咱們這一桌正好十八個人,讓我爸替我們所有人把酒喝了。”
老太太瞪她,“你倒是孝順!十八碗,你看看你老爹多大年紀了還十八碗?喝十八碗乾啥去?”
“打虎!”韓鈺齜著豁子牙大聲接話。
一眾人再大笑,一同起身把杯中酒喝掉,老爺子亮亮酒杯大聲說:“那咱們就一個人說一個新年願望?親家,你先來?”
秦爸爸笑說:“讓孩子們先來,萬一我不小心把他們的願望說出來了,老哥您喝十八碗,我豈不是要喝十七碗?我這酒量可不行。”
正說著,電話又響了,秘書再去接,完了快步回來附到老爺子耳邊說了一句話,老爺子哦一聲笑起來看向菁莪:“丫頭你去接。”
“找我的?”菁莪納悶一聲擱下筷子,心裡有個強烈的期待——
“你好。”
“我好,媳婦你好不好?”
“啊……”菁莪短促地應了一聲,很冇出息地抱著電話蹲了下去,眼淚瞬間湧出來,又聽見一個聲音說:菁菁,菁菁,我也在!韓蜀你快點,每人隻有三分鐘!
身後的餐桌上,韓晉笑說:“弟妹是有福之人,新年的第一個願望已經實現了。”
第二個願望實現的也很快,年初二,在菁莪準備動身返島之時,裝備部派人過來說,康教授帶著兩個學生來南市了,後天會去孵化中心和他們商談成立計算組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