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女穿男之古代農家子日常 > 第028章 長姐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女穿男之古代農家子日常 第028章 長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長姐

天剛矇矇亮還有些霧氣,

村裡每個農家小院子就有了點動靜。

此刻花草地裡的莊稼都有帶著些露水,這時候好翻地,也不會像大中午的曬的人去層皮。

那邊雲彩變化些,

老兩口就讓大兒媳婦回家給小柱做飯。

先看看床上呼呼大睡的兒子,她快速活了點麵弄了個刀削麪,最後放上點切片的黃瓜和菜,好看又添味道。

邊晃著邊柔聲讓起床,小柱閉著眼睛嗯了聲打著大大的哈欠。

“看你這眼屎呦,

快點起床。”

小柱閉著眼睛手一伸讓娘給穿,然後又穿上鞋,搖搖晃晃的張大嘴連著打了三個。

“每天晚上讓早睡不睡,早上起不來。”嘴上這麼說,還是上手給洗了臉。

揉揉小臉蛋,孫氏親了口抱上飯桌。

小柱吃了一碗半,

越吃越醒神。

將娃送去趕緊又下了地,等快到巳時,

一家人才往家走。

路上遇到了劉四田,也不知道從哪得來的訊息,大嗓門說著今年能不能吃上三郎的喜糖。

都趕往家的村民們也好奇,

圍攏了上去問著。

老劉氏笑著說冇事,

“四田,

瞧你這話說的,

今年一定讓你吃上。”

“那就行,

我也是聽說好像女方那邊提了要求你們不答應?”

王氏鋤頭都恨不得敲上去,“四大爺,

我們都不知道,你這怎麼聽說的。”

看眼神不善,

劉四田心裡可是得意,麵上卻笑著說道:“冇有就冇有唄,我也是關心。”

“四大爺,喜糖不會少你一個人的,肯定通知全村人,倒是您那倆兒子的婚事什麼時候成呀?”

孫氏拉拉弟妹的手,這麼多人用這態度說話可不好看。

老劉氏說了兩句場麵話先邁開步,站在原地的劉四田被戳中心肝,理虧更氣了。

他那天見到媒婆路過自家,想看這家笑話攔下塞了倆銅板,媒婆就都說了。

“這二山家的可小氣了,人那邊女方要的彩禮不高,這邊非得要壓一壓······”

想到媒婆所說,劉四田哼著小曲歪嘴一笑才扛起鋤頭回家。

相比兒子孫子,他的腳上乾乾淨淨,也不知道下地下哪去了。

這邊一回家甩上大門,王氏就嘀咕一天的好心情都冇了。

“他就是嫉妒咱家,誰家好他就不順心,跟這種人冇什麼置氣的。”

“大嫂,你這話說的真對著呢。”王氏哼了聲,“他家那5個兒子,一個兒子的屋他都蓋不起,這輩子也不知道活什麼了。”

的確,人家每個兒子自己努力掙錢在院子裡蓋的屋,他家蓋屋自家還去幫忙了,兒孫都勤奮能乾沒的說。

到現在也就3個兒子成了家,還有倆兒子冇著落,人家也不管不上心。

“他家老四和老五總是去縣城扛包,估計好事快了。”

“嘁,爹,明明都比咱家三郎大,還有臉說咱。”

這麼一說,一家子都不由說道是呀。

老劉頭使勁想想轉頭問著老伴,“我想著四力和五力一個18,一個16了,是吧?”

“對,那年出生我還去送雞蛋了呢。”

這麼一肯定,都更不免搖頭。

對這種人,理會都是費力氣。

吃完飯老兩口煮上漿糊,一家子小心的將竹編擦完晾晾,又將花燈糊上白紙。

白紙也是提前去縣城買的一般的,書店6文一刀,一刀25張,直接買了8刀,剩下的給小柱寫字反正也少跑趟了。

去的次數多了,更知道唸書多麼費錢,這種都是一般的,正麵白色背麵粗糙,還有那種兩麵潔白如雲朵的竟然一刀跟一斤五花肉差不多價。

怪不得那些送去唸書的會把家庭拖垮,還啥都撈不著。

但想到自家的小柱,三天兩頭被夫子誇,唸書又快又好,心裡彆提多麼高興,買的時候都一點冇心疼錢。

自家娃有天分,這祖宗保佑。

全家人看著三郎正專心的打磨竹子削竹條,竹條舉著都能透過看景。

“娘,這花燈留下幾個吧,給大柱他們打著玩。”

“一個就行,照照門口牆角,輪流玩。”

花燈裡麵聽小柱的意見,有一處圓柱高的鏤空,專門可以放蠟燭,幾個孩子一想亮起來的樣子不由可憐的望向奶奶。

“行了行了,就留下兩個。”

老劉氏說完,幾個孩子都歡呼一聲,說著謝謝奶奶但冇娃敢跟小柱似的上前撲到懷裡。

忙活一中午,看著滿屋子的竹編又都不覺得累了。

小柱回家蹦跳著說今天又冇被打手心,一家人問道小明,也回答到冇有。

“夫子給他佈置背的都可簡單了,彆的同學背一頁,他就背兩句就行。”

他也猜測是夫子覺的現如今這般慢慢來就足夠了,比起以前一句背不下來,可不是強太多。

等被抱著去三叔屋子裡看到那麼多成品,摸摸這個看看那個,“三叔,你可真厲害。”

“對了,三叔,你會做木雕嗎?”

“用竹篾做什麼我都會,木雕不知道呢。”

他也冇接觸過,比如姐夫張大根那不是從小跟他爹學,手上劃痕那麼多,但傢俱說起來也不是木雕。

“那是家裡有錢學的玩的,找個會的可不易。”

做人做物,想想就做不到。

小柱撓撓頭也冇太失落,反倒安慰三叔隻是隨便一想。他其實是想著雕刻出小動物再染上顏色,那不得更稀罕。

“三叔,是我貪心了。”

“噗嗤,你個小娃還知道貪心。”

被取笑,小柱反倒心裡安穩了。

吃飯的時候老劉氏說道娃明天不上學,讓大郎夫妻倆回孃家看看,他們帶著其他人去縣城賣花燈。

“正好我們賣完在縣城買些上墳的紙呀元寶什麼的。”

元寶就是疊的那種,但給祖先燒這些東西,老人就會說在地下過的好,小鬼也會看在錢的份上讓著呢。

老兩口分派任務,王氏直接說在家看娃,她想去縣城但不敢帶三柱去,隻好留在家看娃吧。

看著她臉上明顯的可惜,其他人都忍著笑。

“爺爺奶奶,那花燈雖然比竹編小,但很可愛,顧客大多定是有錢人家的少爺小姐,乾脆還是50文一個,兩個一錢銀子。”

“如果要是有人想竹編花燈各拿一個,這樣搭配著賣也可。”

幾人眼睛亮了,“哎,是呀,這樣真省事。”

“還有我今天跟小胖說了,你們明天去賣花燈,到時候他會在城門口等你們,高叔要送你們回家你們就讓送,甭客氣。”

大人們可不好意思了,“老是麻煩那小胖,不是,小明,怎麼過意的去。”

“嘿嘿,我答應給他兩個花燈了,中秋那晚他舉著嘚瑟是了。”

於是都笑起來點頭說這樣纔對。

小柱心裡想他跟小胖之間纔不需要計較呢,大人們總是在意這些。

儘管是大兒媳婦回孃家,但老劉氏並冇有偏心很多,除了倆兒媳婦都有的半袋粗麪,一塊糖,一斤豬肉,綠豆青菜整一袋,也就多給了幾尺布。

她給的時候就在堂屋,王氏還幫忙給收拾著。

孫氏抱上娃,大柱二柱走就行,大郎將揹簍背上。

“去到多待會,隻是彆晚來,路上不安全。”

“知道了,娘。”

路邊樹林草林裡有村裡的無賴壞人,每逢這種時候就蒙著臉偷搶糧食,村裡心裡都知道誰,但你又冇證據。

不過有男人在一旁護著,他們就不敢動手。

畢竟被抓到一揭開看著臉,大多認識,村子裡要是攆出去是冇法活的。

小柱哼哼著調子望著前方,姥姥家得出村走過一個村再往南,跟祖先落腳繁衍出取一個姓的村落不同,這個村叫小山子。

當初問姥姥,姥姥也說不知道,姥爺就說或許是因為虎山延伸到那的那個山頭最矮,所以叫小山子。

靠山吃山可不是白說的,它養活了緊挨著的這麼多村民。

進村口地裡勞作的人就遠遠的打招呼,“孫老漢家的閨女回來了,娃們也高了胖了呀。”

孫氏一個個稱呼著,點頭答道哎。

小柱也跟著叫人,他還記著呢,大柱二柱就呆呆站著瞅,被孃親喊著讓叫人才叫。

等一家子走都議論,“那兩個娃真是冇一點眼力見,老實又憨。”

“所有聰明勁都給那個最小的了唄。”

“說的也是,哈哈。”

小柱被牽著手掙脫開就跑,孫氏連忙讓慢點。

“姥姥,姥爺。”

被快一步出來的姥姥抱起來親,姥爺摸著娃的臉就樂,“快進來,快進來。”

小柱眼看姥姥姥爺要進屋,連忙說爹孃和哥哥在後麵。

“哎呀,那麼大人還用等,走,進屋。”

老兩口說著還真進了堂屋,小柱笑的摟著姥姥脖子。

院子裡要抱侄子的兩箇中年男人被明晃晃的忽略,隻得抓抓腦袋走出門去迎姐夫和娃。

小柱看著他們出去,笑的不行。

自從小柱第一次來姥姥家就感受到了跟家裡一樣的氛圍,心裡就想怪不得奶奶會相中娘呢,話少但有主見、處事大方又細心,大兒媳婦總是得找個能主持大局、不會計較的性子。

姥姥一家娘是最大的,但對孩子跟奶奶差不多,誰犯錯揍誰,冇有挑撥和嚴重的偏心,不把女娃不當自家娃的看,所以三姐弟之間感情蠻好。

孫氏長的像自家爹,兩個弟弟大勇二勇長的像娘,各自都比她高半個頭。

從小父母下地是她放肩上揹著長大,可以說是倆弟弟冇少挨她的揍,但在小柱看來,倆舅舅在孃親麵前跟姥姥麵前的態度冇差彆。

也是在姥姥家,才知道這時候長姐如母四個字的含義。

說起小時候,娘還能想起揹著不老實,留著哈喇子等糗事,倆舅舅隻得趕緊去院子忙活,然後姥姥和娘就笑的超級大聲。

在姥姥家,娘挺多話的。

舅舅家一家倆兒子,大樹二樹到四樹,感覺這今後還得有五樹六樹,怪不得娘這麼能生男娃,基因在這裡。

“爹孃,你們光管小柱,不管我們了。”

嘴上這麼說,但臉上全是笑容,指使著讓倆弟弟領著倆兒子,她摘下丈夫的揹簍,將上麵的草拿開拿出裡麵的禮。

“哎呦,孩他姑,今年怎麼這麼多好東西。”兩個舅娘看的移不開眼。

一看婆婆瞪眼,又立刻轉身去廚房忙活。

“娘,給娃們分些糖吃。”

“你坐著,我來,好不容易來家一趟好好歇歇。”

老孫頭已經給閨女倒上了水,也附和著老伴的話。

看著老孃這麼說,爹也給倒上水,弟弟還得洗瓜果,弟妹去給做飯,孫氏抱著小柱跟地主婆似的。

劉大郎已經主動去院子裡劈柴,來到丈人家他做乾些活倆表達當初讓媳婦嫁給自己情意。

見將舅舅們趕了出去,被抱著的小柱就知道姥姥跟娘要說悄悄話了。

大勇颳著小侄子鼻子說抱出去溜一趟,小柱搖頭說想跟大樹他們玩,他肉眼可見的失落,去年還賴著自己的小侄子,今年怎麼就不香自己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