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穿越重生 > 女帝是昏君,可我也想擺爛 > 第6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女帝是昏君,可我也想擺爛 第6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黑黑暗的夜幕慢慢籠罩了下來,天空中的星星也開始發出光彩。

尚書府的下人們開始點燈,不一會兒整個尚書府便燈火通明。

坐在書房裡的宣尚書有些亢奮。

身前的桌麵上散落著幾張紙條,最上麵一張赫然寫著,榮康商行出價二百萬兩,十日內付清。

由此也可見商行販鹽是何等的暴利。

“老爺,楓彤商行又送信來了。”門外的下人有些困惑,今日怎麼老有商行送信,老爺又不是商賈。

“放桌上吧!”宣尚書吩咐道。

“是!”下人入門放下信封,就退下了。

宣尚書雙手微微顫抖地拿起信封,剔去封泥,抽出裡麵的信紙。

楓彤商行出價二百二十萬兩,八日內付清。

宣尚書長出了一口氣,身心放鬆的癱坐在椅子上,對明日的早朝也暗暗的期待了起來。

寅時燈火明,更衣執笏行。

顧安在方伯的攙扶下剛踏出門,便聽見有人喊他。

“上車吧!顧副郎。”宣尚書頭伸出車窗外對顧安說道。

“好咧!”

“宣尚書,現在什麼價了?”顧安一如既往的跪車。

“翠廬商行,二百四十五萬兩了。”宣尚書微笑的看著顧安,語氣欣喜。“終於是鬆了一口氣了。”

車輪滾滾向前。

此時宮門口已經聚集了不少官員。

馬車停靠穩當,二人下了車,宣尚書扶著顧安慢慢的向人群走來。

不少官員看了此景,心中有驚訝。

都同坐一輛馬車了?尚書要嫁女了嗎?可是尚書女兒全都嫁人了啊,難道是尚書女兒要改嫁?

“看不出來了,這傢夥竟然抱上大腿了啊。”

“你長得好看你也行啊!”

……

“宮門放鑰。”

宮門轟隆隆地慢慢打開。

“等等,宣尚書等一下。”榮康商行的程總商氣喘籲籲的朝著這邊跑來,大肚子泛起了一層層波浪。

一眾官員看向了這邊。

良久,程總商終於跑近。

“宣尚書,這是我榮康商行的出價。”程總商雙手捧著信封,神色緊張。

宣尚書接過信封拆開一看。

“好的,老夫知道了。”

顧安伸著脖子過來看了一眼。“也就還行吧!”

程總商如釋重負。

太和殿內。

“眾愛卿,誰有本可奏。”女帝看著堂中的文武百官。

“臣有本奏,天策營戰馬服役年限快近了,需撥下銀兩更換戰馬。”兵部侍郎出列啟奏。

“朕知道了。”女帝一陣頭大,又是來要錢的。

“陛下,現在局勢動盪,急需更換,不然如有突發情況,如何應對啊?”

“戶部撥銀十萬兩,給天策營更換戰馬。”女帝眉頭緊鎖。

“陛下,十萬兩不夠啊?”兵部侍郎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再次請求。

“那你要多少?”女帝柳眉一豎。“能用的就先用著,以後再慢慢替換。”

兵部侍郎見此模樣,也不再說什麼,入了隊列。

其實國庫有多少錢,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誰還有本奏?”女帝有些煩躁的看著眾人。

“臣有本奏。顧副郎已經將賑災和軍費籌集好了,五日內會送到國庫。”戶部尚書宣煒上奏。

“籌措了多少了?”聽到這個女帝鬆開緊皺眉頭,終於有個好訊息了。

“二百七十萬兩。”

“多少?”女帝驚撥出聲,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底下群臣也十分震然,頓時議論紛紛,這個小副郎本事真是手段不小,短短幾日內,竟能籌集如此巨大的一筆銀兩,真是巧同造化。

“二百七十萬兩,請陛下過目。”

女帝接過由當駕太監呈上的信封,抽出裡麵的信紙,打開一看。

榮康商行的程總商出價二百七十萬兩,五日內付清,信尾還有印有程總商的印章。

“這二百七十萬兩是那精鹽的鹽引?”

“稟陛下,不是鹽引,今年精鹽鹽引的獨家售賣權。”宣尚書用顧安原話裡的意思解釋道。“擁有了售賣權,才能購買了那精鹽的鹽引……”

女帝和一眾官員聽後,頓感震驚,似乎也為他們打開一扇新的知識大門,也看到了源源不斷的財富。

“陛下,微臣有個不情之請。”宣尚書繼續說道。

“愛卿請講。”

“請陛下,為精鹽賜名。”

“不可。”

“臣反對。”

“陛下,萬萬不可啊……”

一時間朝堂之中呼聲四起。

雖說此物能帶來大筆的銀錢,充實國庫,但始終是商賈販賣之物,如果由皇家賜名,怕會有損天威,也會貶低他們這些官員的身份。

“那有本事你們去弄錢啊。”大殿角落傳出一個聲音。“又想拿錢,又不想做事。”

“顧副郎,此話有些不妥吧?”一位官員反駁道。“我們每日早出晚歸,為國事竭儘心力,怎麼就不乾事了。”

“那你能賺錢嗎?”顧安鄙夷的說道。“能充實國庫,造福百姓,賜個名怎麼了?”

“你...你.....”那官員立時語塞。

“可始終是商賈販賣之物。”又來一個鐵頭娃。“市坊買賣之物,滿是銅臭,皇家賜名,豈不是有損皇家名聲。”

“是啊。”

“人手能得之物,豈能賜名。”

“隨便起個名字就得了。”

一眾官員附和。

“我知道諸位想說什麼。”顧安看著那些批駁的官員,出聲說道。“不過我認為賜名並不會影響皇家名聲,恰恰相反,如果此物真能流入尋常百姓家裡,人人皆知,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後,百姓看此物都想到聖上,這不就是流芳百世,名留青史。”

女帝聽著顧安的話,有些意動,但是未開口。

“但那始終......”一位官員出聲想反駁。

“各位大多都是科舉出身,是很不容易。”顧安出聲打斷那官員的話,趁熱打鐵。“下官也是因為多年的寒窗苦讀,和諸位一樣,勉強算的上是個讀書人,今日才能站在這,所以也知曉其中苦楚。

但我們這些讀書人是人,那些守國戊邊的兵士,井市間的販夫走卒,也都是人,隻是職責不同罷了。”

“淩辱斯文,顧副郎你可知你在說什麼……”一官員憤怒出聲,把他和那些莽夫和泥腿子放一起,簡直是在侮辱他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大項之內皆是聖上的臣民。”顧安端正凝視著那個官員。

“那些將士為國開疆擴土,保家衛國;那些商賈、泥腿子為國繳稅納糧,哪一樣不是為這個大項做貢獻?你憑什麼就比他們高尚?他們憑什麼就要等你一等?”

顧安的言論讓一些的官員震耳發聵,沉思了起來。但有一些官員卻麵露不屑,但也不出聲辯駁。

好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不愧是上年朕欽點的狀元郎啊。

“好,都不要吵了!”女帝抬了抬手,對大殿中的眾人說道。“如顧副郎所說,賜名也不算什麼大事,眾愛卿對賜名有什麼建議?”

“叫瓏鹽不就行了。”顧安隨口說了一句。

“不可,豈能和聖上同名……”

龍椅上的女帝看著顧安,似乎感覺比以前順眼了些,心中想道:“這逆臣還挺會起名字的嘛!”

“好了,就叫瓏鹽吧!”女帝打斷那官員的話,算了下了定論。“顧副郎之前所犯之事,罰也罰了,就不追究了,揭過吧。眾愛卿,誰還有本要奏?”

“臣有本奏,臣彈劾……”

“臣有本奏,臣覺得顧副郎才思敏捷,能力出眾,尤為適合我戶部。”宣尚書出列,躬身進言。

之前那位官員,見大佬說話了,隻能有些頹唐地退了回去。

“臣有異議,臣覺得工部還是更加適合顧副郎。”工部尚書喬先民也出聲要人,皇上昨日私下召他入宮看了精鹽,此物讓他大為震驚,當時就起招徠的心思。

“顧愛卿,你自己是什麼意思?”

“微臣覺著在吏部挺好的,那製鹽法子,到時微臣給到二部就好了。”一心擺爛的顧安,打算做個甩手掌櫃。

“那你們就自己互通一下。”女帝似乎心情不錯,也冇做多要求。

“陛下,還有一事相求,微臣屁股不適,想請假七日。”顧安有些扭捏的說道。

這逆臣缺值就算了,現在連朝都不想上了。

“不準!朕命你,此事由你主辦,戶部工部協助。”

顧安心中一陣哀嚎,偷懶的計劃落空了。

“臣......”

“就這樣定了,無需多言。”女帝直接打斷了顧安,繼續說道。“劉首輔和李廠公以及幾位尚書,退朝後到朕禦書房來一下。”

“退朝。”

百官魚貫而出,顧安看著遠去的宣尚書。

好了,柺杖冇了。

隻能自己慢慢地,挪著步子向外走去。

這時一人扶著住了他,顧安轉頭一看,原來是崔副郎。

“多謝崔副郎。”

“顧副郎,你剛纔出言有些不慎重了啊。”崔副郎低聲的說道。

顧安剛纔在朝中那番話,等於將自己推到了大多讀書人的對立麵。

“但是那些人,總得有人來替他們說話。”顧安微微歎息。“我們不能一心粉飾太平事,也要低頭看人間。”

崔副郎聽後,神情一怔。他其實出身不算富裕,從小苦讀,在四年前科舉中拿下探花,算是光耀門楣,出人頭了。家中傾儘全力,打點關係,終於在今年進了工部,做了那替補副郎。

“崔副郎與我在一起,不怕那些同僚誤會。”顧安笑著說道。

“好像顧副郎說的那樣,有些話需要人來說,有些事也總要有人來做。”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