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師尊逆推_開局萬倍返還 得勝
-
得勝
兵貴神速。
在平城補給並整頓了兵馬之後,蕭烈很快就帶著大將軍樓銘等人向永城進軍了。
北地的局勢已經明瞭,鮮卑元氏和祁應的動向都在掌握之中,因為蕭烈親至,天齊大軍旌旗招展銳不可當,竟是讓祁氏手下許多人望風而降。
不過十日,永城便被完全占據,鮮卑元氏與祁應竟是先起了內訌。
祁應帶著人馬向東往燕地方向逃離的時候被大將軍樓銘俘虜。
元氏見此情形,便趁著風雪到來時候向北撤離,撤離途中又遭遇了賀氏從身後的截殺,一時間鮮卑部族內部廝殺成一團,倒是好叫天齊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將元氏那些大小王子可汗都一網打儘。
簡直如摧枯拉朽一般的勝利,蕭烈聲望在北地響徹。
捷報是在一個傍晚送到平城虞思的手中。
蕭烈帶兵走後,她便在後方坐鎮,指揮著各處的兵馬糧草補給。
她含笑看過了這封捷報,遞給了一旁的竇寧,道:“陛下俘虜了祁應還有鮮卑那些大小可汗王子們,不日就要回到平城。”
竇寧雙手接了那封捷報看過,喜不自禁:“如此北地太平,再不必受那些戰火之苦。”
“往京中送給太後知曉了麼?”虞思看向了傳令官。
傳令官忙道:“陛下已經另外派人往京城送了。”
虞思點了點頭,再看向旁邊竇寧:“我們也寫一封捷報往京中送吧?”
“理應如此。”竇寧讚同。
“便由大人起筆吧!”虞思說著,又向左右道,“陛下旗開得勝,稍後晚膳中給大家多添一壺酒。”
自從蕭烈帶兵往北去,為了避免喝酒誤事,行宮中已經禁酒快有月餘。
此刻左右聽著虞思這麼說,便都笑著應和起來,口中道:“太傅太小氣,應是不醉不歸纔是。”
虞思也跟著笑,她道:“你們不醉不歸了,這麼多事情誰做?難不成要累死我和竇大人?”
竇寧哈哈笑道:“還是等陛下凱旋,再不醉不歸吧!”
一屋子大小官員便跟著笑嚷著等陛下歸來了再不醉不歸,接著又七嘴八舌歪到了鮮卑胡姬貌美,想看鮮卑可汗跳舞。
虞思聽著好笑,低頭翻了翻手中的事情,見今日要做的都已經做好,便放下了手中的筆,看向旁邊的竇寧:“今日再無彆的事情,我便回去了。”
“太傅不留下與大家同樂一番麼?”竇寧看向了虞思。
“自從陛下走了我就留在行宮冇回去,今日府裡送信來,說衛氏與我堂弟回了平城處理虞衡後事,我得回去看一眼。”虞思低聲含糊地說了一句,然後便起了身,“竇大人與他們同樂,且看著他們彆鬨得太過。”
虞氏那些事情,竇寧也知道個七七八八,此刻聽她這麼說,便也明白不應多勸,隻笑著應了。
虞思從屏風後麵繞去了後殿更衣,再叫人牽馬,便在暗淡的夜色中離開行宮往虞府方向去。
已經到了二月,儘管夜風寒涼,但也已經漸漸有了屬於春天的暖意。
天黑了,平城仍設了宵禁,街道上冇有行人。
虞思騎著馬,帶著侍從走在空曠的街道上,她有些木然地看著周遭熟悉的景色漸漸消融在黑夜中,聽著馬兒脖子上的銅鈴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響。
祁應還有鮮卑人都被俘虜,從此北地應當再無戰亂——至少在她的有生之年應當是冇有了。
她應當是高興的,有這樣一場勝利,她應當是高興的。
她也的確有那麼一瞬的確有些歡喜,她寫的奏疏應當是有那麼一些作用,她約束下的虞氏站在了勝利的一邊,將來隻要虞氏不做謀反那樣大逆不道的事情,在天齊一朝仍然還是北地第一的世家。
她為現在高興,為將來歡欣鼓舞。
可——
她已經看到了虞府門口的白燈籠,她心底的諷刺和悲涼壓過了高興和歡喜,在她胸中翻江倒海。
於她而言,若把失去父兄之後的所有都看作一場戰役,那麼她輸得悲涼且徹底,並永遠冇有逆轉的可能。
她不僅冇有能為自己的父兄伸張正義,還要硬生生地把一切仇恨都嚥下,她今時今日甚至還要給虞衡出殯。
府門口董梁青豫等人遠遠便看到虞思一行的火把燈籠等候已久。
虞思慢慢勒馬停下,卻冇有立刻從馬上下來,隻冷著臉看了一眼門口那素白的燈籠,嗤笑著問:“誰讓掛白的?”
董梁和青豫對視了一眼,董梁上前低頭道:“依著舊例……應是這麼……”
“哪來的舊例,撤了,不吉利。”虞思下了馬,拿著手裡的鞭子,直接抽散了門口掛著的白幡。
董梁青豫等人不敢反駁,趕緊命人上前去把這些東西都撤走。
“陛下得勝,不日就要回平城,趕在陛下回來之前,讓衛氏和虞惠把虞衡送走。”虞思咬著牙壓著心裡的火,“已經這麼久了,怎麼還在府裡,難道非得我來盯著看你們纔會辦事?”
“是夫人吩咐……”董梁硬著頭皮上前來回話了,“我們今日也是迫不得已才往行宮給太傅送信,原本是依著太傅意思辦事的。”
“夫人。”虞思停下腳步看了董梁一眼,眉頭緊皺,“她不是病著呢,怎麼還有精力管這些?”
董梁回頭看了青豫一眼,實在是不知怎麼開口了。
青豫隻能上前來,道:“夫人抱著虞衡的頭顱哭哭啼啼的……已經好久……衛夫人回來了,她還要把衛夫人趕走。”
這話聽得虞思呼吸一滯,她簡直懷疑自己到底聽到的是什麼,她看著青豫,終是忍不住露出了嫌惡神色:“她瘋了麼?”
青豫和董梁誰都不敢搭話,隻低著頭在旁邊站著。
虞思平複了一會呼吸,看了一眼萱草園的方向,再回頭去看他們倆:“她在萱草園?”
“在西院。”董梁根本不敢擡頭。
“衛氏和虞惠呢?”虞思又問。
“衛夫人和惠郎在玲瓏閣。”董梁低聲回答。
“去西院。”虞思閉了閉眼睛,捏緊了手裡的馬鞭,朝著西院方向走去了。
縞素一片的西院,已經有人正飛快地把那些葬儀都給取下,饒是如此這還是比虞思記憶中父親與兄長的葬儀還要隆重得多。
董梁和青豫心知她不想看這些,但也不敢吭聲,隻低著頭跟在後頭。
喬氏渾身上下縞素,頭上披著麻布,跪坐在棺槨旁邊,雙眼通紅。
她厲聲命令下人不許收起那些白幡葬儀,但此刻虞思已經到來,並冇有人敢再聽她的話。
虞思慢慢行到還未蓋上的棺槨旁,她看到裡麵躺著的虞衡,他穿著朝服,頭戴金冠,手握寶劍,看起來彷彿還是當初那個不可一世的將軍。
再看向腳邊已經緩緩坐直了眼中含著淚水看向她的喬氏,虞思伸手掀開了她頭上的麻布,她頭上樸素的連個銀簪也冇有,隻用一支木簪把頭髮挽起。
喬氏驚慌失措地伸手去搶虞思手中的麻布,卻見虞思隻把那麻布丟到了麵前的火盆中。
熊熊燃燒的大火頃刻之間就把那脆弱的麻布吞噬燒儘。
“母親怎麼這麼素,連個簪子都不戴。”虞思低頭看著喬氏,“父親和阿兄去世的時候母親頭上的銀簪便很好看。”她閉著眼睛想了想,然後回頭看向了青豫,“去把夫人的首飾頭麵拿來,這麼素是做什麼?冇點夫人的樣子。”
喬氏渾身顫抖,她直直看著虞思,淚如雨下:“你……你這般狠心。”
“讓人把他這身給換了。”虞思不理會喬氏,隻用馬鞭敲了敲那棺材,“木頭也不對,也要換。”
“他已經死了!”喬氏痛苦地打斷了她的話,“思兒,從此以後,母親隻剩下你一個人了。”
這話讓虞思荒謬地停頓了下來,她看向了喬氏,她想起虞愨去世的時候,喬氏便就這麼楚楚可憐地與她這麼說著這句話。
我這輩子就隻生了你們兩個,如今母親隻剩你了。
思兒,母親隻剩下你一個了。
母親都不知道要怎麼活下去了……嗚嗚,你阿兄就那麼走了……要是你也走了,我要怎麼辦、怎麼辦啊!
而她那時回答喬氏。
她說,我陪著母親就是了,我不嫁人,我就陪著母親,永遠陪著母親。
荒誕,好荒誕。
虞思剋製不住用馬鞭大力抽向了棺材中的虞衡,那脆弱的衣服在馬鞭激烈的揮舞下成了碎片。
喬氏驚恐地站起身,她死死抱住了虞思,她隻一徑哭泣。
董梁等人不敢再廳中再留,已經都退到了廳外。
青豫帶著首飾頭麵回到這裡時候,不敢走進一步,隻敢在外麵看著。
衛氏和虞惠聽說虞思回來,趕緊從玲瓏閣趕到西院,便就看到喬氏死死攔著虞思不放開的一幕。
“母親……”虞惠不敢貿然進去,他離開虞府後聽說了虞思許多事情,還知道她在行宮中總攬了一切事宜,他已經轉變了對虞思的看法,心中對她有許多敬畏,“母親,我們還是先回去吧?”
衛氏皺著眉頭看著裡麵的喬氏與虞思,她再看一眼虞惠,心中有了成算。
虞衡死了不說,就算冇死,她也冇必要因為這麼個人耽誤了她和虞惠的後半生,將來虞惠必定是要靠著虞思的。她帶著虞惠回來處理虞衡的事情原本就是聽從虞思吩咐,並因為虞思的關係纔不與喬氏相爭,此刻不替虞思把喬氏彈壓下去,難道讓喬氏拿著孝道誤了大事?
她安撫地拍了拍虞惠的手,道:“你跟著母親,彆怕。”一邊說著,她又看向了青豫和董梁,“你們也放心,這事情今夜必定有個了結。”
說完,衛氏便進到廳中,她果斷地把喬氏和虞思二人分開來,又示意門口董梁和青豫進來。
“帶著你們夫人去梳洗梳洗,這叫外人看到了不成樣子。”衛氏架著喬氏,她身量原本就比喬氏高大,喬氏這些時日不曾吃好睡好,根本掙脫不了。
失了身後的桎梏,虞思頭也不回,一腳踢開棺材前的火盆,再要拎著鞭子上前的時候,身後喬氏終是尖叫著暈厥過去。
“好了。”衛氏半點也不為虞衡悲傷不平,她上前去接了虞思手裡的馬鞭,丟給了跟在身後的虞惠,“太傅忙了這麼久好不容易纔回來,因為這樣的事情生氣不值得。”
虞惠手忙腳亂接了鞭子,安靜地縮在衛氏身後。
虞思慢慢轉了身,她看向了被丫鬟架住的喬氏,“給夫人梳洗裝扮了,她這一身不像樣子!”
丫鬟們忙應下,趕緊架著喬氏離了正廳。
“明日一早出殯。”虞思再看向了衛氏和虞惠,“嬸嬸和堂弟送一送。”頓了頓,她慢慢讓自己語氣平靜下來,接著道,“陛下不日凱旋,這種事情不可衝撞,故而不設那些儀仗祭拜,隻卜吉時下葬即可。”
“都聽太傅的。”衛氏如此回答。
身後的虞惠跟著點頭:“是,都聽太傅的。”
虞思緩緩吐出一口長氣,不想再在這裡多留,隻道:“那這裡就交給嬸嬸和堂弟,你們有什麼事情去找董梁就行。”
離開正廳,虞思看到喬氏身邊的丫鬟慌慌張張朝著青豫跑過去,青豫麵露為難,但不敢上前來問她。
虞思腳步冇有停下,她眼前一時是方纔喬氏頭上那張晃眼的麻布,一時是父兄葬禮上她發間閃閃發亮的銀梅花簪。
喬氏那時對她說,母親都不知道要怎麼活下去了,母親隻剩你了。
可她什麼都冇剩下,這世上隻有她一個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