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重生後,我和夫君把侯府拆了 第336章 生意
隆譽帝沉著一張臉。
登基這幾年,這位年輕的帝王其實已經學會喜怒不形於色了,也就是信任穆珩,才會在穆珩麵前這樣流露自己的真實情緒。
穆珩抬頭看了一眼,有些遲疑地道:“皇上,臣也知道僅憑著先前那關於鐵礦的傳言,以及現在這些碎銀子就斷定蘭州府……或者說是梁王府有異動有異心,有些過於牽強了些,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臣既然是皇上的臣子,哪怕這樣的懷疑來得有些缺少依據,臣總也得稟告給皇上知曉。”
隆譽帝的神色漸緩。
做帝王的,自然希望自己的臣子事事為自己的利益考慮。
“那……”穆珩道,“皇上,此事您看?”
隆譽帝沉默了一陣,“此事朕會讓人去暗中調查,若什麼都沒有自然再好不過,若梁王府真的有異動……”
剩下的話沒有說完,但穆珩卻將個中意思完全領會了。
隆譽帝也算是踩著兄弟們血才登上皇位的,自家兄弟尚且能下得了手,就更不用提梁王這個堂叔了。
穆珩沉吟一陣,道:“皇上,梁王前不久不是上了摺子,要讓梁王世子襲爵嗎?這樣的大事,皇上遣了人去蘭州府,那也是梁王府的榮寵……”
以此為契機,隆譽帝的人也能順勢去到蘭州府。
當然了,去蘭州府的人要有明有暗,明麵上的人離開之後,纔是藏在暗地裡的人探查蘭州府的好時機。
隆譽帝輕輕點了點頭。
……
薑嬈處理完了穆宅的庶務,就讓人將早就等在外麵的兩名管事請了進來。
上次與穆珩提起過的,要做了那推車的生意,可並不是說笑的。
說了要給圓姐兒和珺哥兒攢錢,那當然是認真的!
“那推車做起來也並不複雜,也就是以前沒有人想到過,算是取了個巧,所以將來定是會被人仿製的,你們……”
薑嬈將此事仔細交待了一番。
兩名管事都薑嬈手底下精明能乾的人,有薑嬈拿過來的小推車做樣本,再有薑嬈這般仔細的交待,自然將薑嬈的意思領會了個十成十。
將各項待辦事宜都確認了一遍,兩名管事這才起身告辭。
“東家您放心,我們一定會將您交代的事辦妥的!”
薑嬈點頭。
都是她手底下的老人了,倒也沒有什麼不放心的。
待兩名管事離開了,一直待在一旁的圓姐兒這纔有些好奇地問道:“母親,您真的要做了那小推車來賣啊?”
“那還能有假?”薑嬈在小姑孃的額頭上輕輕彈了一下,“都說了做這門生意賺的銀子要給你和珺哥兒攢著,母親總不能食言吧?”
話說到這裡,薑嬈不由輕輕歎了一口氣。
圓姐兒不解:“母親為何歎氣?”
薑嬈輕輕撫著圓姐兒的發絲,有些傷感地道:“這一眨眼圓姐兒就長這麼大了,母親就是想著,時間過得這麼快,說不得哪一日咱們家的圓姐兒就要出嫁了,所以母親得趕緊給圓姐兒多備些嫁妝,怎麼也不能讓圓姐兒受了委屈才行……”
圓姐兒還沒到會因為聽到出嫁這種事就臉紅羞澀的年紀,聞言仰著頭看著薑嬈:“母親,我纔不要出嫁呢,我要在母親和父親身邊,一直陪著您們!”
這話說的太過理所當然,透著一股子天真與嬌憨。
薑嬈原本還有些悵然的,聽著圓姐兒這話,頓時就又笑出了聲。
想當初,她也是這樣對她爹孃說的。
“好好好,圓姐兒一直陪著父親母親……”薑嬈樂嗬嗬地道。
圓姐兒能聽出來,薑嬈分明就沒有太相信她的話,小姑娘不由得心裡緊緊攥了自己的小拳頭。
哼哼,她纔不想出嫁呢,她好不容易纔能重新回到母親的身邊,當然要一直一直陪著母親,一定不離開家!
想到這裡,小姑娘還重重點了點頭。
見著圓姐兒這副小模樣,薑嬈再一次忍不住笑了起來。
……
薑嬈手底下的管事做事也確實極為利落。
九月底的時候,管事們就已經找到了足夠多的木匠,在與這些木匠簽了契約不得外泄任何訊息的前提下,將圓姐兒和珺哥兒的那輛小推車拿過來作為樣品,由著這些木匠們仿製。
就如薑嬈所說,這小推車也就是心思巧妙,但實際上仿製起來對於這些有經驗的木匠來說沒有任何的困難之處,不過幾日的功夫,就已經有第一輛小推車被成功仿製出來了。
這輛小推車是穆珩特意為了圓姐兒和珺哥兒做的,更多的是考慮到了圓姐兒和珺哥兒,所以其實並不是太適合彆家的孩子,在薑嬈提了要求之後,木匠們很快就又做了適合一個孩子坐或者躺的小推車……
在薑嬈點頭之後,接下來就是不斷囤積的過程。
不僅京城,在彆的許多地方,薑家的鋪子裡都在同步準備著這小推車。
當然了,京城的小推車生意是薑嬈一人所有,但在彆的地方,卻是薑嬈和薑家對半分。
薑延和陸氏原本是說,薑嬈想要用薑家的人就用是了,哪裡用得著還分利潤出來,但薑嬈沒同意,親兄弟還明算賬呢,爹孃並沒有薄待她,她不能因為爹孃疼她就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見勸不動薑嬈,薑延和陸氏乾脆也就將這件事交到了鄭氏的手裡。
用陸氏的話來說,既然這門生意本就是薑嬈想為兩個孩子攢錢的,那正好,薑家這邊的收益也都給了續哥兒和寶姐兒。
所以,最近這段時間,薑嬈和鄭氏可都忙得不可開交。
鄭氏原本還因為薑繹離京而有些不得勁,她和薑繹成親這麼些年來,幾乎就沒有分開過,現在薑繹出了遠門,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鄭氏會不習慣也是再正常不過。
但接手了這門生意之後,一忙起來,倒是將那點子不得勁給忘了。
這一日,薑嬈推著小車帶著倆孩子到了薑家。
原本是想過來與鄭氏商量一些事的,卻是正好遇著了薑繹離京之後第一次讓人送信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