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重生後,我和夫君把侯府拆了 第79章 欺人太甚
未等半秋想出個所以然來,薑嬈淡聲吩咐道:“你們先下去吧。”
“是。”
幾個丫鬟福身行禮,然後魚貫退下,並將正房的門也帶上了。
薑嬈來到圓姐兒跟前,蹲下身子將圓姐兒擁進懷裡,“圓姐兒,你認識那個孩子?”
雖然說的是問句,但薑嬈的語氣卻極為肯定。
圓姐兒聽到那孩子背後有個元寶形的胎記之後,那下意識的反應又哪裡能瞞得過薑嬈?
不僅認識那孩子,而且圓姐兒定然不喜那個孩子。
圓姐兒原本就像是一隻警惕的小刺蝟一般微微弓著小身子,直到被薑嬈擁入懷中,身體這才慢慢變得柔軟起來。
“認識。”圓姐兒點頭,聲音裡有憤怒,也有委屈。
薑嬈也沒急著追問,她抱著圓姐兒坐下,輕輕在圓姐兒後背上拍著,用這樣的方式安撫圓姐兒。
過了好一會兒,圓姐兒才抬起頭,從前那雙總是含著笑意的眼睛,卻是悄悄變得通紅。
“母親!”圓姐兒恨聲道,“她們欺人太甚!”
她們是誰?
薑嬈沒問,隻靜靜摟著圓姐兒,等著圓姐兒往下說。
“那孩子是大伯的外室生的!”
這句話,可謂是石破天驚了。
當年孫氏為了讓穆珹娶趙氏這個國公府嫡女,不惜與薑家退親,而穆珹在娶了趙氏之後,也確實待趙氏極好,哪怕穆珹抬了一房姨娘,也一點不影響他與趙氏的感情。
不管穆珹是為著國公府帶來的助力,還是他真的將趙氏放在心上,總之這兩人成親之後算是琴瑟合鳴了。
薑嬈從來沒想過,穆珹竟然還會在外麵養外室。
不僅養了外室,還讓這外室生了個兒子!
這要是讓趙氏知道了,長房還不得被鬨翻了天。
在心裡將這事仔細理了理,薑嬈才問道:“圓姐兒,你是如何知道這件事的?”
聽薑嬈如此問,圓姐兒的眼裡不由流露出刻骨的恨意。
“母親……”
她一一道來。
在圓姐兒的前世,薑嬈因為操持孫氏的五十大壽太過勞累而小產,自那之後藥吃了不少,身子骨卻是一日壞過一日,甚至隻能纏綿病榻。
如此情形之下,孫氏這個做婆母的不僅沒自責,更沒想著關心薑嬈,反而打起了彆的主意。
用孫氏的話來說,薑嬈如今病得連床都下不得,便是身子大好了,看這樣子隻怕以後也是沒辦法再生孩子的,可穆珩膝下還沒個兒子呢,總不能叫穆珩從此就絕後了吧?
所以,打著為薑嬈和穆珩好的旗號,孫氏想要給穆珩過繼一個兒子。
甚至,她連人選都有了,甚至還直接把那個隻有幾個月大的孩子抱到了薑嬈跟前。
薑嬈雖然在病中,但她也是一個會努力保護自己孩子的母親,孫氏明顯沒安好心,若是真的讓她得逞,那她的圓姐兒以後還不知道要受多少委屈!
所以,不管如何薑嬈都沒有鬆口。
穆珩亦是如此。
為著這事,三房與孫氏差點沒撕破臉。
後來孫氏見著過繼之事不可為,惱怒之下也不管薑嬈還病著,指著薑嬈的鼻子就是一通罵,罵薑嬈沒福氣,懷了身孕都小產了,她就是知道薑嬈沒福氣,才會想把這個後背上有著元寶形胎記,一看就是有福氣的孩子過繼給薑嬈和穆珩,誰知薑嬈還不識好歹,罵薑嬈歹毒,明知道自己不能生了,還得拖著穆珩讓穆珩絕後。
那些話太過惡毒,圓姐兒隻要一想起來就恨得咬牙切齒。
為著這些話,穆珩直接帶著薑嬈和圓姐兒回薑家住了兩個月,差點鬨到要分家的地步。
孫氏好麵子,如何能容忍她和穆從文尚在世就分家,再加上老祖宗也發了話,後麵纔在不得已之下低了頭道了歉,穆珩這才帶著薑嬈和圓姐兒重新回了侯府。
若隻是如此也就罷了。
但在幾個月後,卻有個婦人抱著差不多一歲的孩子在侯府門口大鬨,口口聲聲說她手裡的孩子是侯府的血脈,說孫氏騙她,明明說過可以讓孩子認祖歸宗的,現在卻又對孩子不管不顧。
婦人抱著的孩子,就是當初孫氏想要過繼給薑嬈和穆珩的那個背後有著元寶形胎記的孩子。
也是此事,揭開了長房那夫妻和睦的假象。
原來,那婦人是穆珹養在外麵的外室,那外室出身貧賤,知道自己的出身是入不得侯府的大門的,所以原本也是安安分分的,隻想著穆珹能時不時來看看她和孩子也就行了。
可這外室和孩子的存在不知道怎麼被孫氏知道了。
因為這孩子背後有個元寶形的印記,孫氏認定這孩子生來富貴,定是個有福氣的,對這孩子極為喜愛,甚至還哄著這外室,說是要讓這孩子認祖歸宗。
這外室出身低,本就沒有多大的見識,聽孫氏這樣一說自然是大喜過望。
她生的孩子可以認祖歸宗,那她這個親娘豈不是也能進侯府的門?
大喜之下,這外室也真的將孩子交給了孫氏。
可這外室不知道的是,孫氏打的主意與她所想的根本不搭邊。
趙氏可是孫氏費了多少苦心才替她的好大兒娶來的國公府的姑娘,穆珹也得了安國公諸多提攜,最重要的是趙氏還是個善妒的,若是叫趙氏知道穆珹不僅養外室還與那外室生了個兒子,以趙氏的脾性,必定得鬨得穆珹房裡雞犬不寧。
對穆珹這個大兒,孫氏那是真的疼,她怎麼會讓事情走到這一步呢?
所以,打從一開始,孫氏想的就是假借穆氏旁枝的身份將那外室子過繼給穆珩。
她從前給穆珩房裡塞人,穆珩死活都不要,現在薑嬈病成了那樣,彆說是生兒子了,就是能活幾年都不一定,穆珩看樣子是不可能有自己的嫡子了,把這孩子過繼過去可不正好?
既能讓她那有福氣的孫子認祖歸宗,又能讓她可憐的小兒子有子嗣傳承香火,還能氣一氣那個她不喜歡的兒媳婦,一箭三雕的事,何樂而不為?
孫氏可是極為得意自己能想出這樣的好主意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