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武則天 第278章 同情
是超越夫權、母憑女貴的極致體現!
這是她身為人女,能給予母親的、獨一無二的尊崇!
她以為母親會懂,會欣慰,會引以為傲,
卻原來…原來在母親心裡,竟一直以為她是在故意打壓,
是在暗示她不配與父親並列,是在為那個她從未謀麵的、父親的原配妻子保留名分?!
她竟然是這樣想自己的女兒的?
武媚娘甚至連相裡氏的畫像都沒有見過,
怎麼會對一個從未謀麵的人有什麼熱烈的情感呢?
冷漠和心寒此時淹沒了武媚孃的心扉。
她看著母親那張因怨恨而扭曲的臉,忽然覺得無比疲憊,連解釋的想法都沒有了。
解釋了又如何?
在母親心裡,武順做什麼都是對的,哪怕覬覦妹夫;
而她武媚娘,做什麼都是錯的,哪怕嘔心瀝血、捧上真心,也會被曲解為惡意。
她的沉默,在楊氏看來卻成了預設。
楊氏笑得更加淒厲而絕望:
“被我說中了是不是?
武媚娘,你就是這樣!
冷酷、自私、心裡隻有權力!
順兒和樂兒稍微得了皇上的青眼,你就容不下她們!
你就是要所有人都圍著你轉,所有人都匍匐在你腳下!
連外甥女和姐姐都要妒忌!
你根本不是我的女兒!你是魔鬼!”
武媚娘靜靜地聽著,
本就已經麻木的心,不知道為什麼,忽然還會有痛的感覺呢?
她緩緩坐回鳳座,神情恢複屬於皇後的威嚴與冷漠。
“母親說完了?”
她開口,麵色平靜,語氣冷淡,近乎無情,
“說完了,就請回吧。”
楊氏被她這突如其來的冷靜噎得一怔,隨即是更深的憤怒:
“你!無話可說就想趕我出宮?!”
“榮國夫人的誥命,是皇上親封,天下皆知。”
武媚娘打斷她,目光如冰,
“母親若覺得‘榮’字配不上您,或是覺得女兒的一片心意辱沒了您,
本宮可以即刻請旨,為您褫奪封號,讓您安心做您的‘周國公未亡人’。”
楊氏猛地倒退一步,臉色煞白。
褫奪封號?那將是奇恥大辱!
她不敢相信武媚娘竟敢說出這樣的話!
“至於樂兒,”
武媚娘繼續道,
“她是突發惡疾而亡,這是太醫署的定論。
母親若再於宮中喧嘩,妄議宮闈,散佈流言,休怪本宮不顧母女情分,依宮規處置!”
“你…你威脅我?!”
楊氏氣得渾身發抖。
“不是威脅。”
武媚娘微微傾身,鳳眸中第一次對自己的母親泄露出懾人的寒光,
“是告知,
母親,彆忘了,如今能讓武家滿門榮耀的是誰,能讓武家跌入塵埃的,又是誰。
樂兒的後事,本宮會以禮安葬,全了這份血脈情誼。
但您若再執迷不悟,肆意妄行,汙衊本宮——”
她沒有再說下去,但未儘的語意,比任何明確的威脅都更令人膽寒。
楊氏看著女兒那張冰冷絕豔的臉,
眼神中的威嚴與漠然是她從未見過的。
此刻終於有恐懼壓過了憤怒和悲傷,
讓她再也說不出一個字。
她想,如果武士彠還活著,
今日的武媚娘還是否會如此冷血無情?
她瞬間頹廢,踉蹌後退,
幸而有賀蘭敏之在後麵扶住她,她才免於摔跤。
武媚娘收回目光,不再看她,彷彿她隻是一團空氣。
她重新拿起朱筆,淡淡道:“敏之,送榮國夫人出宮。”
“敏之遵命!”
賀蘭敏之攙扶著楊氏離開。
“敏之,”
武媚娘看著姐姐唯一的骨血,
知道他內心一定和楊氏一樣怨恨著自己,
和天下人一樣認為武順和賀蘭敏樂的死是她武媚娘一手促成,
但如今的她已經不懼怕任何人對她的怨恨和猜疑,
世人如有機會麵臨和她一樣的處境,隻怕比她出手還要狠上三分!
“娘娘請吩咐。”
賀蘭敏之回頭恭敬回應。
“好好照顧外祖母。”
武媚娘輕聲言道。
“敏之遵命。”
賀蘭敏之並無過多的情緒泄露,隻是與往常一樣的恭敬回應。
楊氏的手緊緊掐著賀蘭敏之的胳膊,
本想要再惡狠狠的回一句:不勞皇後費心,
想到方纔武媚孃的話語,
若武氏衰敗,她還有何顏麵去見九泉之下的丈夫?
若丈夫指著她問:為何他的珝兒成瞭如今這般模樣?
她要如何開口言說?
楊氏低頭,將到嘴邊的話嚥了回去。
殿門緩緩合上,隔絕了外麵的一切。
武媚娘保持著執筆的姿勢,久久未動。
白月握著她冰涼的手,
內心感同身受,
“娘娘,”
她語氣疼惜,情淒意切,
“何不與老夫人說清楚賀蘭敏樂的狼子野心?”
說清楚了,老夫人或許就不會如此誤解皇後娘娘了。
武媚娘歎了一口氣,
知道自己的貼身婢女是心疼自己,
她望著白月,輕輕說道,
“你覺得賀蘭敏樂的毒藥從何而來呢?”
白月心驚,雖不再言語,但眼神裡的同情就要溢位。
武媚娘恢複冷清的樣子,
“白月,本宮是怎麼走到今天的,你和黃羽王延年看的清清楚楚,”
白月馬上跪下,
“奴婢清楚,”
“所以,”
武媚娘摒棄方纔被楊氏惡語帶來的心煩意亂,
“本宮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因為本宮會解決掉所有意圖毀滅本宮的妖魔鬼怪!”
不久,李義府的死訊傳來,
茶霧氤氳了她眼底的情緒,幾分感念悄然在心中翻湧。
昔年李義府助她良多,這份情她未曾忘卻。
即便李義府最終咎由自取落得如此下場,
可李義府於她,是有恩情的,
“讓人好好照顧他的家眷,替本宮帶話: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王延年領命。
望著王延年離開的背影,武媚娘心口忽有警鐘輕敲。
許敬宗年事已高,終有離朝之日。
朝堂之上,不能沒有自己的心腹羽翼,
她指尖摩挲著杯沿,眸色漸深。
她必須要儘早暗中尋訪
心性沉穩、可堪大用之人培養,
若待風雨來時再籌謀,便太遲了。
窗外梧桐葉落,她已在心中盤算起人選。
乾封二年,李治久病不愈,倦臥深宮。
九月初三,李治下旨,
詔令:太子李弘監國,總攬庶政。
——————————
嗯,那個,閣主覺得,李義府是被李治氣死的,
哈哈,流放多年,好不容易遇到李治封禪大赦,
結果李治不讓他回京。
不回京就不能翻身呀!
寶子們踴躍留言呀,喜歡哪段劇情就發個段評,
閣主看到就會回的哦!
碼字不易,閣主線上求催更好評發電哦,感謝大家支援,閣主正在努力的加快速度,後麵的劇情會越來越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