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武則天 第280章 牝雞
李弘知道,全天下的人都害怕他的母後,
可是他不怕,他上前凝視著武媚娘,
“母後自己所行所為,實在不得不讓兒臣曲解,或許兒臣並不是曲解呢?”
“弘兒,你終究還是太小,
不懂朝堂的波詭雲譎,
你以為,這權力是母後想爭就能爭來的?
若不是你父皇信任,若不是母後有能力穩住局麵,
早已被那些世家大族、
野心勃勃之輩吞噬得屍骨無存!”
“兒臣不信!”
李弘搖頭,態度堅決,
“那些大臣皆是忠君愛國之人,怎會如母後所說那般狡詐?
分明是母後太過猜忌,
才會覺得人人都有二心!”
武媚娘看著兒子天真又執拗的模樣,
心頭湧起深深的無力感。
“弘兒,你在東宮長大,
身邊皆是順耳之言,從未經曆過朝堂的血雨腥風,”
她緩緩說道,語氣中滿是無奈,
“你以為的忠君愛國,
背後或許藏著無數的陰謀算計。”
李弘驀然轉身,袖拂案卷:
“母後不必危言聳聽,
兒臣看來,母後這是牝雞司晨,惟家之索!
母後乾綱獨斷已久,
本該還政於東宮!
兒臣不知道母後是何居心!”
堅強的武媚娘,她的心此刻也被她最愛的兒子傷的鮮血淋漓,
她最疼愛的兒子,從小溫柔嗬護的兒子,李弘,
竟然說她牝雞司晨惟家之索!
說她貪念權勢,乾綱獨斷!
儘管她拚命在內心告誡自己,弘兒還小,容易被小人蠱惑,
但誰能想到,就是這樣十五歲的少年,說出來的話直刺她的心窩,
傷她至此!
她再也控製不住內心的失望和怒火,對著李弘說道:
“你不知道,那是因為你蠢!
因為你目光短淺,你隻看見眼前的男尊女卑,隻看見母後的女子身份,
看不見母後的雄才偉略,看不見母後的聰穎智慧,
看不見母後身後的光芒萬丈!”
李弘身為武媚孃的長子,乃大唐太子,身受天下最優秀的文人教導,
武媚娘說他蠢,他怎麼能忍受?
他現在武媚娘身前,他的身高已然高過他的母親,
足以讓他俯視武媚娘,
他目光中帶著少年的叛逆和輕視,不理會已經憤怒到極點的武媚娘,
說道:“母後說我蠢?既然我蠢你又何必生下我!又何必讓我來做這個太子!”
武媚娘僵在原地,指尖深深掐進掌心,連疼痛都蓋不住心口翻湧的寒意。
她望著眼前比自己高出半頭的少年,那張酷似李治的臉上滿是叛逆與輕視,
如同匕首,精準剜著她最柔軟的地方。
“何必生下你?”
她重複著這句話,聲音失去了平日的皇後威儀和冷靜,
眼底最後一點溫柔被碾碎,融成冷光,
“當年母後懷著你時,遭人迫害,九死一生才保下你;
你幼時染病,母後三天三夜不閤眼守著,
母後親自教導你讀書習字,事事親力親為,
你問母後何必生下你?”
她上前一步,語氣陡然沉了下去,
這世間唯一能讓她斂去鋒芒、低聲應對之人,
恐怕唯有李弘:“母後昔年護你周全、教你立身,
你怎麼能拿著母後給你的性命尊榮,反戈相向,直戳母後心窩?
母後的心也是血肉所鑄,你莫不是以為母後不會痛?”
“母後竟要用舊日母愛,脅迫綁架如今的兒臣!”
李弘眸中滿是不屑,
“兒臣倒要看看,待母後將當初這點母愛消耗殆儘,還能憑什麼讓兒臣低頭!”
在他看來,武媚娘分明是理屈詞窮,才搬出過往情分妄圖軟化他。
他早已不是懵懂稚子,如今明辨是非、洞悉黑白,又豈會輕易妥協?
“若是可以,兒臣倒是盼望母後能夠回歸昔日溫柔軟和的娘親之態!”
自然是回不去的,
武媚娘也斷不肯再回到那般寄望他人、身不由己的境地。
昔年李治尚可為她遮風擋雨,如今龍體違和、纏綿病榻,
而李弘的肩膀尚顯稚嫩,終究難以撐起她與孩子們的一片天。
如此局勢,她半步也退不得!
武媚娘抬眸,手微微抬起,想要觸碰兒子的臉頰。
李弘雖未躲閃,可他眼底的冰冷與臉上的漠然,讓武媚娘收回了手。
她彆過臉去,強壓下喉間翻湧的澀意,
她雖愛他,可涉及到江山社稷,
她不能任由李弘任性,
她沉聲道:
“太子今日之舉,明顯處事仍有疏漏,言語更是證明你思慮尚欠周全。”
言罷,她轉向王延年,吩咐道:
“將奏摺政務儘數搬至本宮寢殿,依舊由本宮批閱。”
“是,娘娘!”
王延年躬身領命,彎腰往李弘的書案走去。
李弘聞言大驚失色。
父皇明明已下詔令他監國,母後卻如此霸道,竟不肯放權分毫,甚至要公然“搶奪”他的奏摺!
“大膽!孤看誰敢動孤的奏摺!”
他厲聲喝止,語氣震怒。
善良仁義的太子,從未如此大聲斥責宮人。
王延年深知太子在皇後心中的分量,此刻被李弘厲聲嗬斥,
他與手下宮人皆不敢再動,慌忙跪地叩首:
“殿下息怒!”
武媚娘倒也不為難這些奴才,她親自步至桌案前,將那摞奏摺穩穩抱起,轉身便要離去。
李弘縱有膽氣,也絕無膽量上前與武媚娘爭搶,
隻能眼睜睜看著她抱著奏摺,快步離去。
“我……我要去稟明父皇!”
他怒極忘了自稱,麵對武媚娘這種“小人”行徑又無可奈何,
即便知道搬出父皇,母後也是毫無懼意,可他實在沒有其它辦法了。
武媚娘腳步未停,隻淡淡留下一句:“弘兒儘管去!”
片刻之後,武媚娘又回來,手中的奏摺已經交於王延年抱走,
她麵帶慈愛,語氣戲謔,帶著些許不符合她年齡身份的調皮意味,對著李弘說道:
“母後今日也算教導你一課,讓你知道平時克己奉公光明磊落的謙謙君子,
被逼急了也會做出陰險狡詐的小人之事,
所以人不是一成不變的!”
說完再次離去,隻留下無言以對的李弘愣在原地。
————————分界線
閣主以為,曆史上的許多關於女皇狠毒的流言,都是不屬實的,
起碼李弘肯定不是她毒死的,
李弘本就天生體弱,
而且女皇對李弘是非常寄予厚望的,
她甚至很願意看到李弘對她的各種不滿和抗爭,
因為李弘的抗爭能讓她看到李弘的成長和真實能力,
她比任何人都希望看到李弘能夠贏過她,
隻有贏過她,纔能有那個魄力和謀略從她手上接過大唐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