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女皇武則天 > 第376章 出家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女皇武則天 第376章 出家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與此同時,甘露殿內氣氛凝重,

武媚娘端坐,鳳目含威,

她屏退左右侍從,

殿內隻留下薛元超與裴炎兩位心腹大臣,

商議應對吐蕃求親之事。

“吐蕃此次遣使求娶,名為和親,實則是投石問路,試探我朝虛實。”

武媚娘語氣冷冽,

“他們見裴行儉平定西突厥,威震西域,

怕我朝下一步會對吐蕃用兵,

便想以正陽為質,牽製我朝兵力,打亂我朝部署,

若我們答應和親,正陽遠在吐蕃,必定會受他們挾製,

成為他們拿捏我朝的籌碼,

若我們直接拒絕,他們便有了再次犯境的藉口,

屆時河西之地又要陷入戰火,百姓遭殃。”

薛元超聞言,眉頭緊鎖,沉吟片刻後開口道:

“天後所言極是,臣也認為吐蕃此舉包藏禍心,

隻是如今吐蕃雖暫退,卻仍有數十萬大軍屯於河西邊境,虎視眈眈,

若我朝與吐蕃交惡,恐戰事再起,屆時勞民傷財,

百姓流離失所,實非上策,

不如……”

他話未說完,便被武媚娘銳利的目光打斷。

“不如什麼?!”

武媚娘聲音拔高,帶著怒火

早朝時,郭待舉的話本就讓她火大,

“不如讓本宮的女兒,去換那一時的苟安?

薛元超,你彆忘了,

如今的大唐早已不是漢初那般孱弱,

無需靠犧牲女子的幸福與尊嚴,

來換取片刻的和平!”

裴炎見狀,連忙上前一步,躬身拱手道:

“天後息怒,薛大人並非此意,他隻是擔憂戰事再起,百姓受苦,

臣也認為,吐蕃勢大,如今硬拚恐非上策,

需尋一迂迴之法,既不示弱,

也不授人以柄,方能化險為夷。”

薛元超感激的看了一眼裴炎,躬身道,

“裴大人所言正是臣的意思。”

武媚娘聞言,神色稍緩,

鳳目中的怒意漸漸褪去,她沉默片刻,緩緩開口道:

“本宮有一計,

吐蕃使者雖點名要正陽,卻並不知曉正陽的近況,

更不知曉本宮對她的疼愛,

本宮可對外宣稱,正陽早已在宮中潛心修行,

為逝去的外祖母榮國夫人祈福,

一心向道,斷絕塵緣,不便出嫁,

如此一來,既委婉拒絕了吐蕃的求親,

又不至於讓他們找到開戰的藉口,可謂一舉兩得。”

薛元超眼前一亮,連忙讚道:

“天後妙計!此計既保全了公主,又維護了大唐的顏麵,

隻是修行之說需有憑據,

若隻是空口白話,吐蕃未必信服,恐會再生事端。”

武媚娘微微頷首,顯然早已考慮到這一點:

“本宮已下令,命人在宮中加急修建觀宇,

選址就在蓬萊殿附近,既便於照料正陽,又不會太過張揚,

觀宇建成後,便命名為‘太平觀’,

正陽的道號便叫‘太平’,

待一切就緒,便讓正陽搬入觀中,正式出家為道,

如此一來,名正言順,有理有據,

吐蕃縱有不滿,也無話可說,

挑不出半分錯處。”

裴炎讚歎,眼中滿是敬佩之色:

“天後深謀遠慮,此計甚妙!

太平觀建成後,

既能為公主提供庇護之所,免她受吐蕃糾纏,

又能向天下人彰顯陛下與天後對公主的疼愛之心,

更能讓吐蕃無機可乘,實在是萬全之策!”

武媚娘微微頷首,目光望向窗外,

隻是這片刻的平靜,卻掩不住她心中對女兒的愧疚,

讓正陽以出家為名避嫁,雖是無奈之舉,卻也著實委屈了她。

她深吸一口氣,語氣變得凜冽:

“我大唐的鐵騎,總有一天要踏破吐蕃的邏些城!

讓那些覬覦我大唐公主、覬覦我大唐疆土的人知道,

今日的退讓,不過是暫避鋒芒,隱忍待發,

他日兵戈相向,定要讓他們為今日的貪念與狂妄,付出血的代價!”

裴炎聞言,當即躬身拱手,眼中閃爍著激動:

“天後此言,振聾發聵,令人心潮澎湃!

如今暫避鋒芒,是為保公主平安、穩定朝局,

他日鐵騎出征,便是揚我大唐國威,震懾四方,

叫吐蕃再也不敢存半分覬覦之心!

臣願竭儘所能,輔佐陛下與天後,

整飭軍備、囤積糧草、訓練兵士,

靜待那一日的到來,

為我大唐開疆拓土,掃清障礙!”

薛元超也上前一步,語氣沉穩而堅定:

“天後所言極是!

吐蕃屢次犯我邊境,燒殺搶掠,

如今又借和親之名施壓,本就包藏禍心,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今日這番誓言,更顯我大唐的大國氣魄,絕非軟弱可欺之輩!

臣亦願為踏破吐蕃之日,披甲執銳、親赴疆場,

率領將士衝鋒陷陣,直搗邏些城,以報吐蕃今日之辱!”

武媚娘聞言,眼中的寒光漸漸收斂,

讚許的看向兩人,

她抬手示意二人起身,語氣堅定有力:

“好!

有二位卿家這番忠心與決心,

何愁吐蕃不滅,何愁大唐不興!”

她再次望向窗外,目光悠遠而深邃,

似在對臣子說,又似在對自己立誓:

“待破吐蕃之日,本宮要讓天下人知道,

我大唐從不畏懼強權,更不受人脅迫!

任何人敢覬覦我大唐的土地與子民,

本宮必要他付出慘痛的代價!”

幾日後,在大量工匠的連日加急趕工下,

太平觀如期建成。

青磚黛瓦,飛簷翹角,

雖然小巧,卻也清雅彆致,古意盎然。

武媚娘親自帶著正陽前往觀中,一路上,

她緊緊握著女兒的手,掌心的溫度帶著安慰與愧疚。

“正陽,委屈你了。”

武媚娘輕聲說道,

“待吐蕃之事平息,邊境安穩,

我兒便可恢複身份,重獲自由,

再也不用受這般束縛。”

身著新道袍的正陽望著母親眼中的愧疚與疼惜,

輕輕搖了搖頭,

臉上露出淡然的笑容輕聲道:

“母後,女兒不委屈,

女兒身為大唐公主,享萬民供養、皇家庇護,

本就該為社稷分憂,

比起遠嫁吐蕃、在苦寒之地忍辱負重,此處已是安穩良多,

隻要大唐太平,女兒在這觀中祈福,不算委屈。”

武媚娘看著女兒堅強懂事的模樣,

心中更是愧疚,卻也欣慰。

她知道,自己的女兒並非嬌生慣養、不堪一擊的溫室花朵,

而是有著家國情懷、堅韌品格的大唐公主。

她輕輕拍了拍正陽的手,慈愛的說道

“正陽是個好孩子!”

——————分界線

感謝寶子們的支援和鼓勵!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