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武則天 第429章 陽奉
武媚娘端起手邊的茶盞,輕輕抿了一口,
鳳目微眯,語氣沉穩,帶著掌控一切的篤定:
“裴卿所慮,哀家早已思慮周全,
其一,你安排妥當人手前往巴州,
暗中觀察李賢言行心性,
確認他是否真心悔過,
有無擔當帝王的格局,同時讓他知曉,
此番回京乃是哀家恩寵,斷不可生怨懟之心,
其二,對外隻稱‘巴州苦寒,皇子遠謫多年,哀家念及骨肉親情,
召其回京奉養’,暫不提及帝位之事,先安百官宗室之心,
其三,待李賢回京後,哀家自會暗中授意親信大臣,
在朝堂之上漸次提及他早年監國的政績,重塑其賢明形象,引導百官輿論,
其四,宗室諸王若有異議,哀家自有雷霆手段震懾,
誰敢以私怨阻撓社稷大計,便是與哀家為敵,與大唐為敵,哀家絕不姑息!”
裴炎聽著武媚孃的這番話,以及自己對武媚孃的瞭解,知道她已是下定決心,
此番佈局更是環環相扣,算無遺策。
他心中愈發凜然,這位太後向來謀定而後動,
一旦心意已決,便沒有轉圜餘地,
此刻再多勸阻,非但無用,反倒可能引火燒身,坐實“阻撓社稷大計”的罪名。
念及此處,他掌心的冷汗愈發洶湧。
武媚娘目光如炬望向裴炎,語氣篤定繼續言道:
“裴卿乃是顧命大臣,威望卓著,
此事還需你從中協助,暗中協調各方勢力,
助哀家一臂之力,不知裴卿可願擔當此任?”
裴炎心中明白,這已是武媚孃的明示,容不得他推辭。
他再次躬身行禮,語氣堅定:
“臣蒙太後信任,委以重任,安敢不效犬馬之勞?
臣定當竭儘全力,協助太後促成此事,不負太後厚望。”
武媚娘看著他恭敬順從的模樣,滿意地點了點頭,
鳳目之中笑意淺淺,卻依舊帶著上位者的威嚴:
“裴卿能明事理識大體,哀家甚是欣慰。”
裴炎表麵鎮定,心中卻是一沉,
當年李賢被貶巴州一案,正是他一手經辦。
彼時他厭惡李賢寵信男寵,覺得他不堪為儲,
且他對李賢的性情早已洞悉透徹:
李賢陰鷙狠戾,睚眥必報,心胸狹隘到了極致,
當年不過因明崇儼一句“太子不堪承嗣”的評語,
便懷恨在心,竟暗中派遣江湖術士刺殺。
如今若是李賢得以奉召回京登臨帝位,
以他的性子,必然會翻出陳年舊賬,大肆清算當年參與貶謫之事的一眾人員。
屆時他裴炎豈能有好下場?
怕是難逃身首異處、家族傾覆的厄運!
裴炎強壓下心中的驚濤駭浪,躬身拱手道:
“太後聖明,高瞻遠矚,臣先前實屬思慮不周,未能體察太後的深謀遠慮,
既然太後決斷已定,
臣便絕無二話,全力支援太後的千秋大計,
隻是召章懷太子回京之事,乾係重大,牽連甚廣,
需得周密部署,妥善安排,以免節外生枝徒生禍端。”
武媚娘見裴炎這般識時務,心中頗為滿意。
她之所以多年來一直倚重信任裴炎,便是看中他行事穩妥心思縝密,
且善於謀劃佈局,凡事都能考慮得麵麵俱到。
由他來全權處理召李賢回京的相關事宜,她自然是頗為放心。
“裴卿所言極是,正合哀家心意。”
武媚娘緩緩點頭,
“此事關乎大唐社稷的安穩傳承,
非同小可,必須秘密進行,絕不可張揚外露,
以免引起宗室諸王異動,或是讓那些心懷叵測之人有機可乘從中阻攔,
哀家意下,就派你的心腹親信之人喬裝前往巴州,暗中護送李賢回京,
沿途之上,務必步步為營,小心謹慎,確保他平安回京!”
“臣遵旨!”
裴炎躬身領命。
武媚娘點頭:
“哀家累了,裴卿先回去準備事宜吧。”
“臣告退。”
裴炎行禮後,轉身緩緩退出殿外。
走出上陽宮,心中思緒萬千,
太後讓他派自己的心腹去接回一個隨時可能取自己性命的仇敵,
這無異於親手將刀柄遞到對方手中。
裴府,
裴炎立於窗前,望著庭院中隨風搖曳的梧桐枝葉,眉頭緊蹙,心緒如潮。
他對李賢的成見,自始至終未曾有過半分消減,
當年李賢身為儲君,寵信男寵,
行事乖張,難孚眾望,
不堪為儲,
如今,自然更不堪為帝王之任。
裴炎麵對窗外,自言自語:
“太後一時糊塗,被豬油蒙了心,聽不進我的半點勸諫之言。
李賢此人陰狠狡詐,心胸狹隘,睚眥必報,
當年在東宮之時,妄圖覬覦皇權,本就難堪大任。
如今若是讓他登上九五之尊的寶座,以他的性情,
定然會倒行逆施,濫殺無辜,這大唐江山恐怕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裴炎越想越心驚:
“李賢若真奉太後之命回京繼位,
眼下有太後一手把持朝政,
暫且倒也掀不起什麼風浪,
朝堂大局或能維係表麵安穩。
可太後已年逾花甲,總有油儘燈枯,無力再執掌乾坤的一日!
一旦太後百年之後,李賢登基掌權,以他那平庸無匹的治國之才,
再加之以剛愎自用的性情,既無馭下之術,又乏容人之量,
朝堂之上必然亂象叢生!”
裴炎雙手緊握,心中更為激動,語氣雖然不敢大聲,卻也急促:
“宗室諸王本就對皇位虎視眈眈,屆時定會借機發難,
朝中大臣亦會各懷異心,結黨營私,相互傾軋。
如此一來,大唐江山恐將陷入分崩離析的危局,
倒不如讓當今皇上繼續端坐帝位!”
說到這裡,裴炎眉眼忽然放鬆,
李旦雖素有避世之心,不願捲入皇權紛爭,
卻也是個心懷天下仁厚愛民之人,
且能虛懷若穀,從善如流。
隻要能阻攔李賢回京,
即便李旦心中萬般不願,
為了顧全大唐社稷的安穩,為了黎民百姓的福祉,
他也定會以大局為重,繼續勉力支撐起這江山社稷。
起碼李旦一心愛國,還能虛心傾聽諫言,
他會諫言李旦以仁心治世,以勤勉補拙,
讓朝堂之上秩序井然,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
如此,至少能守住這來之不易的安穩局麵,
遠比將大唐江山托付給不堪大用的李賢要穩妥得多。
故而,眼下最關鍵的,便是讓李賢永遠無法踏上回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