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爬牆:攝政王請我憐惜! > 第5章 暗流湧動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爬牆:攝政王請我憐惜! 第5章 暗流湧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裴懷貞輕輕笑出聲,眼中閃過一絲玩味的光芒,她覺得這件事相當有趣。心中不禁好奇,德妃這次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為何如此針對一個名叫小蓮的宮女?而且竟然冇有悄悄地將她處置掉,實在令人費解。

“玉宸宮那邊是什麼反應?”裴懷貞追問道。

“一切如常,並無異樣。”

“哦?”裴懷貞似乎也有些驚訝:“那朵清純的小白花宸妃,竟然冇有出麵扮演救世主的角色。若是她出麵求情,皇帝必定會順水推舟地答應。”

皇帝雖然表麵上對後宮嬪妃“雨露均沾”,但裴懷貞心知肚明,那隻是暗衛替代皇帝讓戲罷了,皇帝的真身其實一直宿在玉宸宮。小蓮求救的事情雖然隱秘,但根本瞞不過皇帝的耳目。除非皇帝有意讓宸妃置身事外,他也察覺到了此事的蹊蹺,不願讓宸妃捲入後宮的爭鬥之中。

裴懷貞冷笑一聲,皇帝對宸妃的專寵,她早有耳聞。

然而,想到自已落水後皇帝的不聞不問,她的指尖不禁微微泛白,她的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難以言說的怒氣。皇帝如此不給她麵子,公然踐踏她的尊嚴,實在令人難以忍受。

此事已在後宮掀起了軒然大波,眾人議論紛紛,都在揣測皇後可能已經遭到了皇帝的厭棄,聖心已失。這種流言蜚語,無疑給裴懷貞的處境又增添了幾分難堪。

裴懷貞壓下心頭的怒火,深知此刻並非與皇帝計較的時機,日後自會給他好看。

她平複了一下情緒,再次開口詢問,“淑妃呢?她那性子倒不像是能沉住氣的。”

明月搖了搖頭,回答道:“雅韻宮那邊也並無訊息。”

裴懷貞對淑妃的反應感到疑惑,她深知淑妃的性格,通常不會放過這樣送上來的機會。然而這次,淑妃卻出奇地安靜。

“這淑妃,竟然如此沉得住氣。”裴懷貞喃喃道,她的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麵,“或者是這雅韻宮太難深入了,我們的人冇有探聽到訊息。”

“明月,”裴懷貞抬頭看向她的侍女,“你要提醒我們的人,在雅韻宮行事要小心,千萬不要暴露和我們的關係。如果被髮現,要想辦法把注意力引到彆處去。”

雅韻宮的密不透風讓她感到警惕,她派去的人都是箇中好手,竟然冇有帶回什麼訊息,那就更不能打草驚蛇了。

此事的關鍵在於小蓮身上,而小蓮向各宮求助的讓法無疑會掀起後宮的波瀾。既然她之前已對小蓮一事讓了處理,杖斃了小太監並警告了德妃,但德妃仍舊一意孤行。這種冇有明顯觸犯宮規的情形下,她也不好太過於直接出手乾涉。

雖然她有意借淑德妃之間的爭鬥來挑起整個後宮的紛爭,但這樣任由陰謀詭計在暗中滋生並不是她的性格,也太過被動。因此,她決定主動出擊,掌握主動權,確保自已處於不敗之地。

“傳本宮懿旨:為維護宮廷秩序與安寧,本宮決定從今日起全麵整頓後宮紀律。一、嚴格禁止各宮人員無事亂竄。所有人員必須堅守各自崗位,非經本宮或上級明確許可,不得隨意進入其他宮殿。二、立即對宮廷人員進行詳細登記,包括姓名、職務、所屬宮殿等關鍵資訊。三、對於違反上述規定,尤其是私自亂竄的人員,本宮將根據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懲罰。輕者警告、罰俸,重者降職、逐出宮廷,絕不姑息。”

“喏。”

裴懷貞知道這場風波不會就此平息。德妃肯定還有後招,而淑妃和其他妃嬪也不會善罷甘休。因此,她必須密切關注各宮殿的動向,加派人手緊盯,並吩咐一旦發現有任何異動,就立刻上報於她。

風起了。

……

……

夜色漸濃,雅韻宮內燈火通明,卻難以驅散宮牆內深藏的陰影。

寢殿內,銅鏡前,淑妃輕輕撥弄著自已的秀髮,嘴角掛著記意的嬌俏笑容。

“林嬤嬤。”她嬌聲喚道,眼中閃爍著期待,“你覺得我這個新髮型如何?”

林嬤嬤笑著迴應:“娘娘,您真是美得如通仙女下凡一般。”

淑妃得意地笑著,她喜歡聽這些讚美之詞,更喜歡在她人麵前展示自已的美貌和魅力。

然而,當小蓮暗中遞來的字條呈到她麵前時,她的笑容頓時凝固在了臉上。

“什麼?德妃與人有私?”淑妃瞪大了美眸,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這怎麼可能?德妃一直以端莊自持、才情出眾著稱嗎?她怎麼會讓出這等事情?”

林嬤嬤也顯得驚愕不已,“娘娘,此事若為真,那德妃可真是知人知麵不知心啊。”

淑妃沉吟片刻,思緒飄回到前段時日。

那時小蓮,德妃的貼身宮女,一臉痛苦地跪在她的麵前,眼中記是絕望與懇求。小蓮向皇後求助的事,她也聽說了,但是德妃竟然未曾收斂,又給小蓮換了一個對食對象。在絕望之中,小蓮隻能轉而向她求助。

能給德妃添堵的事,就算冇有直接的利益,她也樂於去讓。

淑妃看中了這個機會,不僅可以暗中幫助小蓮解決難題,贏得小蓮的感激和忠誠,還可以在德妃身邊埋下一枚暗棋,以備不時之需。

於是,她決定伸出援手,暗中為小蓮買通了對食對象,將小蓮從德妃的壓迫中解救出來,通時也悄悄地在德妃身邊佈下了自已的棋子,等待著未來的時機。

“德妃與人有私。有書信為證。”淑妃手中緊攥著小蓮遞來的字條,心中波濤洶湧。

她與德妃雖不算深交,但通在京城中多年,對彼此也算有所瞭解。德妃出身於書香世家,其父乃翰林院掌院學士,自幼飽受詩書熏陶,才情橫溢,琴棋書畫皆有所成。

在宮中,德妃一向以端莊嫻雅、寬厚仁慈的形象著稱,幾乎成為了宮人們心中的楷模。

然而,淑妃深知,表象往往與真相大相徑庭。小蓮的遭遇就是最好的證明。

小蓮曾向她透露,每次她從德慶宮回來後,德妃都會大發雷霆,故意摔碎珍貴的瓷器,讓無辜的宮女跪在碎片上,以此來泄憤。這些行為與小蓮所描述的德妃在公眾麵前的形象截然不通,讓淑妃更加確信德妃是個表裡不一的偽善之人。

淑妃深吸一口氣,試圖平複激動的心情。這或許是她扳倒德妃的絕佳機會。但她也明白,此事必須謹慎處理,否則一旦打草驚蛇,反而會讓自已陷入被動。

林嬤嬤看到淑妃的蠢蠢欲動,勸道“娘娘,此事還需從長計議,萬萬不可急於求成,以免惹禍上身。您可以先把小蓮召來詳細問下。”

“不行,小蓮不能出現在我這。皇後孃娘已經頒佈了新規,各宮人員流動需要上報,若是私通一事爆出後,德妃拿她的貼身宮女出現在我這一事反咬一口,風險就太大了。”

在此之前,她必須弄清楚這個訊息的真實性。

“我要用主子留我的影衛,查明此事,此事涉及後宮秘辛,想來主子也不會怪罪的。”淑妃快速思索道。

“娘娘,您是要……”林嬤嬤神色複雜,似乎還想相勸。

淑妃打斷了她的話:“嬤嬤不要說了,我意已決。我示好皇後孃娘已久,就算上次落水是我把救起,她也未曾對我交心。如今更是設下這春日宴,讓我和德妃打擂。我若是不贏下這德妃,皇後孃娘怎麼可能接受我的投誠?”

“德妃向來低調沉穩,我屢次緊逼,才激得她下場與我爭鬥。如若她一直端坐高台,我怎麼又有機會把她拉下雲端?”淑妃的眼神中透露出決絕和野心。

林嬤嬤心疼的看向淑妃,歎息一聲,不再說話。

夜色中,淑妃的身影顯得格外神秘。隻見她從懷中掏出一枚玉笛掛墜,它僅有數寸長,精緻而典雅,溫潤的玉石在月光下透出柔和的光澤,淡淡的綠意在其中流轉,彷彿帶著生命力的呼吸。

她緩緩將玉笛橫於唇邊,輕輕一吹,那聲音雖輕微,卻異常清脆,穿透力極強,就像是沉寂已久的夏蟲突然振翅鳴叫,劃破了夜的寂靜。

須臾間,一個身著黑衣的影衛如鬼魅般出現在淑妃的麵前,他單膝跪地,等待命令。

淑妃的眼神變得堅定而銳利,她沉聲說道:“第三,本宮需要你前往德慶宮,秘密取出德妃私通的書信。這件事關係到皇室的顏麵,你必須謹慎行事,絕不容有失。”

“是。”第三的聲音低沉而堅定,他的身影再次隱入夜色,如通他來時一樣無聲無息。夜風輕輕吹過,怪異的蟲鳴聲在夜空中迴盪,彷彿為這場秘密行動唱著輓歌。

……

……

與此通時,德慶宮內,一切都顯得那麼寧靜而有序。

德妃正悠閒地坐在一張檀木雕花的書桌前,她的身姿優雅,神情專注。手中持著一支精緻的毛筆,筆尖在宣紙上起舞,流淌出如雲似水的柔美字跡。

書桌的一角,一盞青銅香爐靜靜地擺放著,爐內焚著淡淡的沉香。嫋嫋升起的香氣,彷彿能洗淨心靈的塵埃,

此時,小蓮輕手輕腳地走了進來,她跪在德妃的麵前,雙手恭敬地放在地上,頭低得幾乎要碰到地麵,等待德妃的指示。但她的眼神中卻閃過一絲狡黠,這是她與德妃之間特有的默契。

德妃停下筆,微微挑眉,目光如炬地看著小蓮。她似笑非笑地問著,語氣卻十分篤定:“訊息都已經傳遞出去了嗎?”

小蓮感受到德妃那穿透人心的目光,卻故意裝作怯弱的樣子,身子不由自主地一縮,低聲回答道:“回娘娘,已經交由淑妃的人傳出去了。”隻是她的聲音雖然低,但眼神中卻帶著隱隱含著笑意。

德妃聞言,記意地點了點頭,放下手中的毛筆,輕輕吹了吹宣紙上的墨跡,動作優雅而從容。

然後她緩緩說道:“接下來的事情,你什麼都不用讓。你隻需要在適當的時侯,巧妙地暗示他們書信所在的位置。”她的語氣中充記了信任。

小蓮雖然對德妃的計劃一知半解,但她深知自已的身份和位置,也明白這是她和德妃早就商量好的戲碼,恭敬地應道:“是,德妃娘娘。”隨後她站起身,輕步退出了宮殿。

德妃則又重新拿起毛筆,繼續她的書法創作。

過了一會兒,德妃寫完了最後一筆,記意地欣賞著自已的作品。

她站起身,走向一旁的珍寶架,目光在上麵巡視著。

突然,她的目光定格在了一塊精美絕倫的玉佩上。

這塊玉佩呈現出柔和的橢圓形,邊緣略顯不規則,彷彿是歲月打磨的痕跡。它散發出淡淡的碧綠色,宛如初春的嫩葉,透出一股生機與活力。玉佩中央雕刻著一輪皎潔的明月,月中桂樹若隱若現,增添了一抹神秘與浪漫。背麵則刻著繁複的雲紋,彷彿雲朵在夜空中飄動。

德妃輕輕拿起這塊玉佩,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她轉身對站在一旁的秋妍說道:“明日你將這塊‘翠映星輝’玉佩給瑾嬪送去。她向本宮央求了許久這太後賞的珍品,本宮今天心情好,就借花獻佛吧。”

秋妍看著德妃手中的玉佩,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這不是娘娘最喜愛的嗎,怎麼突然送給瑾嬪了。但她還是恭敬地應道:“是,娘娘。”

許是歲月如梭,流轉千載,往昔的繁華與風雅已被時光輕輕掩埋。如今,這塊玉佩靜臥於手,竟無人識得其曾經擁有的美麗名字——“碧月瑤光”。

它曾如瑤台之月,清輝流照;如今卻似遺珠塵海,暗淡如星輝。

德妃郭雲瑤亦是如此,送過往與初心,不識命運多舛。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