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加及再4L4m椎那 343
擺棋置子
崇禎在破敗的後堂中負手而立,那抹冰冷的笑意並未抵達眼底。
方正化領命而去,腳步聲在空曠的廊道裡漸行漸遠。
屋內隻剩下炭盆偶爾爆出的細微劈啪聲,以及崇禎手指無意識敲擊太師椅扶手的“噠噠”聲,每一聲都彷彿敲在即將登場的獵物心坎上。
崇禎的大腦在瘋狂的轉動。
是時候讓一些人知道,自己作為青龍會二當家的手段。
什麼手段?
自然是幫派作風,雷霆手段!
崇禎的內心已經有了周密而詳細的計劃。
這個計劃中的關鍵環節就是這個烏力吉!
下麵該是烏力吉的表演時刻了。
烏力吉是建奴蒙古人馬的頭領。
在被建奴拋棄之後,果斷選擇了棄暗投明。
但是,烏力吉並不知道崇禎的心思!
在收到崇禎的宣見之後,烏力吉的內心也是非常的忐忑不安,內心十分的煎熬!
畢竟,這個時候對於崇禎的宣見,烏力吉內心一點底都沒有。
烏力吉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所以,烏力吉內心惶恐不已的跟著方正化的腳步,前來麵見崇禎。
不多時,門外傳來了沉重的腳步聲。
“皇爺,人到了!”
方正化在門外稟報。
“進來吧!”
簾籠掀起,一股寒氣湧入,方正化應聲當先走入,側身讓開。
隨後,一個高大的身影略顯踉蹌地跟了進來,正是被俘的蒙古頭領烏力吉。
此時的烏力吉,早已不複草原上的彪悍風采。
他頭發散亂,皮袍汙損,手腳雖未戴重鐐,卻也神情疲憊。
臉上帶著幾分憔悴和長途跋涉後的疲憊,但更深的是難以掩飾的惶恐與不安。
身為俘虜,生死全在他人一念之間,尤其是要麵對大明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天可汗”,烏力吉心中更是七上八下,猶如十五個吊桶打水。
一進這壓抑破敗的後堂,烏力吉的目光便觸及到端坐在那張唯一能入眼的太師椅上的年輕男子。不怒自威的氣度,以及旁邊那位氣息陰冷的太監恭謹侍立的樣子,此人正是自己之前見過的大明皇帝,也是自己口中的天可汗!
烏力吉心頭劇震,幾乎是本能地,“噗通”一聲雙膝重重跪地,將頭深深埋下,額頭緊貼著冰冷的地麵,用帶著濃重口音的漢語,聲音因緊張而微微發顫。
“奴才烏力吉,拜見大明天可汗!願天可汗萬歲,萬歲,萬萬歲!”
烏力吉的姿態放得極低,幾乎將整個身體都伏在了地上,以示徹底的臣服。
崇禎麵無表情,目光如冰冷的刀鋒,緩緩掃過腳下這個瑟瑟發抖的蒙古俘虜。
他並沒有立刻讓烏力吉起身,對付這些草原上的狼崽子,必須先挫其銳氣,碾其尊嚴,讓他們徹底認清自己的處境。
絕對不能給這些人一點好臉色。
因為他們會蹬鼻子上臉!
所以,對於這些外族蠻夷,必須得心狠手辣!
沉默,在破敗的堂屋內蔓延。
這沉默彷彿無形的巨石,壓在烏力吉的心頭,讓他呼吸都變得困難起來,背後的冷汗幾乎浸濕了內衫。
他不知道這位天可汗召見自己所為何事,是殺?是囚?還是……
未知纔是最讓人恐懼的事情!
恐懼在烏力吉的心頭不斷的野蠻生長!
終於,崇禎開口了,聲音平淡,聽不出絲毫情緒,卻字字如錘。
“抬起頭來。”
烏力吉如蒙大赦,又似受到驚嚇,連忙應聲:“謝天可汗!”
烏力吉小心翼翼地抬起頭,但目光絕不敢與崇禎對視,而是謙卑地低垂著,緊緊盯著自己眼前那片斑駁的地麵,連大氣都不敢喘。
崇禎端詳著這張充滿風霜和惶恐的蒙古麵孔,下一句話,卻如同晴天霹靂,驟然炸響在烏力吉的耳邊。
“朕聽說,你的屬下……近來頗不安分,似有反抗鬨事之心?”
這句話如同冰水澆頭,烏力吉瞬間臉色煞白,毫無血色。
烏力吉感覺自己渾身的血液都涼了!
反抗?鬨事?在這明軍重兵看守之下,他們這些殘兵敗將哪有這個能力和膽子?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啊!
“天可汗明鑒!天可汗明鑒啊!”
烏力吉慌得連連以頭觸地,發出“咚咚”的聲響,聲音帶著哭腔和極度的恐懼。
“絕無此事!奴纔等自從被天朝王師所俘,深感天可汗不殺之恩,甘願成為天可汗最忠誠的奴仆,為您牽馬墜蹬,赴湯蹈火,絕無二心!
若有半句虛言,願受長生天……不,願受天朝一切酷刑懲處!”
烏力吉急得語無倫次,雙手也不自覺地擺動,試圖證明自己的清白。
巨大的恐懼攫住了他,難道大明皇帝想要清理他們這些俘虜了?
隨便找個由頭就能將他們全部處死!
看著烏力吉驚慌失措、拚命辯解的模樣,崇禎嘴角那抹冷酷的弧度微微加深。
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先將對方逼入絕境,擊潰其心理防線。
就在烏力吉內心被絕望充斥時,崇禎的聲音再次傳來。
“哦?你的意思是……朕錯了?朕聽到的是訛傳?”
“奴纔不敢!奴才萬萬不敢!”
烏力吉幾乎要癱軟在地,大腦一片空白。
否認皇帝的話是大不敬,承認更是死路一條!
他感覺自己已經被逼到了懸崖邊上,進退維穀。
這難道是大明皇帝的欲加之罪?
烏力吉的腦海中瞬間閃過一句曾經聽漢人說過的話。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自己都不是臣,不過是個卑賤的俘虜,生死豈不就在這位天可汗的一念之間?
看來,今日恐怕就是在劫難逃了。
烏力吉絕望地閉上了眼睛,等待著命運的最終審判。
或者說等待著崇禎的話來定他的生死,此時此刻崇禎就是決定他命運的神!
破敗的後堂內,再次陷入了死寂,隻有烏力吉粗重而絕望的喘息聲,以及炭盆中那一點微弱的、彷彿隨時會熄滅的火光。
然而,崇禎預期的死亡命令並未到來。
崇禎看著眼前這個因為極度恐懼而幾乎崩潰的蒙古漢子,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殺機悄然收斂,取而代之的是一絲掌控一切的冷漠。
接下來,該是看看這顆棋子,能否為他撬動順義城內那盤死局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