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牌加及再4L4m椎那 > 366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牌加及再4L4m椎那 366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勘探礦脈

崇禎是一個行動派。

說乾就立馬得乾。

崇禎準備在順義試行自己的蜂窩煤專案,在將自己的計劃告訴徐澤後,崇禎並沒有做甩手掌櫃,而是親自參與到這個專案中。

崇禎這麼做自然是有原因的。

一個是自己親自參與能夠體現出自己對於蜂窩煤的重視,畢竟領導重視的東西下麵的人纔能夠用心。

就像後世,什麼這個規定那個檔案都沒有領導打一張條子管用。

深諳官場三昧的他很清楚,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無論製定多麼完美的政策,最終落實的效果,往往取決於最高領導者投入了多少“注意力資源”。

領導重視一寸,下麵落實一尺;

領導若隻是隨口一提,那下麵多半就陽奉陰違、敷衍了事了。

這或許是千年官場積澱下的某種頑疾,但崇禎現在沒工夫去批判它,他要做的是利用它。

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自己的蜂窩煤計劃必須得快速有效的落實下去。

更何況,這蜂窩煤關乎的,不僅僅是順義一地的流民安置和民生改善,更關乎他未來充盈國庫、支撐龐大改革計劃的“錢袋子”。

甚至可以說是他構想的“大明製造局”打響的第一炮!

於公於私,他都必須親自盯緊,確保萬無一失。

於是,在召見徐澤後的第二天清晨,崇禎便傳下口諭。

即刻安排熟悉本地情況的工匠,隨同其一同前往牛欄山,實地勘察煤礦!

徐澤接到旨意,哪裡敢有半分怠慢?

皇帝陛下竟要親自踏勘礦脈,這是何等的重視!他立刻將手頭所有賑災、維穩的事務暫時交由縣丞打理,親自跑去尋訪順義本地最有經驗的老礦工和石匠。

隨後,崇禎在方正化以及黃得功率領的親衛營的保護下,浩浩蕩蕩的前往牛欄山。

日頭剛爬上東邊的山頭,一支規模不小的隊伍便從順義出發了。

崇禎換上了一身便於行動的輕便騎射服,外罩一件不起眼的深色披風,騎在一匹神駿的馬上。

雖未著龍袍,但那久居人上的氣度和周圍精銳甲士的嚴密護衛,依然彰顯出其不凡的身份。

方正化依舊如同影子般緊隨其後,黃得功則全身披掛,親自率領三百名親衛營精銳前後護衛。

隊伍中還跟著徐澤緊急找來的五名滿臉皺紋、手腳粗大、眼神裡帶著敬畏與惶恐的老工匠。

這些老匠人一輩子也沒想過能如此近距離地見到“天顏”,更彆提為皇帝帶路了,一個個緊張得手腳都不知道該往哪裡放。

隊伍浩浩蕩蕩,卻沉默而迅疾,揚起一路煙塵,直撲城外的牛欄山。

騎行途中,崇禎望著遠處起伏的山巒,心中忽然一動。

“牛欄山……”

崇禎低聲咀嚼著這個名字,嘴角不由泛起一絲古怪的笑意。

他穿越前的記憶碎片裡,對這個地名最深刻的印象,莫過於那醇厚凜冽的“牛欄山二鍋頭”了。

崇禎依稀記得,白酒的蒸餾技術在元明之際已經有所發展,但高度蒸餾酒的普及似乎還要晚些?如今大明的酒水,多以低度的米酒、黃酒為主。

“若是這煤礦開采順利,有了充足的燃料,建個蒸餾酒坊,弄出點高度白酒來……無論是供應軍中消毒禦寒,還是作為高檔商品售賣,似乎也是個不錯的財路?”

崇禎心思活絡起來。

“嗯,此事不急,待煤球廠站穩腳跟再說。

不過這‘牛欄山’三個字,倒是自帶幾分酒香……”
崇禎暗自將“釀酒計劃”列入了自己的長遠備忘錄。

約莫一個時辰後,隊伍抵達了牛欄山腳下。

放眼望去,山勢並不算特彆險峻,但植被稀疏,不少地方裸露著灰黑色的岩石,空氣中隱約飄蕩著一絲硫磺和岩石特有的氣味。

“陛下,此處便是牛欄山了。”

徐澤連忙上前,指著山體介紹道。

“本地百姓自古便知山中有‘石炭’,偶有零星開采,用以燒石灰或者窮苦人家冬日取暖,但因開采不易,煙大氣臭,富貴人家是不屑用的。”

崇禎點點頭,翻身下馬,對那幾位老工匠和藹地說道。

“幾位老丈,不必拘禮。

朕今日來,就是想親眼看看,這山中的‘石炭’,到底藏量如何,開采是否便利。

你們是行家,儘管帶路,有什麼說什麼。”

皇帝如此平易近人,讓幾位老工匠受寵若驚,連忙跪地磕頭。

為首一個牙齒都快掉光、被稱為“趙老鑿”的老石匠,顫巍巍地起身,用濃重的鄉音說道。

“皇…皇上萬歲!這…這牛欄山的石炭,俺們叫它‘烏金’,埋得不深,好些地方刨開浮土就能見到黑乎乎的煤線!

就是…就是這山石有點硬,往下打洞子費勁,而且有的煤層夾雜著‘毒氣’(估計是瓦斯),弄不好會炸,會悶死人……”

崇禎認真聽著,不時追問細節。

“煤層厚度如何?大概多深可見主煤層?你們平日如何辨彆煤的好壞?”

在趙老鑿等人的引導下,崇禎不顧方正化和黃得功“龍體為重”的勸阻,執意沿著礦工們踩出的小路向山上走去。

崇禎仔細察看了幾處已經廢棄的淺層小煤坑,用手撚起散落的煤塊觀察成色,甚至不顧汙穢,湊近了聞其氣味。

“陛下,小心……”

黃得功緊張地握著刀柄,生怕這荒山野嶺冒出什麼刺客或者猛獸。

“無妨。”

崇禎擺擺手,他此刻更像一個充滿求知慾的技術員。

崇禎指著一段裸露的、有明顯分層結構的岩壁問趙老鑿。

“老丈,你看這岩層走向,可是順著山勢?

若在此處開鑿平峒,是否比豎井更省力,也更利於通風排水?”

趙老鑿瞪大了眼睛,他沒想到皇帝竟然能說出“平峒”這樣的專業詞彙,而且指出的位置確實是他憑經驗覺得適合開巷的地方!

他激動得鬍子都在抖。

“皇上…皇上聖明啊!您…您咋知道的?

這地方俺們老輩人也說過,是塊寶地,就是…就是需要的人手和家夥事太多,俺們小打小鬨弄不起……”

看到這個情況,崇禎心中頓時有了底,實施自己的計劃,問題應該不大!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