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加及再4L4m椎那 059
前期準備
皇太極和豪格等著忙著吹牛逼。
身處通州的崇禎也沒有閒著。
一大早,簡單吃了點早飯之後,崇禎在孫承宗的陪同下,去檢視了一下他之前囑咐工部尚書張鳳翔製造的一百輛“偏廂車”。
崇禎已經讓黃得功率領親衛營的將士,利用偏廂車加強訓練。
來到校場之上,黃得功率領親衛營將士訓練的熱火朝天。
崇禎看了一會,覺得親衛營雖然建營時間不長,但是士兵底子不差。
幾日訓練下來後,三段射擊以及其他配合戰術進步飛快,已經具有一定的戰鬥力。
但是,還是需要一場實戰洗禮,才能真正的成長。
隨後,崇禎仔細的看了一下“偏廂車”,對於這一百輛“偏廂車”,崇禎還是很滿意的。
樣式和自己所畫的圖紙至少有九分相似,能做到這一點已經很不錯了。
畢竟,隻有崇禎自己知道,自己畫的圖紙也都是憑借前世的模糊記憶拚湊出來的。
自己都已經是連蒙帶猜,怎麼能夠要求彆人百分百正確呢。
這樣可不道德。
就像一些所謂的狗屁領導,自己都是一褲子屎,還天天這個那個,人模狗樣。
呸!惡心!
書歸正傳。
此外,這“偏廂車”的質量也是十分過硬的。
正麵還鑲釘了鐵皮,整個車身也十分的堅固,應該能夠抵擋住建奴騎兵的衝鋒。
由此看來,張鳳翔辦事不錯,雖然也是位列建奴編寫的《貳臣傳》,但是此時的張鳳翔倒也可以用。
“孫愛卿,朕讓你準備的生石灰可有著落了?”
看完偏廂車之後,崇禎再次詢問孫承宗。
“回稟陛下,臣在全城以及周邊一共收集了生石灰五萬斤,同時按照陛下的要求,臣將生石灰按照一斤的分量,磨成細粉與手榴彈一起包裹在油紙中。”
崇禎點頭。
孫承宗做事,崇禎很放心。
但是,崇禎做事,孫承宗很鬱悶。
因為,崇禎給孫承宗安排的一些事,孫承宗是真的看不懂。
比如說這手榴彈,就是孫承宗第一次見。
一開始,孫承宗根本搞不明白,這是個啥?
造型奇特,聞所未聞。
但是,崇禎讓黃得功扔一枚出去,“砰”的一聲爆炸聲傳來的時候,熟知兵事的孫承宗傻眼了。
雖然不知道這手榴彈是什麼東西,但是上了戰場,絕對是無與倫比的好東西。
但是,就是這樣的好東西,崇禎竟然讓他和生石灰細粉包裹在油紙包中。
不可思議!
要不是皇上是皇上,孫承宗肯定要大罵一聲,蛇精病,滾啊!
回到府衙之後,崇禎依舊沒有閒著。
皇太極忙了半輩子享受享受,自然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他崇禎卻不能接著奏樂,接著舞。
並不是實力不允許,主要是還沒來得及。
身為大明話事人,崇禎自然是以振興大明,重現盛世為己任的。
但是!
該休息還是要休息的,勞逸結合嘛!
所以,等把建奴解決掉,崇禎還是準備要好好獎勵一番自己。
府衙大廳的牆上,懸掛著一幅巨大的地圖。
正是薊遼地區的軍事地圖。
雖然這個時候,沒有衛星,地圖相對來說比較簡單。
但是,主要的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等還是標注的很清楚的。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崇禎的目光停留在薊州和通州之間,目不轉睛,看上去十分的專注。
專注倒是挺專注的。
隻是,崇禎的注意力並不在地圖上,他的大腦不斷的思索前世自己在通州區遊玩時的地形。
“對!就是這!”
崇禎腦中靈光一閃,然後眼睛流轉,手中的木棍迅速的指定了一個地方。
這個地方並沒有什麼奇特之處,隻是一處山穀而已。
這個山穀很普通,普通到什麼程度呢?
普通的就像一個普通人。
(我尼瑪,又水了十個字!)
燕京周邊多丘陵山溝。
這個名為潮白山,因為位於潮白河中間而得名,這個山穀名為潮白穀。
豐水期的時候,潮白河水漫延上漲,將沒過潮白穀,潮白山便分為南北兩部分立於河中。
而枯水期的時候,潮白河水位下降,潮白穀露出,成為潮白河東西兩岸的通道。
現在是冬天,正是潮白河的枯水期,潮白穀也成為了薊州通往通州的主要通道。
而潮白山這種地形無疑是先天打伏擊的聖體,不利用起來簡直就是浪費。
崇禎突然發聲把孫承嚇了一跳。
“孫愛卿,你過來!”
“是,陛下!”
孫承宗來不及平複情緒,連忙上前。
“孫愛卿可知這個地方?”
“臣知道,這個地方是潮白穀,現在可以通過此地進入通州,不必渡河。”
孫承宗來到通州第一件事自然就是熟悉周邊地形。
崇禎點頭。
“不錯,朕猜測建奴定會從此處進犯通州!”
“啊!”
崇禎此話一出,孫承宗立刻驚訝出聲。
建奴進犯通州?
瘋了吧!
薊州不是有張維賢、袁崇煥等人帶著三萬多人馬駐守嘛!
建奴敢直接繞過薊州?
“陛下,這…這不太可能吧!”
孫承宗不認同的反問。
原來的曆史上,皇太極就是玩了這樣一出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的戲碼,成功拿下通州和順義。
當然了,這裡麵袁崇煥到底有沒有出力,無從考證。
但是,此時此刻,從目前局勢來看,崇禎堅信,袁崇煥和他背後的人是肯定是有想法的。
“兵貴神速,兵不厭詐!”
崇禎沒有和孫承宗辯論,隻是用兩個詞道出了皇太極的用兵策略。
“兵貴神速,兵不厭詐!”
孫承宗默默的唸叨,在心中體悟這兩個詞的意思。
孫承宗越想越體會,心中越是震驚。
但是,孫承宗還是有點不能接受建奴會繞過薊州,直接進攻通州的假設。
多少有點讓人無法相信!
崇禎自然知道孫承宗的疑惑,但是成熟的人從來不會爭辯。
因為,再多的口舌,都不如事實打臉更具有說服力。
“陛下!滿總兵有急事求見!”
王承恩的聲音傳來。
崇禎嘴角微笑,看得孫承宗有點慌。
“宣!”
崇禎沉聲說道。
事實勝於雄辯,打臉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