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加及再4L4m椎那 009
朝堂立威
崇禎似乎根本沒有聽到錢謙益的求饒聲,猛地將佩刀壓進錢謙益喉間,寒鐵劃破皮肉的聲響如毒蛇吐信。
錢謙益脖頸滲出的血珠順著刀鋒蜿蜒,在明黃龍紋地毯上綻開朵朵紅梅。
錢謙益此時害怕極了,他隻想回家找媽媽。
“戴罪立功?”
崇禎一腳踹翻錢謙益,看著他像條蛆蟲般在地上翻滾抽搐。
“你這貪生怕死之徒,也配提‘立功’二字?”
話音未落,刀鋒已閃電般劃過,一顆人頭骨碌碌滾出丈遠。
錢謙益都沒來得及哼一聲,人頭落地,腔子裡噴出的血柱濺上蟠龍金柱,將朱漆燙金的龍睛染成猩紅。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直接把滿朝文武大臣嚇傻了。
這…這還是大明的皇帝嘛?
這簡直就是悍匪!
是的,沒有錯,崇禎已經悟了。
要想對付這大明的不要臉官員,就要比他們更無恥,更殘暴,就是要做一個悍匪皇帝。
崇禎之所以當場砍了錢謙益,就是要告訴所有文武官員,他們的主子是誰?他們的皇帝是誰!
崇禎右手提著還在滴血的刀,左右指著大殿內的眾人,聲音平淡而又充滿威嚴。
“都看好了!”
崇禎踩著血泊逼近群臣,濺起的血點在龍袍下擺綻開猙獰花痕。
“誰敢再提‘和談’二字,錢謙益就是下場!”
崇禎突然來這麼一手,直接把一眾大臣嚇傻了。
這其中自然包括了以錢龍錫為首的一眾東林黨官員。
要是放在平時,這些人估計早就出來吧啦吧啦的一頓胡扯了。
但是。此時所有人都如同縮頭烏龜一樣,緊緊的縮著脖頸,生怕下一刀就砍在了自己身上。
“溫體仁!”
“臣在!”
聽到崇禎的聲音,溫體仁連忙答應,聲音中帶著顫抖。
溫體仁知道錢謙益會倒黴,可是他沒有想到直接是命都沒了。
太嚇人了!
“還剩八天時間!”
“是,陛下!”
溫體仁戰戰兢兢的說道。
“工部、戶部,朕要的東西如果不能按時交付,想留全屍的就自裁吧!”
崇禎的話如同大山壓在了戶部和工部人的心頭。
“臣定按期完成!”
戶部尚書畢自嚴和工部尚書張鳳翔連忙應聲答話。
崇禎點了點頭。
看吧,人有時候還得是要逼一逼的,不逼一下你都不知道你有多大的潛力。
“傳錦衣衛李若璉!”
崇禎一步一個血腳印的走回了自己的龍椅,一屁股坐了下來。
很快,李若璉便出現在大殿之上,對於大殿上錢謙益的人頭和屍體,李若璉熟視無睹。
“臣,錦衣衛指揮僉事李若璉拜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從現在開始,你就是錦衣衛指揮使同知!”
崇禎直接下旨,根本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直接給李若璉升了官。
錦衣衛是天子親軍,皇帝想提拔誰就提拔誰,但是由於大明皇權不斷衰弱,文官集團勢大,提拔錦衣衛還要跟大臣商量。
從天啟朝開始,錦衣衛被文官打壓的隻能依附魏忠賢。
魏忠賢也被除掉之後,錦衣衛的地位就更不行了。
現在,崇禎就是要借這個機會,重新告訴文武百官,錦衣衛是他崇禎的錦衣衛,任何人無權乾涉!
聽到崇禎的話,李若璉內心大喜,喜的是自己升了官,更喜的是,現在的錦衣衛又有了皇上撐腰站台。
“臣李若璉謝陛下隆恩!”
“起來吧,李若璉,朕要你立刻帶領錦衣衛,全城緝捕散佈和談謠言的人,以及任何疑似的建奴細作!”
崇禎發話。
“臣領旨遵命!”
“退朝!”
崇禎袖子一甩,大步離開。
“恭送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散了朝之後,崇禎的內心也是怦怦跳,畢竟剛剛是自己兩世為人第一次殺人。
崇禎並不是一時衝動激情殺人,在這種關鍵時刻,必須要殺一個人立威,震懾眾人。
錢謙益正好跳了出來,簡直就是天賜良機。
目前,大敵當前,這些文官還不敢怎麼樣,但是崇禎很清楚,文官集團尤其是東林黨在擊退建奴之後,肯定會進行反撲的。
崇禎嘴角露出冷笑,內心真的好期待那一天。
回到乾清宮暖閣,剛坐下,徐光啟便前來求見。
“陛下,手榴彈已經開始生產了,按照陛下的流水線作業法,一天可以生產兩千枚,八天之後,可以交付一萬五千枚左右!”
聽到徐光啟的話,崇禎心裡大喜。
“好!好!太好了!”
崇禎又拿出幾張圖紙給徐光啟。
“徐卿,燧發槍的研製不能落下,另外,這裡有水泥製備法、高爐煉鋼法、還有燧發炮等圖紙,你都拿回去研究研究,經費場地什麼的,朕全力支援!”
聽到崇禎的話,看到崇禎遞過來的圖紙,徐光啟眼神再次放光。
“是,陛下放心,臣定拚儘全力!”
……………
“二叔,朝廷對於和談的反應這麼大,直接當場砍殺大臣,莫非皇帝確實沒有和談的意思?”
範玉陽得知訊息後,第一時間詢問範永成。
“哈哈哈,玉陽啊,你還得學習!”
範永成很是裝逼的說道。
“溫體仁找老夫談的時候,老夫隻有五成把握,朝廷這麼做,老夫有八成把握了!等那麵訊息傳來,就差不多定了!”
範玉陽還是不懂,但是也沒有再問,他相信他二叔,因為範永成從來沒錯過。
“銀子準備好了麼?”
“準備了八十萬兩!”
“不夠,再準備二十萬兩!”
“是!”
範玉陽領命而去。
…………………
隨著朝堂上錢謙益言和被皇上親手砍頭加上錦衣衛全城搜捕,城中言和的傳言頓時銷聲匿跡。
麵對突如其來的變故,雖然言和的聲音小了,但是城中的局麵卻更加的穩定了。
無他,朝廷對於言和的反應越大,京城百姓內心反而更加堅信和談之事。
這是人民群眾的智慧總結。
提倡什麼就不做什麼,反對什麼就做什麼!
按照這個規律,多少年來從來都沒有錯過。
可惜,他們這次遇到的是崇禎,一個來自於二十一世紀,對於人心把握到極致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