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子毒士,太後直呼你好壞 第661章 因禍得福,何巧蓮猜測用意
武延晉長歎一口氣,隨即將雙手背在身後:
“來吧。”
親兵上前,用粗壯麻繩開始捆綁。
“平日裡怎麼教你們的?沒吃飯嗎?”
兩名親兵無奈,隻好用力捆綁結實。
親兵將布條塞入武延晉嘴中。
張鬆立還親自上前,大力將布條塞實。
武延晉被堵住嘴,五花大綁,關入王府牢房之中。
但他很是欣慰,竟然與何巧蓮同在一間牢房。
他不住扭動身軀,示意何巧蓮不要怕。
然而,何巧蓮卻是麵色沉穩、毫無懼色。
“你彆動,我幫你將布條取出。”
何巧蓮挪動身體,靠近武延晉。
而後她緊貼武延晉,努力用嘴去咬布條。
武延晉雖然甲冑在身,但能清晰感受到何巧蓮的身體。
陣陣體香傳來,伴隨著嘴中撥出輕柔的氣息。
武延晉萬分緊張,身體緊繃,不敢再動分毫。
何巧蓮幾經努力,身體不住蠕動向上。
她轉而停下,埋怨起來:
“呆子,低一些啊,將嘴伸過來啊。”
武延晉臉色漲紅,心中撲騰撲騰亂跳。
他降低身子,將臉慢慢側轉,麵向何巧蓮方向。
動作無比僵硬,全無平日孔武灑脫。
何巧蓮再次嘗試,死死咬住一塊布條,奮力拽了出來。
“試試,可以了嗎?”
何巧蓮問道,顯得呼吸有些急促。
武延晉試了試,依然無法吐出布條。
他心中有些小竊喜,感謝張鬆立塞的如此緊實。
何巧蓮再次嘗試,一連又拽出三根布條。
每每詢問之時,武延晉已經出了神,隻是極為機械搖頭回應。
何巧蓮再次嘗試,布條已經變少,不經意間,二人嘴唇輕碰在一起。
何巧蓮連忙向後脫離開來。
武延晉隻覺得周身一陣酥麻,直頂天靈蓋。
他無比關切問道:
“我不是有意,你沒事吧?”
“沒事”
何巧蓮臉色微微泛紅,略帶嬌羞搖頭。
她突然察覺到異樣,轉頭看向武延晉:
“好你個登徒子,本以為你為人老實,什麼時候學得如此花花腸子?”
武延晉緊張萬分,這才發現布條已經脫落。
他連忙解釋起來:
“都怪我剛剛、剛剛太過緊張,我真不是有意,並不是故意這般。”
“哼,想必這些年,你沒少得鶯鶯燕燕。”
武延晉焦急萬分,連連用力搖頭,糾結片刻過後,把心一橫:
“不瞞你說,我還是童子身。”
何巧蓮錯愕不已,她想要開口寬慰兩句。
卻覺得難以啟齒,不知該如何開口。
牢房之中,氣氛變得怪異尷尬。
許久過後,何巧蓮率先打破沉寂:
“今日之事都怪我,沒有思量清楚。”
“這怎麼能怪你呢?都是那混蛋張鬆立,哼,想必他已經暗中投靠了寧王。”
“如若真是如此,那絕無扭轉機會。”
“唉,王爺特意叮囑,令我暗中加固王府工事,保護夫人們。現在卻落得在牢獄之中。”
何巧蓮察覺到異樣,連忙追問:
“王爺可還有其他安排?”
武延晉卻猶豫起來:
“哎呀,是我多嘴。王爺曾經說過的,一切都要保密。”
何巧蓮晃動兩下肩膀:
“就算你說,我又能告訴誰?此時關鍵,我也好幫你謀劃,想想辦法。”
武延晉深知,何巧蓮心思縝密,可比他強的太多。
這般時候攝政王生死未卜,讓她想想辦法,亦未嘗不可。
武延晉竹筒倒豆子,將所有所知之事道出。
何巧蓮轉而麵露一絲微笑:
“想必隻有兩種可能。一是王爺早已謀劃好一切,知道他定當有此一劫。”
“那二呢?”
武延晉無比焦急。
“二嘛,張鬆立順勢而為,已經投靠寧王。”
武延晉怒氣衝天,使足了勁晃動,想要掙脫開來。
怎奈他讓親兵用力綁緊,全無掙脫可能。
“你彆費力氣了,隻是可能。”何巧蓮無比沉穩:“你快些休息,養足精神吧。”
“為何如此說?”
“明日你還要守衛王府呢,可能。”
何巧蓮隻怪自己沒有想明白。
最大的可能,就是張鬆立為了避免走漏訊息,這才將他二人捆綁捉拿。
武延晉平靜下來。
他雖然一頭霧水,全然想不明白。
但隻要是何巧蓮所說,定然是錯不了。
“當年,家中阻我與你在一起,但我卻義無反顧。可你為何不願與我遠走高飛?”
武延晉變得無比嬌羞,聲音顫抖著問道。
這是千載難逢機會,可能過了明天,再沒辦法開啟多年的心結。
何巧蓮眉頭緊皺,責問起來:
“我當日便趕去南陵,在渡口等了你一天一夜!”
“我哪曾說過去南陵?是說南門外廟中等你。”
二人沉默不語,回想起當年之事。
最終,二人異口同聲:
“張重滿。”
“張重滿。”
當年武延晉與張重滿提及過此事。
暗中靠孩童送信之事,張重滿亦是全部知曉。
他便調換信件,令二人失之交臂。
他再適時出現在心灰意冷的何巧蓮麵前。
“當年,我還以為你嫌棄何家的落魄。”
當年,何家家道中落。
可武氏一族正冉冉升起。
“我與你兩情相悅,又怎會在乎其他?”
何巧蓮長歎一口氣,隻怪張重滿騙了她此生。
“快歇息吧,明日你還有重要事要做。”
何巧蓮向後挪動,倚靠在冰冷的牆壁之上。
武延晉連忙調整姿勢,將腿放平,小心翼翼問道:
“你,躺這邊吧。”
何巧蓮看了看,沒好氣說出一句:
“登徒子,還說你不是花花腸子?”
她雖然這般說,但依然挪動身體,轉而躺在了武延晉的腿上。
……
寧王張烈棣,微閉眼睛,聽取著心腹的稟報。
“城外幾處軍營、城內城衛,都有王府派的人盯著。”
“那個騙子在定榮,自認為與宗親打成一片,已經將祭祖之時起勢透露給他。”
“太後去到王府後,他們便停止了尋找。想必是已經知曉,塗一樂在淩獄之中。”
“三千死士已潛伏在城中,隻要一聲令下,便可集結出擊。”
“何漓秋已經調撥皇宮侍衛,明日悉數可聽她調遣。”
“何巧蓮跑去了王府,但被張鬆立關押。”
“意外之喜,她那相好武延晉同時被關押在大牢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