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子毒士,太後直呼你好壞 第861章 郭安語謹遵家訓,郭楷升彈劾攝政王
郭安語並未急於回答。
等待所有宮人離開。
皇帝不急於一時,隻是靜靜等待。
洪公公並不開口詢問,徑直向外走去。
“你留下。”
皇帝幽幽一句,並不去看。
洪公公無奈,隻得返回,重新站在一旁。
隻是,距離照比往常遠上許多。
“臣妾並無看法。後宮不得乾政,臣妾如此嚴苛要求妃嬪,自身並不想壞了規矩。”
“朕讓你說,算不得乾政。”
皇帝拉起郭安語的手,動作十分輕柔,令其坐在一旁。
郭安語坐下,思量片刻。
再無遮遮掩掩,徑直道出心中所想:
“郭氏家訓嚴苛,不許結黨。想必,隻是武氏之人一廂情願。”
“如若郭氏已經應允呢?”
“臣妾得皇上垂愛,已為皇後之位。如若郭氏以此自傲,定當要小心提防。”
皇帝將左手放於奏報之上,不斷輕拍:
“皇後不為本家族人著想?”
“入宮前家父再三叮囑,今後臣妾雖仍是郭姓,卻已是皇室之人。事事處處要以皇室為先、以天下為先。”
皇帝欣慰點了點頭:
“話雖如此,可皇後依然會影響郭氏行事。”
“的確。”
郭安語微微低下頭:
“太後本已不理朝政,可武氏依然會依仗太後行事。太後乃是臣妾榜樣,定當遵循效仿。”
“難道,你要離朕而去?”
皇帝憤然站起身,緊盯郭安語。
眼神之中滿是不可置信。
洪公公立即跪倒在地,不敢抬頭多看一眼。
郭安語則是不慌不忙起身,緩緩扶著皇帝坐下。
“皇上錯了。”
這一句說出口。
洪公公更是冷汗直流。
郭安語繼續說道:
“太後並未離皇上而去,而是為了大奉基業,以另一種方式陪伴皇上。臣妾所說遵循效仿,是像太後那般,全心全意守護江山、陪伴皇上。”
皇帝並不回應。
回頭看向洪公公:
“你,起來吧,彆有事沒事就跪下。”
“是。”
洪公公應了一聲,連忙站起身。
隻是覺得,皇帝說話越來越像塗一樂。
皇帝沉默片刻,而後才幽幽說道:
“皇後得閒時候,去一趟攝政王府。”
“是,臣妾正有此意,去向武王妃請安。”
皇帝臉上浮現出笑容:
“皇後慎言,你的身份可是要比王妃尊貴。”
“皇上已經下旨,封武王妃為武翊公。加之聖旨提及,武王妃乃是萬民表率。臣妾定然是以萬民為尊。”
皇帝本是玩笑,想看郭安語為難。
卻不料,被巧妙化解。
同時,還找到旁人以武王妃為尊的理由。
皇帝心中很是欣慰,能有郭安語在身旁陪伴。
彷彿接替母後,繼續為其守護。
“朕已經決定,待上朝後決定,如何懲治郭氏、武氏之人。”
皇帝瞄了一眼郭安語,想要看其反應。
郭安語隻是麵帶微笑,微微點頭:
“皇上聖明,定然會做出正確決斷。”
“若是朕要給郭氏定罪呢?”
“那定然要重罰,絕不能姑息。”
“可朕總要顧及一下你的感受。”
“正因臣妾,纔不能對郭氏聽之任之。”
果然。
並不去為郭氏多說一句。
三天後,早朝。
皇帝端坐龍椅之上,聽取朝臣奏報。
不時有朝臣因政務探討,各抒己見。
最終,都是由皇帝定奪。
一切按部就班,很是順暢。
塗一樂穩坐一側,一直不發一言。
郭楷升穩步走出,來到正中位置。
“臣,有事啟奏。大奉幅員遼闊,稅收與日俱增,江南稅收占十之有三。而江南沈家,欺壓百姓、官商勾結、橫征暴斂。乃江南之蛀蟲、大奉之禍害。”
皇帝微微側目,瞄了一眼塗一樂。
而塗一樂彷彿事不關己,依然無比沉穩。
皇帝翻開奏摺,並不急於開口。
待到全部細細看過,重重合上,緊盯下方郭楷升:
“奏摺之中隻提及沈家之事,何來官商勾結?”
“皇上明鑒,隻因皇恩浩蕩,曾有旨意不可彈劾其貪腐之罪。”
“哦?竟有此事?”
皇帝眉頭微皺,裝起糊塗:
“今有廉署遊走各地,可這京都之中官員,還需郭禦史監察。”
“那,皇上可是收回此免彈劾旨意?”
“郭禦史並不受限於此,可暢所欲言。”
“皇上聖明。”
郭楷升拱手一禮,轉而看向禦台之上:
“此官商勾結之人,正是攝政王。”
大殿之中,並無任何反應。
畢竟,當聽到沈家之時,眾人皆已知曉,乃是衝著攝政王而來。
塗一樂微微一笑:
“信口雌黃。本王久居京都,許久未曾到過江南。又怎會勾結江南富商?”
“眾所周知,沈家家主沈耀海之女,便是王府昭若王妃。常年經營沈家生意,更是與攝政王朝夕相處。”
“天方夜譚。京都距江南不下兩千裡,本王與王妃又怎會有能力,插手江南之事?”
塗一樂纔是信口雌黃。
誰人不知,攝政王的買賣貨通天下。
莫說是江南,就算彆國生意與朝堂,都是信手拈來。
“攝政王早已隻手遮天,區區江南之事,又怎會逃出王爺掌心?”
“放肆!”
塗一樂猛然站起身,怒視台下郭楷升:
“莫須有之事,郭禦史竟敢禦前妄言?”
此時,皇帝緩緩開口:
“郭禦史,你啟奏之事,絕不可空穴來風。”
“回皇上,是有地方官員冒死告發,不然臣絕不敢妄言。”
“哦?何許人也?可在京都?”
“告發之人乃是江南知府武子謙,他正在殿外候旨。”
此言一出,大殿之中響起一片竊竊私語之聲。
塗一樂麵露不悅,轉身麵向皇帝:
“皇上,武氏屢屢勾結一氣、興風作浪。武子煥尚未定罪處刑,其胞弟之言絕不可聽。”
皇帝深吸一口氣,不想直接與攝政王正麵衝突。
猶豫片刻,還是問出一句:
“為何?”
“本王查處武氏之罪,其族人定當對本王恨之入骨。他們定然是冒死羅列莫須有罪名,以此來報複本王。”
皇帝沉默,一言不發。
大殿之中漸漸平靜下來。
所有人都在等待皇帝表態。
許久過後。
“朕相信攝政王,便要還以清白。”
皇帝麵無表情,微微抬起手臂: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