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她來時不逢春 065
誰的段位高,一看便知
早就預想到這個結果,但心裡總是不得勁,畢竟自願和被迫是兩碼事,誰也不想當冤大頭,不想被人當成槍使。
底下一片恭維之音,“皇後娘娘仁德,千歲千千歲。”
唯有裴靜和不溫不火的笑著,還意味深長的瞥了魏逢春一眼。
所以說,做人做事不能猶豫不決,但凡慢一步都會被人捷足先登,這擺在眼前的教訓,便是對裴靜和的當頭棒喝。
不隻是裴靜和受教,連帶著魏逢春也領教了。
陳淑儀很受用這樣的恭維,眉眼間滿是笑意,“諸位姐妹莫要拘謹,都說了是家宴,自然是眾姐妹之間說說體己話,大家可暢所欲言,都高高興興的便好。”
話是這麼說,可目光落在陳淑容身上時,又瞭然的晦暗下去,彷彿眼裡的光忽然間湮滅,整個人都變得哀愁起來。
魏逢春與裴靜和對視一眼,彼此都瞭然於心,但看破不說破,不當出頭鳥。
可人不惹事,防不住事惹人。
“長寧郡主剛從南疆回來沒多久,想來很多姐妹都不認得,趁著這個機會可要好好認認臉。”陳淑儀笑道,“皇城養出來的女子,和南疆不同,郡主慢慢相處便會知曉。”
裴靜和被點名,自然沒辦法再置身事外,優雅起身行禮,“多謝皇後娘娘,臣女一定會與眾姐妹好好相處。”
“郡主身份尊貴,又能文能武,直教眾人羨慕。”陳淑儀繼續道,“如此俏人,可為眾貴女典範,來日還不知要許個怎樣夫婿,才堪與郡主匹配?”
裴靜和笑靨溫婉,“那就有勞皇後娘娘多留心,來日若覓得良人,我父王必定會誠謝皇後娘娘。”
聽來是笑著說的,可在座的都是家裡精心培養的貴女,又不是什麼傻白甜,哪兒會聽不懂裴靜和的話中之意。
不管是誰,哪怕是高高在上的皇後,也休想從她的婚事下手,永安王府的郡主可不是尋常女子,她的婚事自然有永安王做主,否則出了事,誰就得擔責。
很顯然,陳淑儀也聽出來了,但她是陳家嫡女出身,倒也不怕這些。
“郡主身份尊貴,自然是要精挑細選,不知道哪家兒郎有此榮幸。”陳淑儀笑著轉移了話茬,“好在郡主年歲尚輕,還能再挑一挑,倒也不著急。急的,該是世子才對!”
的確,裴長奕年長,若是真的要成親,也該是兄長先成。
說到了裴長奕,裴靜和便閉了嘴,刀子沒落在自己身上,她還是可以再忍一忍的,但如果皇後得寸進尺,她也不怕將刀子反捅回去。
“世子現如今對於城外難民之事,處置得極好,頗得民心,更是贏得滿朝文武的讚許,年紀輕輕的,處事便如此周全而圓滑,實在難得。”陳淑儀不溫不火的說著。
魏逢春斂眸,瞄了一眼裴靜和,隻瞧著郡主唇角下壓,不由得心頭發笑。
皇後難道不知,永安王府出來的,各個都喜歡護短?
在郡主的忌諱區蹦躂而不自知?
“多謝皇後娘娘誇讚,若不是陳太尉……嗬,怕也輪不到家兄撥亂反正。”裴靜和笑著舉杯,“當然,也得多謝在座的各位姐妹,要不是你們的父兄幫扶,家兄怕也有心無力。”
說著,她將杯中酒一飲而儘。
見此情形,原本還在觀望的眾人,旋即回過神來,紛紛舉杯痛飲。
雖然果茶果酒,不似男兒手中的灼烈,但多少也有點勁道,瞧著倒像那麼一回事,看得皇後麵色都變了,一時間如鯁在喉。
第一局,裴靜和贏。
魏逢春放下杯盞,指尖撚著帕子,輕輕擦拭唇角,皇後沒能在裴靜和身上找到痛快,接下來就該找弱勢的……挽回顏麵,尋個痛快了吧?
陳淑儀的目光在眾人之中逡巡一圈,最後落在了魏逢春的身上,“洛姑娘。”
撚著帕子的手稍稍一頓,魏逢春溫和的起身行禮,“皇後娘娘。”
“在西山行宮之時倒是未能看清楚,如今姑孃的氣色愈發好轉,可見外人所言不真,還是得眼見為實。”陳淑儀是說她此前“瘋癲”之事。
魏逢春淺笑,“有幸得見皇後娘娘鳳顏,實乃臣女三生有幸。上回皇上傳召於燕來閣,卻與娘娘匆匆一彆,未能與娘娘說上話,委實失禮,好在娘娘惦記著,臣女欣喜,恭祝娘娘金安,千歲長安。”
一提燕來閣,底下眾人又開始竊竊私語。
皇後的臉麵,算是徹底掛不住了。
挑一個硬茬,挑兩個撞牆,一點好處沒招到,自己碰了一鼻子灰,平白惹人發笑。
“娘娘,到了時辰該吃藥了。”陳淑容恰當好處的起身,打破了這尷尬的局麵。
彷彿是早就設計好的,蕙蘭轉身接過宮女手中的藥碗,畢恭畢敬的呈遞給皇後,侍奉皇後服藥,底下人至此歇了議論的心思。
皇後身子不好,若是氣壞了,免不得惹來帝王責怒。
待服了藥,陳淑儀好似緩過勁來了,略顯無奈的看向眾人,“本宮這副身子骨,真是愈發經不起折騰,倒不如在座的姐妹。年輕果然是極好的,容貌嬌俏,身子康健。”
“娘娘也不過比咱們大幾歲,倒也不必如此自謙。”裴靜和兀自斟酒,仰頭一飲而儘,“聽說娘娘身子不適,是因人而異,並非年齡緣故。諸事皆有因,佛曰,不可口出妄言。”
陳淑儀一頓,死死握緊手中杯盞,轉瞬又緩了臉色,“本宮原本還想著,永安王府出錢出力,救治難民,免不得會有些難處,所以齊集諸位姐妹,能幫的儘量幫一把,可瞧郡主這般模樣,似乎並不需要?”
“皇後娘孃的美意,永安王府心領。”裴靜和挑眉笑著,與皇後對視。
陳淑容低頭淺笑,“眾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都是肉長的,哪怕沒有皇後娘娘攢局,咱們也會為此儘一份心力。難民入城,城中當亂,亂則生變,對誰都沒有好處。”
這是實情。
說著,陳淑容緩步上前,立在中間衝著皇後行禮,其後將一木匣子恭敬呈遞,“嬪妾願為國泰民安,獻上微薄之力。”
如此這般,還有什麼不明白?
掏兜唄!
眾人紛紛起身,恭敬行禮,“願獻綿薄之力,敬祝吾皇江山永固,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