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開局從機井撈出一具腐屍 第97章
-
乾警們分成多個小組,穿梭在集市、工廠與村落間,對有機械接觸史、槍支使用經曆的人員逐一登記覈查,排查表上密密麻麻的字跡,都是他們晝夜奔波的痕跡。
轄區裡的民警們像“過篩子”般過濾著人口資訊,本應協助排查的臥牛武警中隊戰士潘濤,卻帶著戰友們另有重任。
他們身著筆挺的橄欖綠軍裝,身姿挺拔地守在縣政府等重點部門門口,眼神銳利如鷹,警惕地掃視著來往人員。
“馬上要開十三大了,咱們得守住安全防線,絕不能出任何岔子!”
潘濤拍了拍戰友的肩膀,語氣堅定。雖然不能參與一線排查,但守護後方安穩,同樣是沉甸甸的責任。
一時間,整個片區的公安與武警擰成一股繩,一邊是細密如網的排查追凶,一邊是嚴陣以待的安全守衛,兩股力量並行,在十三大召開的特殊節點,織就了一張守護平安的堅實防線。
之前備受關注的重點嫌疑人李三槐,如今已經被完全排除了嫌疑。
因為在巴彥縣萬發鎮賀瑞忱案件發生的時候,他正被關押在臥牛縣公安局的要犯拘留室裡,根本就冇有作案的時間和機會。
儘管如此,李三槐仍然冇有被釋放,原因是他身上還揹負著一些其他的小罪名。
警方打算藉著這次機會,好好給他一個教訓,讓他知道犯罪的後果。
在這個緊張的時刻,壓力最大的人無疑就是孫智了。
他已經有一個多月冇有回家了,一直堅守在一線,負責全麵偵破工作。
作為整個案件的核心人物,他不僅要指揮和協調省城與臥牛、巴彥兩個縣的破案人員進行聯合行動,還要處理各種瑣碎的事務,幾乎每天都要忙到後半夜才能稍稍合一下眼。
長時間的熬夜和高強度的工作讓孫智的身體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他的兩眼佈滿了紅血絲,整個人都瘦了一圈。
然而,儘管付出了這麼多努力,排查工作卻並不順利。符合特征的嫌疑人一個接一個地被排查出來,但又一個接一個地被輕易地否定掉。
到底真正的凶犯是誰呢?他在殺人之後去了哪裡?現在又藏匿在何處?讓他大傷腦筋。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凶犯的殺戮並未就此停歇!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馬福林,這位臥牛縣公安局辦公室副主任,是一個極其樂觀且積極向上的人。
在十三大召開之際,他不僅每天都一絲不苟地將公安局局長張崇新的命令準確無誤地傳達給各個科室,還常常滿懷熱忱地與同誌們一同學習探討十三大的相關新聞和報道。
馬福林於1951年便投身於工作之中,但直到1979年才正式成為一名警察。
可以說,他親身經曆了臥牛縣公安局在文革之後從艱難恢複到蓬勃發展的整個曆程。
然而,近年來,馬福林的身體狀況卻每況愈下。原本就身形消瘦的他,時不時地就會被病魔纏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