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三十年 第37章 人得往前看
-
鴻運商城冇建前是一大片麥田,因為地點大,不但門麵蓋得寬敞明亮,而且中間的道路也很寬,兩輛汽車並列前行都能暢通無阻。
商城是由道路兩邊各五棟門麵組成,都是底上兩層,為了上二樓方便,不但商城的兩頭留有樓梯,中間還建了三道天橋。
商城裡四通八達,人車分流。
開發商為了吸睛,特意趕時髦學大城市,在商城中間的十字路口建了雕塑和噴泉,很快就成為觀雲縣一景。
小縣城的人大多都冇見過噴泉,覺得好奇,就從四麵八方湧來看熱鬨。
門麵房還冇開始賣,就吸引來很多人,整個鴻運商城看起來熱鬨非凡。
不少照相館的人嗅到商機,趁機引導來看噴泉的人拍照留念,生意不斷。
開發商顯然對賣個好價信心十足,因此在鴻運商城的包裝上也下足了功夫!
大門的門頭是由縣領導親自書寫的“鴻運商城”四個大字,字是用有機玻璃製成的,襯底也是有機玻璃,在太陽的照耀下,富麗堂皇。
十棟門麵都是找縣裡的知名人士起的名字,匾牌掛在每棟門麵最顯眼的地方,顯得非常氣派!也因此吸引不少人來谘詢門麵的價格。
鄭承運和鄭自強這次是第一批!他們把樓上樓下都看個遍,很快看中了一樓路兩邊的門麵,一問價格才知道這裡的一間門麵總價都在一萬元上下。
爺倆聽了直咂舌,心裡也開始打起退堂鼓。
家裡那點錢,買一間還敢想想,兩間絕無可能!雖心中失落,但他們都不想放棄這個難得的好機會,隻好退而求其次,再去看看其他的。
爺倆商量後,決定到二樓看看,從北到南一通看下來,最後相中第一道天橋右邊門朝南的兩間門麵。
這兩間門麵不僅三麵朝陽,樓頂正上方還建了個大亭子。
鄭承運認定有亭子就會有人上來遊玩,這兩間門麵就是必經之處,生意斷不會差。
而且有亭子,就不會因年久失修,下大雨出現屋頂漏水的情況。
鄭自強看了也覺得很滿意,一問價,兩間門麵總價一萬一千二百元。
他們把家裡能拿出來的錢全湊到一起,還是不夠,鄭自強又從銀行貸了一千,這才籌夠。
交了錢,在合同上簽了字,父子倆的心纔算落定。
在當年,縣城裡一個月能拿一百多塊錢工資的家庭都算收入高的,全家人吃飯、穿衣,加上孩子上學,處處都是花錢項!
想花140元買輛鳳凰牌自行車,都得全家人省吃儉用好幾個月。
有能力在商業街買門麵,那是大多數工薪家庭想都不敢想的事!
鄭家人自從買了門麵,就對此傾注了無限希望,全家人吃飯都覺得比以往香!
提起那兩間門麵,鄭承運和劉淑珍就有說不完的話題。
高興歸高興,但從銀行貸的一千塊要還,鄭自強乾電器維修也需要本錢,如今一家人為了買門麵負著債,賣早飯更是一點都不敢懈怠。
人有了精神支柱,到底比往常做事更有乾勁,就連疲憊感都被驅散不少。
鄭自強覺得買了門麵雖然有了底氣,但麵子還是得靠自己撐!
他特意買了包萬寶路香菸,自己不捨得抽,見了鄰居就發煙,想讓老鄰居能對他刮目相看。
沈守業跟鄭家是住前後院的鄰居,最瞭解他家情況。
他見鄭自強給他遞那麼好的煙,不但不接,還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孩子,這麼好的煙不是我該抽的,你還是留著招待彆人吧!”
鄭自強尷尬地收回煙,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他忽然意識到:一包好煙撐不起他想要的麵子!隻有他真正有本事了,彆人纔會高看一眼!
門麵房很快交付使用,一樓路邊的門麵都一個接一個地陸續開業,但生意並冇有向陽商場的那麼火爆,大多數時候看起來都冷冷清清的。
鄭自強家外債還冇還清,暫時處於觀望狀態,他們時刻關注著鴻運商城裡麵其他商戶的生意運營情況。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們發現二樓冇幾家開業的,開業的那幾家也始終生意冷清。
他們隻能自我安慰:生意都是下半年好!等過了八月十五後,生意肯定會逐漸有起色的。
但事與願違,直到熬過八月十五,鴻運商城的生意依舊十分冷清,那些已經開門的門麵又都因冇生意而先後被迫關門。
鄭家人傾儘所有買下的那兩間門麵,本該是全家人的希望,如今卻成了他們的隱痛,誰都不願再提起!
尤其是鄭承運,每次隻要一想起為了買那兩間門麵賣掉了老宅,他就覺得後悔不已。
他經常在妻兒都不在家時唉聲歎氣,懊惱他這個當家的做了錯誤決定,如今讓全家人都跟著受牽連!
他越想越覺得自責,情緒一激動,就又開始犯病!經常會喘不過氣,時不時地用手錘砸胸口緩解痛苦。
鄭自強率先發現父親情緒不對,就寬慰道:“爸,這事不怪您,您真不用自責!在鴻運商城買門麵的又不止咱一家,再等等,等人流量上來了,肯定會有生意的。”
劉淑珍也開導他,“他爸,你要是總這樣埋怨自己,萬一憋弄出啥病,咱不是又花錢又受罪嗎?你現在養好身體纔是大事!”
鄭承運嘴裡應著,但心裡還是不由得自責,最終還是鄭曉紅一番話讓他放寬了心。
“爸,人得往前看!我們小時候,你能想到我們一家能來城裡做生意嗎?咱家剛開始來城裡擺攤賣早飯那會兒,你能想到咱家賺的錢能在城裡買兩間門麵嗎?所以咱也不能心太急,等過一段時間鴻運商城的生意就會好起來。咱家的日子往後肯定會越過越好!”
鄭承運聽了女兒的話,回想起這些年發生的變化,倒真是這麼回事。
世事無常,以現在的眼光去看將來的事,到底還是杞人憂天了。
打那天起,他開始放平心態,一心做好生意,不再胡思亂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