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七零錦繡小農媳 > 第25章 戰略調整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七零錦繡小農媳 第25章 戰略調整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紅霞”風波的塵埃徹底落定,帶來的並非僅僅是劫後餘生的慶幸,更像一場猛烈的地殼運動,劇烈地重塑了“錦繡”所處的商業地貌,也深刻地改變了蘇晚觀察這片土地的視角與高度。風雨過後,內部凝聚力空前強大,管理製度日趨完善,外部形象煥然一新,合作夥伴的橄欖枝紛至遝來……這一切,都如同為“錦繡”這艘已然頗具規模的航船,注入了充足的燃料,檢修了堅固的船體。然而,站在船長室的蘇晚,手持最新的航海圖和不斷重新整理的氣象資料,目光卻投向了更遙遠、也更具風險與機遇的未知海域。

持續的繁榮,不能僅僅依靠修補補和慣性前行。一場深刻的、關乎未來五年甚至十年命運的戰略調整,如同躁動於母腹中的嬰兒,在蘇晚的腦海中日漸清晰,呼之慾出。她需要一個契機,一個能將她的思考係統化呈現,並說服整個管理層的契機。

這個契機,在一次對省城最大百貨公司——“省城百貨大樓”的例行巡店中,悄然降臨。

蘇晚和林長河並肩走在燈火通明、人流如織的商場裡。“錦繡”的專櫃位置優越,裝修精緻,客流不斷,銷售資料也相當亮眼。然而,蘇晚的目光卻並未過多停留在自家光鮮的櫃台上,而是像最敏銳的探測器,掃描著整個商場的服裝區佈局、競爭對手的陳列、促銷手段,以及最重要的——消費者的行為舉止。

她注意到,儘管“錦繡”的產品因設計新穎、質量過硬而備受青睞,但其陳列方式、燈光效果、乃至售貨員的服務標準,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百貨公司統一管理的製約,無法完全體現“錦繡”獨特的品牌個性與文化。她看到有年輕女孩拿著“錦繡”的襯衫,反複比劃,眼中流露出喜愛,卻因無法提供更個性化的搭配建議或更私密的試衣體驗而猶豫不決。她也看到,一些國際二線品牌,雖然產品本身未必勝過“錦繡”,卻憑借獨立的門店形象、統一的視覺係統和專業的服務,吸引著追求品質與格調的特定消費群體,其產品溢價能力,遠非寄居在百貨公司櫃台所能比擬。

一個念頭,如同黑暗中劃過的閃電,瞬間照亮了她心中醞釀已久的思緒。

當晚,回到廠裡,蘇晚沒有休息,而是將自己關在辦公室裡,對著中國地圖、各省市經濟資料、以及厚厚一疊市場調研報告,陷入了長久的沉思。台燈的燈光勾勒出她專注而堅定的側影,鉛筆在地圖上劃過一道道痕跡,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分析與推演。

幾天後,一場決定“錦繡”未來走向的關鍵性戰略會議,在氣氛莊重的會議室裡召開。與會者除了蘇晚、林長河等核心管理層,還特意邀請了趙曉明、陳雪、周文斌等年輕骨乾列席。

會議伊始,蘇晚沒有直接丟擲結論,而是先讓楊會計公佈了近三年的銷售資料對比分析,又讓趙曉明介紹了國際服裝品牌的主流渠道模式和發展趨勢。一組組清晰的資料,一個個鮮活的案例,逐漸在與會者麵前勾勒出一幅波瀾壯闊而又暗藏玄機的市場圖景。

當所有人的思緒都被調動起來,充分認識到現狀與外部世界的差異後,蘇晚站起身,走到了懸掛著的巨幅中國地圖前。她的目光掃過全場,清澈而堅定,聲音沉穩有力,清晰地提出了她深思熟慮後的新戰略:

“諸位,資料和發展趨勢已經擺在眼前。‘錦繡’走到了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過去,我們依靠外貿訂單和百貨公司內銷,取得了高速發展。但這兩種模式,都存在著天然的瓶頸和受製於人的風險。”

她拿起一支紅色的記號筆,在地圖上“外貿”和“百貨內銷”的區域分彆畫了兩個圈。

“外貿,是我們的優勢和基本盤,必須繼續穩固、深化。它為我們帶來了先進的技術標準、穩定的現金流和國際視野,這根‘外腿’,不能軟,還要更粗壯!”

接著,她的筆鋒一轉,帶著一種破釜沉舟的決絕,在ap上幾個核心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的位置,用力地畫下了幾個醒目的星標。

“但是,我們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我們必須長出屬於自己的、更強壯的‘內腿’!”

她深吸一口氣,擲地有聲地宣佈:

“我提議,啟動‘錦繡’品牌發展的新戰略——‘內外兼修,兩條腿走路’!”

“在全力穩固和拓展外貿市場的同時,集中優勢資源,大力發展屬於我們‘錦繡’自己的——國內品牌專賣店體係!”

“專賣店?”下麵響起了一陣輕微的騷動和議論聲。這個概念在當時的內地市場,還屬於相當前衛和大膽的嘗試。

“對,專賣店!”蘇晚語氣鏗鏘,眼中閃爍著理想的光芒,“不是百貨公司裡的櫃台,而是完全由我們‘錦繡’自主運營、獨立門麵、統一形象、專業服務的品牌專賣店!我們要把‘錦繡’的品牌理念、設計美學、品質承諾和文化價值,通過一個個實實在在的店麵,直接、完整、深刻地傳遞給我們的消費者!”

“這不僅僅是銷售渠道的變革,更是品牌價值的深度挖掘和升華!我們要通過提升內銷的檔次和模式,建立我們自己的‘護城河’,擺脫對單一渠道的依賴,真正掌握市場的主動權!”

她詳細闡述了專賣店戰略的構想:從首批在省城、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設立直營旗艦店,到逐步在重點城市發展加盟店;從統一的店麵設計、logo應用、員工製服,到標準化的服務流程、會員管理體係;從依托現有產品線,到針對國內市場開發專屬的高階產品係列……

這個藍圖宏大而清晰,充滿了誘惑力,但也瞬間將衝突**裸地擺在了桌麵上。

開辟新渠道需要大量的資金和精力,更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

楊建華會計第一個站了起來,眉頭緊鎖,語氣充滿了憂慮:“蘇廠長,這個構想非常吸引人。但是,您算過這筆賬嗎?在一線城市的核心商圈租賃甚至購買一個像樣的門麵,其租金或購地成本就是天文數字!再加上高昂的裝修費用、首批鋪貨的巨額庫存、專門招聘和培訓的店員薪酬……這每一個環節,都是在燒錢!”

他翻動著手中的初步估算資料,聲音沉重:“這將會耗儘我們目前幾乎所有的流動資金,甚至需要向銀行申請巨額貸款!萬一……我是說萬一,市場反應不如預期,或者經營管理出現問題,導致專賣店虧損,將會把整個‘錦繡’拖入巨大的財務危機!這個風險,實在太大了!”

生產副廠長孫衛國也表示了擔憂:“一下子要鋪開這麼多專賣店,對咱們的生產能力、供應鏈管理和產品研發,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萬一店裡賣不動,庫存積壓,生產線怎麼辦?工人們怎麼辦?”

就連一向支援蘇晚的周誌剛工程師,也謹慎地提醒:“技術上的難關我們可以想辦法攻克,但這市場經營的風險……確實需要慎重。”

會議室裡一時間陷入了沉默。蘇晚描繪的藍圖固然美好,但楊會計指出的財務風險,孫衛國提到的管理壓力,都如同冰冷的現實,給這股熱情降了溫。開辟新道路的誘惑與踏入未知領域的恐懼,在每個人心中激烈交鋒。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蘇晚身上,等待著她的回應,也下意識地,飄向了一直沉默不語的林長河。

蘇晚理解大家的擔憂。她知道,這不是怯懦,而是負責。她正準備開口,進一步用更詳細的市場分析和風險預案來說服大家。

就在這時,林長河動了。

他沒有看那些充滿疑慮的麵孔,也沒有去看桌上那堆令人頭疼的財務資料。他隻是緩緩地、從會議桌的那一頭,將目光投向了站在地圖前的蘇晚。

他的目光沉靜,深邃,彷彿隔絕了會議室裡所有的嘈雜與爭論,隻倒映著蘇晚一個人那因為闡述理想而微微發光的身影。

在所有人屏息凝神的注視下,林長河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他的動作不快,卻帶著一種千鈞般的穩定力量。他走到蘇晚身邊,與她並肩而立,麵向眾人。

他沒有分析市場,沒有計算風險,甚至沒有去看那張畫滿了星標的地圖。

他隻是微微側過頭,看向身旁的蘇晚,用他那特有的、低沉而平穩、不帶絲毫波瀾卻彷彿能定鼎乾坤的語調,清晰無誤地說道:

“路子,你看準了。”

“錢的事,我來想辦法。”

“你指哪,”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全場,最終落回蘇晚臉上,那眼神裡是全然的信任與無條件的支援,

“我打哪。”

“……”

你指哪,我打哪。

短短六個字,比任何長篇大論的分析報告、任何激動人心的演講都更具力量。它跨越了所有具體的困難與風險,直指核心——對決策者無條件的信任,對既定方向毫不動搖的執行力。

這不僅僅是丈夫對妻子的支援,更是他最質樸、也最堅定的管理哲學:他或許不擅長描繪藍圖,但他絕對擅長將藍圖變為現實。他負責解決通往目標道路上的一切障礙,而她,隻需負責指明那個最正確的方向。

會議室裡,落針可聞。

楊會計張了張嘴,看著並肩而立的蘇晚和林長河,看著林長河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堅定,他最終什麼也沒說,隻是默默地坐了下去,拿起筆,開始在那份風險評估報告上,劃掉了原有的結論,重新寫下:“資金問題,協同林副廠長,製定詳細融資與預算控製方案。”

孫衛國和周誌剛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釋然和重新燃起的鬥誌。林廠長說“打”,那就一定有“打”的辦法和勝算!

蘇晚感覺自己的心臟被一股滾燙的洪流擊中,眼眶微微發熱。她不需要更多的言語了。他的支援,就是她最大的底氣,就是穿透一切不確定性迷霧的最強光柱。

她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激蕩,重新麵向眾人,她的聲音比之前更加堅定、更加充滿力量:

“長河同誌的話,就是我的底氣,也是我們‘錦繡’的底氣!風險和困難,我們都看到了。但機遇,更大!”

“楊會計,請你牽頭,會同長河同誌,一週內拿出詳細的資金規劃和風險控製方案!”

“孫廠長,周工,請你們開始著手評估產能提升和供應鏈優化方案!”

“趙曉明,陳雪,你們負責協助我,進行首批旗艦店的選址評估和初步的形象設計規劃!”

“……”

一道道指令清晰明確地發出,整個管理團隊如同上緊了發條的精密儀器,開始圍繞著這個全新的戰略核心,高速運轉起來。之前的疑慮和衝突,在林長河那“你指哪,我打哪”的六個字麵前,彷彿冰雪消融,轉化為了強大的行動力。

爽點在這一刻,如同撥雲見日,豁然開朗。

一個清晰、宏大且極具前瞻性的戰略方向,終於在激烈的思想碰撞和堅定的核心支援下,得以確立。“內外兼修,兩條腿走路”,這不僅是一個口號,更是為“錦繡”下一階段的跨越式發展,描繪出了清晰的路徑和宏偉的藍圖。

它意味著,“錦繡”將不再僅僅是一個成功的出口加工廠或百貨公司的供應商,而是要真正向著一個擁有強大自主品牌、掌控核心渠道、具備深厚內生動力的現代化服裝集團邁進!

會議結束後,眾人帶著前所未有的清晰目標和昂揚鬥誌離開。會議室裡隻剩下蘇晚和林長河。

蘇晚走到窗邊,看著窗外暮色漸沉,但廠區裡依舊燈火通明,那是為新戰略做準備而加班加點的燈光,充滿了希望。

林長河走到她身邊,沉默地並肩而立。

“謝謝你,長河哥。”蘇晚輕聲道,“我知道,這條路很難。”

林長河目光望著遠方那一片璀璨的燈火,聲音低沉而平穩:

“路難,纔要走。”

“走通了,就是通天大道。”

他的話語,總是這樣,在最關鍵的時刻,給予她最堅實的力量和最遠的視野。

蘇晚微微一笑,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與信心。卷中的**,以這場決定命運的戰略調整完美落幕,也為“錦繡”更加波瀾壯闊的下一卷征程,吹響了嘹亮的進軍號角。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