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錦繡小農媳 第28章 技術交流
雪後初晴,陽光照在皚皚白雪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蘇晚站在院裡,看著銀裝素裹的村莊,心中卻有些發愁——連續幾天的大雪,讓作坊的原料運輸成了問題,女工們也無法來上工。
“晚晚,在家嗎?”院外傳來趙嬸子的聲音。她踩著厚厚的積雪,深一腳淺一腳地走來,手裡還提著個小布袋。
蘇忙迎出去:“嬸子怎麼來了?路這麼滑,多危險。”
趙嬸子笑著擺手:“在家閒著也是閒著,給你送點我醃的酸菜,嘗嘗味道怎麼樣。”
這時,又有幾個婦女結伴而來,都是平時關係不錯的鄰居。大家圍著爐子坐下,喝著熱茶,聊著家常,氣氛溫馨融洽。
李嫂看著院裡整齊的雞舍和兔籠,羨慕地說:“晚晚,你家的雞下蛋可真勤快,我家的這幾天下雪都不愛下蛋了。”
王嬸也接話:“是啊,還有你醃的鹹菜,味道就是不一樣。我家那口子說,比供銷社賣的好吃多了。”
蘇晚心中一動。之前因為謠言的事,她多少有些心結,但看著這些真誠的麵孔,忽然想通了——獨木難成林,隻有大家一起好,纔是真正的好。
“其實也沒什麼秘訣。”她笑著說,“雞不愛下蛋,可能是飼料太單一了。加點魚粉或者骨粉,補充蛋白質,下蛋就勤快了。”
婦女們頓時來了興趣:“魚粉?骨粉?哪弄去啊?”
“魚粉就是把小魚曬乾磨成粉,骨粉就是把骨頭燒焦搗碎。”蘇晚耐心解釋,“都不難弄,就是費點工夫。”
她索性拿出紙筆,畫起示意圖:“比如骨粉,可以把吃剩的骨頭收集起來,放在鐵鍋裡小火慢烤,烤到酥脆後搗碎,拌在雞食裡就行。”
林長河不知何時也過來了,安靜地站在門口聽著。見蘇晚需要示範,他默默去廚房取來一些骨頭和鐵鍋,在爐子上實際操作起來。
婦女們圍觀的圍觀,記錄的記錄,個個認真專注。當骨粉真的製作出來時,大家都驚歎不已。
“原來這麼簡單!我怎麼就沒想到呢!”李嫂拍著大腿說。
蘇晚又繼續分享:“還有醃菜,關鍵是要控製好鹽和糖的比例,再加點香料提味。比如醃黃瓜,可以加點蒜片和辣椒,這樣更下飯。”
她毫無保留地講解著各種技巧,從飼料配比到醃製方法,甚至還包括一些簡單的防病知識。婦女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提出問題。
最讓大家感動的是,蘇晚不僅講解,還送每人一小包特製的香料:“這是我自己配的,你們回去試試,不夠再來拿。”
趙嬸子感慨地說:“晚晚,你真是太大方了!這些秘訣要是彆人,肯定藏著掖著。”
蘇晚笑笑:“嬸子說哪裡話。咱們鄰裡鄰居的,互相幫襯是應該的。大家都把日子過好了,咱們村才能越來越好。”
這時,林長河默默地又添了一壺熱茶,還端來一盤新做的桃脯給大家品嘗。這個細心的舉動讓婦女們更是讚歎不已。
“長河真是貼心,知道咱們聊累了。”
“晚晚好福氣啊!”
蘇晚與林長河相視一笑,一切儘在不言中。
送走鄉親們後,院子裡安靜下來。蘇晚忙著收拾茶具,林長河則默默地在掃地上的雪。
“長河哥,謝謝你。”蘇晚忽然說,“剛纔要不是你示範,我也講不明白骨粉的做法。”
林長河停下手中的活:“你講得很好。”
陽光照在他身上,為他鍍上一層金邊。蘇晚注意到他的圍巾有些鬆散,自然地走上前為他重新係好:“冷嗎?”
林長河搖搖頭,握住她的手:“冷的是你。”
果然,她的手指冰涼。他皺眉,將她的手包裹在自己溫熱的掌心中揉搓:“怎麼不戴手套?”
“剛才忙著講解,忘了。”蘇晚不好意思地說。
林長河從口袋裡掏出一副毛線手套——正是蘇晚之前織的那副:“戴上。”
蘇晚心裡甜甜的,順從地戴好手套。毛線帶著他的體溫,溫暖直透心扉。
“長河哥,你說我這樣做對嗎?”她忽然問,“把技術都分享出去,會不會”
“不會。”林長河打斷她,“你做得對。”
他難得地說了一長段話:“技術藏不住。分享出去,大家記得你的好。藏著掖著,反而招人恨。”
這番話讓蘇晚豁然開朗。是啊,在這個講究集體主義的年代,自私自利反而難以立足。隻有互利共贏,才能長遠發展。
接下來的幾天,不斷有村民來請教問題。有的問養殖技巧,有的問醃製方法,蘇晚都耐心解答。林長河則用他靈巧的雙手,幫大家改造雞舍、製作工具。
最讓人驚喜的是,幾天後村裡的雞鴨果然下蛋更勤快了,家家戶戶的醃菜味道也提升了不少。村民們感激之餘,主動送來各種農產品——一筐雞蛋、幾顆白菜、甚至還有自家做的豆腐。
“晚晚,多虧了你教的法子,我家的雞這兩天一天下一個蛋!”
“這是我按你說的方法醃的蘿卜,你嘗嘗味道對不對?”
蘇晚一一嘗過,認真點評:“李嫂的鹽放多了點,下次少放些;王嬸的辣椒可以再炒香一點”
這種真誠的交流,徹底化解了之前的隔閡。村民們不再用那種探究的眼神看她,而是真心實意地把她當成了致富帶頭人。
傍晚,蘇晚和林長河一起喂雞。夕陽的餘暉灑在雪地上,映出淡淡的粉色。
“長河哥,你看。”蘇晚指著雞舍裡滿滿的雞蛋,“大家的日子都在變好呢。”
林長河點頭,目光柔和:“是你的功勞。”
“是咱們的功勞。”蘇晚糾正他,自然地挽住他的手臂,“沒有你支援,我哪能做這麼多。”
這時,她發現林長河的衣領處有些開線,顯然是白天幫人乾活時扯破了。
“彆動,我給你縫縫。”她拉他在院裡的石凳上坐下,取出隨身帶的針線包。
林長安靜地坐著,任由她為自己縫補。夕陽下,她的側臉格外柔和,眼神專注而溫柔。針線在她手中靈活穿梭,很快就補好了破口。
“好了。”她低頭咬斷線頭,一抬頭正對上他深邃的目光。
兩人距離很近,能感受到彼此的呼吸。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微妙的氛圍,混合著雪後的清新和彼此的體溫。
“晚晚。”林長河低聲喚她。
“嗯?”蘇晚輕聲回應,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他卻隻是伸手,輕輕拂去她發梢的一片雪花:“謝謝。”
這個克製的動作反而更讓人心動。蘇晚的臉微微發燙,低頭掩飾:“謝什麼,應該的。”
就在這時,幾個孩子跑過來,手裡捧著新下的雞蛋:“晚晚姐,娘讓送來的!”
蘇晚笑著接過,抓了一把棗脯分給孩子們。孩子們歡天喜地地跑開了,銀鈴般的笑聲在雪地裡回蕩。
看著孩子們遠去的背影,蘇晚忽然說:“長河哥,等咱們有了更大的廠房,可以招更多村民來做工,讓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
林長河注視著她被夕陽鍍上金邊的身影,眼中滿是溫柔:“嗯,一定可以。”
夜幕降臨,兩人相攜回屋。雪地上留下兩排並行的腳印,緊密相依,向著家的方向延伸。
這一天的技術交流,不僅帶來了實際的效益,更彌合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而在這個過程中,兩顆心也靠得更近,共同期待著更美好的未來。
蘇晚知道,前方的路還很長,但隻要秉持著互利共贏的理念,腳踏實地走下去,就一定能讓更多人過上幸福的生活。而最讓她安心的是,無論未來如何,總有一個人會默默站在她身後,支援她的每一個決定。
月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溫柔的光芒,彷彿在為這對攜手同行的夫妻照亮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