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七零錦繡小農媳 > 第1章 廣交會亮相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七零錦繡小農媳 第1章 廣交會亮相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一九七九年的春天,羊城廣州的空氣裡,已然彌漫開一種與北方截然不同的、濕熱而蓬勃的氣息。流花路展館內外,彩旗飄揚,人頭攢動,各種語言、各種膚色的客商穿梭其間,空氣中混合著皮革、布料、電子元件和不同香水的複雜氣味,共同構成了一幅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最具象征意義的圖景——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俗稱廣交會。

蘇晚站在分配給“錦繡製造廠”的展位前,深吸了一口氣,試圖平複那如同擂鼓般的心跳。她穿著一套自家生產的、精心改良過的深藍色女式西裝,領口彆著一枚小小的、鑲嵌著“錦繡”商標的胸針,頭發在腦後挽成一個利落的發髻,顯得乾練而又不失柔美。然而,隻有她自己知道,這看似鎮定自若的外表下,藏著多少初次登上國際舞台的緊張與不安。

他們的展位位置不算最好,麵積也不大,但在蘇晚和團隊(主要是孫衛國和那位新招聘的設計師小陳)的精心佈置下,顯得彆具一格。沒有像許多老牌廠商那樣將產品堆得滿滿當當,而是采用了“少而精”的策略。背景牆是乾淨的米白色,上麵懸掛著放大的、極具設計感的“錦繡”商標和“ality&elegance(品質與優雅)”的英文字樣——這是蘇晚查了許久字典才定下的口號。幾組簡潔的金屬架上,錯落有致地陳列著他們的核心產品:挺括利落的男式夾克,剪裁合身、顏色雅緻的“的確良”女士襯衫,幾條運用了深城混紡麵料、顏色獨特的絲巾,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正中央模特身上那件作為“秘密武器”的女士夾克。

那是蘇晚和小陳耗費了無數心血的作品。版型采用了西方流行的略微收腰、廓形利落的短款設計,麵料選用了江州曙光廠提供的高支密卡其布,質地細膩而挺括。真正的點睛之筆在於細節:在左側領口下方,用極其精湛的蘇繡技法,繡上了一小枝疏密有致、栩栩如生的墨梅。黑色的枝乾,淡粉色的花瓣,寥寥數針,卻將中國古典的雅緻韻味與現代的簡約風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這件夾克,彷彿就是“錦繡”品牌精神的具象化——紮根傳統,麵向現代。

“廠長,咱們這佈置,能行嗎?”孫衛國搓著手,有些緊張地看著周圍那些規模宏大、產品琳琅滿目的大廠展位,他們的佈置顯得有些“另類”。

“能不能行,試試才知道。”蘇晚強迫自己露出一個鼓勵的笑容,“把我們最好的東西展示出來,就夠了。”

交易會正式開幕,巨大的人流湧入展廳。最初的幾個小時,是令人難熬的冷清。許多外商從他們的展位前匆匆走過,目光甚至沒有停留一秒。偶爾有人駐足,拿起產品看看,詢問幾句,但一聽他們磕磕絆絆、帶著濃重口音的英語,或者麵對關於最小起訂量、交貨週期、信用證付款等專業問題時,蘇晚和孫衛國(小陳英語更差)隻能連比劃帶猜,甚至不得不頻繁地求助外貿局派來協助的翻譯,往往溝通得滿頭大汗,對方卻還是皺著眉頭離開了。

一種無形的壁壘,清晰地橫亙在他們與這些國際買家之間。那不僅僅是語言的障礙,更是對國際貿易規則、商務禮儀、乃至思維方式的不適應。蘇晚第一次如此深刻地體會到,從國內市場到國際舞台,這一步的跨越有多麼艱難。她精心準備的產品質量,似乎在這複雜的溝通障礙麵前,有些使不上力。

中午時分,展館內喧囂鼎沸,蘇晚卻感到一陣陣的疲憊和挫敗。她讓孫衛國和小陳先去吃飯,自己一個人守在展位裡。看著周圍一些展位前已經開始聚集起洽談的客商,她的心情愈發沉重。難道他們辛辛苦苦準備這麼久,跨越千山萬水來到這裡,最終隻能铩羽而歸嗎?巨大的壓力像石頭一樣壓在心頭,讓她幾乎有些喘不過氣。

就在她望著那件墨梅夾克出神,內心被自我懷疑啃噬的時候,展位裡那部分機電話突然響了起來。刺耳的鈴聲將她從紛亂的思緒中拉回。她有些疑惑地接起電話,這個號碼,隻有廠裡和極少數人知道。

“喂?”

電話那頭,傳來的是她無比熟悉的、低沉而平穩的聲音。

“怎麼樣?”

是林長河。

僅僅三個字,穿過遙遠的距離,在此刻嘈雜的展館裡,卻像一股沉穩的力量,瞬間注入了蘇晚的心田。她甚至能想象出他此刻在省城廠裡的辦公室,或者是在車間裡,趁著間隙,撥通了這通電話的樣子。

一股混合著委屈、壓力和思唸的情緒湧上喉頭,蘇晚的眼眶微微發熱。她用力吸了吸鼻子,儘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正常:“人很多……就是,說話不太聽得懂,規矩也不太明白……”

她沒有說得太詳細,但他一定能聽懂她言語背後的艱難。

電話那頭沉默了兩秒,隨即,林長河那特有的、帶著安撫力量的聲音再次響起:

“不怕。東西,是好東西。”

他不問她有沒有訂單,不問她遇到了多少困難,隻是用最樸素的話,肯定了他們為之付出心血的產品本身。這比任何空洞的鼓勵都更有力量。

“嗯。”蘇晚重重地應了一聲,感覺心頭的巨石彷彿被挪開了一半,“我知道。廠裡……都好嗎?”

“都好。專心。”他言簡意賅,沒有多餘的話,卻明確地告訴她,家裡有他,她無需分心。

“好。”蘇晚的聲音重新變得堅定起來。

掛了電話,蘇晚站在原地,深深呼吸了幾次。窗外羊城的陽光透過高大的玻璃窗照射進來,在她臉上投下明暗交錯的光影。林長河的電話短暫得像一個幻覺,卻將她從情緒的泥沼中徹底拉了出來。是啊,怕什麼?他們的產品質量過硬,設計獨特,這纔是根本。溝通不暢,就多學多問;規矩不懂,就虛心請教!她蘇晚什麼風浪沒見過,還能被這溝通的困難嚇倒不成?

她重新挺直脊背,目光恢複了之前的清亮與自信。

下午,展館的人流有增無減。蘇晚調整了策略,她不再急於向每一個路過的人推銷,而是更專注於向那些在他們展位前停留、對產品本身流露出興趣的客商進行介紹。她讓小陳準備好紙筆,遇到語言實在不通的,就畫圖示意。她也更加留意外貿局翻譯的溝通方式,默默學習。

轉機,在一個下午悄然降臨。

一位身材高挑、穿著考究、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的五十多歲歐洲男士,在隨行人員的陪同下,信步走過他們的展位。他的目光原本已經掠過,卻又像是被什麼吸引,倏地轉了回來,精準地落在了那件墨梅夾克上。

他停下腳步,走近幾步,隔著玻璃櫃,仔細地端詳著那件夾克,特彆是領口那枝精緻的墨梅刺繡。他的眼神銳利而專業,帶著審視,也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欣賞。

蘇晚的心跳再次加速,但她迅速穩住心神,臉上露出得體而自信的微笑,主動用練習了無數遍的英語打招呼:“goodafternoon,sirweletojxiu”(下午好,先生。歡迎來到錦繡。)

那位男士抬起頭,看向蘇晚,微微頷首,然後用帶著口音的英語問道:“thisebroidery…isithandade?”(這個刺繡……是手工的嗎?)

“yes,entirelyhandadebyourbestartisans”(是的,完全由我們最好的工匠手工製作。)蘇晚流暢地回答,這是她準備最充分的問題之一。

男士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他示意隨行人員與展位工作人員溝通,自己則要求近距離觀看那件夾克。

當夾克從模特身上取下,送到他手中時,他仔細地摩挲著麵料,檢視內襯的做工,按壓刺繡的背麵感受針腳的細密,其專業和苛刻的程度,讓一旁的孫衛國都暗自捏了把汗。

“thefabricisgoodthetailorgisprecise”(麵料很好。剪裁精準。)男士評價道,然後指著那朵墨梅,“thisisunieabationofeastandwest”(這個很獨特。東西方的結合。)

蘇晚抓住機會,儘力用清晰的英語介紹:“thisiurnceptweetraditionalchesecraftsanshiptocreateodernfashion”(這是我們的理念。我們運用中國傳統手工藝,創造現代時尚。)

男士認真地聽著,不時點頭。他詢問了麵料成分、可能的顏色、以及尺碼範圍。蘇晚一一作答,並將準備好的、詳細標注了中英文的技術引數資料遞給他。

隨後,最關鍵的問題來了。

“whatsyouroq?anddeliveryti?”(你們的最小起訂量是多少?交貨期呢?)

蘇晚深吸一口氣,報出了他們經過反複覈算的數字:“oq300piecesforthisstyledeliverywith60daysafterreceivgthedeposit”(這個款式最小起訂量300件。收到定金後60天內交貨。)

這個數字對於大客商來說可能很小,但對於初次接觸國際市場的“錦繡”來說,已經是一個需要全力應對的挑戰。

男士沉吟了片刻,又與旁邊的隨行人員低聲交談了幾句。展位裡的氣氛幾乎凝固了。

終於,他抬起頭,看向蘇晚,臉上露出了今天第一個算是溫和的表情。

“okwecanpceatrialorderfor300piecefthisjacketthesethreelors”(好的。我們可以下一個試訂單,300件這個夾克。要這三種顏色。)他指著資料冊上的色卡。

“but,”他語氣轉為嚴肅,“thealitytbeexactlythesaasthissaplenodifference”(但是,質量必須和這件樣品完全一致。不能有差異。)

成了!

一股巨大的、難以言喻的喜悅如同電流般瞬間擊穿了蘇晚的全身!她努力維持著表麵的鎮定,但微微顫抖的手指和瞬間亮起來的眼眸,泄露了她內心的激動。

“abtely!weguaranteetheality!”(當然!我們保證質量!)她的聲音因激動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音,卻無比堅定。

雙方留下了聯係方式,約定後續通過外貿局敲定合同細節。當那位名叫“rschidt”的德國客商帶著資料離開後,孫衛國和小陳幾乎要跳起來歡呼!

“廠長!我們成功了!我們拿到訂單了!還是德國的!”孫衛國激動得臉都紅了。

小陳也興奮不已:“我就說那梅花繡得好!”

蘇晚看著他們,臉上終於綻放出如釋重負的、燦爛的笑容。她走到那件墨梅夾克前,輕輕撫摸著那枝改變了局麵的刺繡,心中百感交集。這不僅僅是一張試訂單,這更是一張通往更廣闊世界的通行證,是對他們堅持品質、勇於創新的最高肯定!

她下意識地摸了摸口袋,那裡彷彿還殘留著剛才那通電話帶來的溫暖與力量。

首戰告捷,“錦繡”的展位前,似乎也因此吸引來了更多探尋的目光。蘇晚知道,真正的挑戰或許才剛剛開始,合同的細節、生產的壓力都還在後麵。但此刻,她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信心與鬥誌。

廣交會的大門,已經為他們敞開。屬於“錦繡”的國際舞台,正等待著他們去書寫新的傳奇。而她知道,無論前方是風景還是風浪,在遙遠的省城,永遠有一座最堅實的靠山,在默默支撐著她,陪伴著她。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