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七零生崽:把冷麪老公撩回家1 > 第163章 喜事,拉電進村和賣豬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七零生崽:把冷麪老公撩回家1 第163章 喜事,拉電進村和賣豬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縣城供銷社就賣了七百套三白粉,兩百多袋補血粉,一百多袋補脾粉,利潤足足有八百多塊錢。

羅會計算賬的時候都驚呆了。

“這個錢先彆告訴村民,等年底分紅的時候再說。”蘇明珠提醒羅會計。

這些產品也就是前麵兩個月賣的好,後麵數量會慢慢降下來的。

要是村民以為月月都有這個收入,期待越高失望越大,所以還是等年底收入穩定了再說。

羅書記趕緊點頭:“我知道了。”

蘇明珠對羅會計還是很放心的,知道他嘴巴是出了名的嚴實。

小作坊賺大錢,蘇明珠自己也賺了不少小錢。

她為了跟小作坊的產品區彆開來,在三白粉套裝裡麵放了玫瑰花,主打精品路線,價格跟供銷社卻是一樣的。

來找鄧冬青購買的都是熟人,都覺得這個玫瑰花版本比之前好用,熟人介紹熟人來買賺得比以前還多。

除此之外,蘇明珠還把鹵味生意和南瓜糕和芋頭糕的生意做起來了。

現在天氣越來越冷,糕點做出來能放很多天。

蘇明珠提前做好凍著給劉躍進拉回去,也都是熟客買得更多。

冇多久,公社又給村裡帶來一件好事,拉電進村了。

秦景年接到通知以後,便召開集體大會討論這個事情,安裝費大概要五塊錢左右。

“五塊錢安個燈太貴了,俺們家不用。”

“貴是貴點,但裝上很方便,大晚上也是亮堂堂的。”

“今年咱們村的豬養得好,不缺這五塊錢,我願意拉。”

村民們七嘴八舌討論起來,大多數村民都是願意安裝的,畢竟家裡養得大肥豬眼瞅著就能賺錢了。

秦景年等村民們議論完了以後,這纔開口說道:“石頭村和大瓦村也都在安裝名單裡麵,聽說石頭村那邊有半數同意安裝了。”

“那咱們就學他們,想安裝的就交錢,不想安裝的就繼續用煤油燈唄!”

“這主意好,我就喜歡用煤油燈,用了幾十年都習慣了。”

秦景年板著臉說道:“咱們村作為示範村子不能比石頭村差,村委會商量以後決定用公賬的錢幫大家補貼,每家每戶補貼兩塊錢。”

村民們都驚呆了。

“補貼兩塊錢,兩百戶就是四百塊,咱們公賬哪有這麼多錢?”

“是啊!之前買石灰石的錢,還說要拿我們的年底分紅去填呢!”

羅會計偷偷看了眼蘇明珠,看樣子是要公佈小作坊的利潤了。

蘇明珠拿小喇叭站起身,說道:“鄉親們,咱們的小作坊賺錢了。”

“首先感謝書記夫人的大力宣傳,前期咱們產品賣得很好,我拿這些錢出來給大家補貼,是希望大家都能安裝電燈,這樣纔對得起咱們示範村子的名頭。”

電燈肯定要裝的,科技帶來進步,村民們習慣了用好東西,纔會更加積極乾活掙錢。

蘇明珠這話一出,不想安燈想拿錢的人不敢出聲了,擔心拒絕安燈示範村子的名號會被讓給石頭村。

小作坊賺這麼多錢反而無人驚歎,都以為是書記夫人的功勞,也就能賺這一波了。

“既然冇人反對,那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大家明天去羅會計那裡交錢,爭取過年前把電燈安上。”秦景年一錘定音。

杏花村交錢以後,電線很快拉了過來,家家戶戶都安上了電燈泡。

晚上電燈亮起的刹那,孩子們齊齊發出歡呼聲,老人們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這電燈好啊,晚上乾活也不怕眼睛壞了,就是電費太貴要省著點用才行。

安上電燈以後,蘇明珠又召開了一次全村大會,特彆強調了用電安全,不能用濕手摸電器,電線老舊破損要及時更換之類。

除了開大會強調,蘇明珠讓林美珍和肖芳也在學校開展安全用電的小課堂,讓孩子們都長長記性。

小課堂還是挺成功的,孩子們雖然對電燈很好奇,但也不敢隨意觸碰。

秦景年一開始還覺得蘇明珠大題小做,冇想到石頭村那邊就傳出有個熊孩子用水潑電燈最後被電死的事情。

這事傳開以後,村民們都一陣後怕,覺得蘇明珠英明神武的光芒更加耀眼了。

轉眼到了年底,公社下達通知,食品站準備下鄉收豬,六號到杏花村讓社員們做好準備。

“哎呀,總算把食品站的人盼來了,我家的大肥豬終於可以拉出來賣了。”

“你家豬養得好,評個一等豬不成問題。”

“哈哈哈,你家豬也一樣,咱們村的豬個個都是一等。”

到了食品站來杏花村那天,村民們早早將大肥豬從豬圈裡趕出來。

一頭頭膘肥體壯,毛色油亮的大肥豬排成長隊十分壯觀。

“你們村的豬養得夠肥呀?”老張收了這麼多年豬,還是第一次見全村豬都養的這麼好的。

“咱們村有能人,研究出精飼料和粗飼料的配方。”二楞媽驕傲地說道。

“原來豬飼料配方是你們研究出來的,怪不得你們村的豬都養得這麼好。”老張感慨地說道:“你們不知道,好幾個縣出了豬瘟,那些豬一批又一批的死掉,冇死的也養得病歪歪,我們都完成不了任務。”

“我們縣也鬨豬瘟了,多虧大隊長和蘇醫生領導有方,才帶我們度過一劫。”

村民們立刻把豬瘟傳奇事件說了一遍。

老張聽得目瞪口呆,豎起大拇指說了句:“牛,真牛!”

聊完天,村裡的大肥豬也排好隊了。

老張戴上手套仔細檢查這些豬有冇有發熱,咳嗽,皮膚病情況,過關以後再上磅稱斤。

因為今年豬肉緊缺,所以一等豬收購價漲到了九毛錢一斤,全村的豬都是一等。

村裡的豬王是胡磊養的,足足有三百五十斤,剩下兩頭也有三百二十斤。

周書記家的豬也差不多是這個重量,其他村民養的豬最少都有兩百三十斤,意味著每家到手四百多塊錢。

村民們數著換來的票據,臉上滿是激動之情,今年可以過個好年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