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下鄉嬌女醫,現代大佬追著寵 第35章 送筆墨紙硯
-
送筆墨紙硯
在灶鍋裡洗碗的難受,慕景之是體會到了,“以後儘量在那邊吃飯。”
夏暖提醒他,“你來了,盯著我這邊的人更多了。”
“那就拿過去刷。”
“真矯情。”
“那你用著習慣嗎?”
“習慣呀!”
夏暖的毫不猶豫,讓慕景之又不確定了,難道他猜錯了?
……
會計和保管員忙完走了,慕景之和夏暖準備去村尾。
要搬去村尾的東西有些多,慕景之回了一趟21世紀,帶回來一輛二八大杠,“用自行車馱桌子。”
二八大杠都準備上了?真準備在這邊弄個身份嗎?“景之哥,你的戶籍證明能在這邊用嗎?”
慕景之往自行車後架側邊捆桌子,“當然能,公章,是仿照舊檔案上的公章雕刻的。
介紹信信紙,仿照這個年代公安局的信紙模式,單獨印刷出來的。
字跡,也翻了不少材料,仿了某位領導的,你就放心吧!”
看來為了來這邊,景之哥做了不少準備,“那你也冇必要落戶蔣家大隊呀?”
“冇有蔣家戶口,怎麼把衛生室這塊地皮搞到手?”慕景之擡頭看向夏暖,“冇有蔣家戶口,我怎麼就近照顧你?我是為了你而來。”
又撩她?
夏暖笑了,“你辦這事,是昨天一天就辦完的嗎?”
“這倒不是。”慕景之搖頭,“從我第一次跟你一起過來後,我就做準備了。”
“為什麼?你不可能那時候就喜歡上我吧?”
“因為……”慕景之沉聲道:“因為夏暖要做二老闆,因為你和夏暖要給我弄值錢的舊物。
所以當我也能過來後,我就準備自己親自去換舊物。”
想到21世紀那邊的物資,夏暖忙問,“你想去黑市?”
慕景之不確定,“有這麼想過,但我還是覺得走街串巷比較合適。”
“安全嗎?”夏暖有些擔憂,萬一被髮現,會被按上投機倒把罪名的。
“冇事的,走了。”
說話間,慕景之已經把桌子綁在了自行車後座右側,筆墨硯和鎮紙分彆塞在前梁包裡,有些重的宣紙放在後座架上。
夏暖把提前準備好的幾袋奶粉掛自行車車把上,跟在後麵打著手電筒。
下放與知青待遇不一樣,他們住的是生產隊裡最破的院子,知青住的是新蓋的院子。
生產隊最破的院子就是村尾最後一排,知青點在破院子的斜前方,雙方冇有交集。
夏暖暖在躲宋靜找茬的時候,經常在知青點的後牆處發呆看向破院子。
所以夏暖有記憶。
推開夏暖暖在發呆時腦海裡幻想過無數次想推開的門,夏暖輕喊:“奶奶。”
“誒!”老太太一耳就聽出是夏暖的聲音,應了一聲就從屋裡跑出來,夏暖忙把手電筒照過去,“小心點!”
“冇事,冇事,我摸黑摸習慣了,這是?”
笑意盈盈的老太太跑過來就看到了自行車上的東西。
“我給那兩位大叔送筆墨紙硯來了。”夏暖指著車後座上的一卷宣紙。
“你這丫頭。”老太太握上夏暖的手,“我們都知道你想幫我們,可是幾個大字真能值錢嗎?”
“這就要看大叔的功力了。”夏暖笑道:“如果功力不行,我還叫兩位大叔寫欠條。”
“嗬嗬嗬。”老太太笑出聲,“小蔡,小季,出來,夏大夫給你們送紙筆來了。”
蔡雲濤和季鴻匆忙跑出來,看到慕景之還一愣。
慕景之伸出手自我介紹,“我是慕景之,夏大夫的未婚夫。”
夏暖“……”
自己的未婚夫,就是景之哥這麼編出來的。
“小慕你好!”
蔡雲濤和季鴻在自己的衣服上搓了搓手,才伸出手去相握。
筆墨紙硯和桌子都搬去蔡雲濤和季鴻住的房間,老爺子也跟去了,夏暖拎著奶粉進老太太住的房間。
房間後牆邊,是隻剩下兩條腿的床,用土磚壘擠在牆角,床上鋪著稻草,稻草上是破葦蓆,葦蓆上是燈草蓆。
燈草蓆上,放著兩張補丁摞補丁的床單。
床對麵的另一個牆角,是一張破書桌,書桌上放置一個自製竹筆筒和一本舊筆記本,筆筒裡插著幾支雜亂的筆。
靠近門的這一段,幾塊土磚壘出一個簡易灶,灶上是缺了一角的舊鐵鍋。
旁邊是土磚壘的台子,台子上是盆碗和鍋鏟。
整個房間就是四個字,破舊臟亂。
夏暖把手上的布袋子放在書桌上,“奶奶,這裡有幾袋奶粉,你和爺爺衝了喝,補補力氣。”
“這怎麼行?你拿回去自己喝。”老太太要把布袋子還給夏暖。
夏暖往回推,“我能換給你們,證明我手上還有很多。如果爺爺書法也不錯的話,就用大字換回玉簪子。”
“玉簪子給你就是你的了。”老太太低聲道:“彆往外拿,惹人眼,物資也少量的往外拿。
小慕來了,留意你們的人就多了,好在你住在大隊大院裡,還能隔絕大部分視線。”
“我會和景之哥說的。”
隔壁。
慕景之打開摺疊桌後,三個男人就欣喜的到處摸著。
這是展示桌,桌麵和桌腿都超厚超重,如果不是慕景之的話,這三個男人很難打開,彈簧彈力超強,所以打開後也非常穩當。
慕景之再用力往下壓一壓,坑窪不平的泥土地麵,桌子也不搖晃。
“好!這桌子好!”老爺子讚不絕口,愛不釋手。
“我也給您弄一張?”慕景之眼眸晶亮的望著老爺子。
一打照麵,慕景之就認出老爺子是京都百年世家溫家家主。
十五年的沉澱,重回京都後,花費巨大人力物力尋找三個兒子,最終隻找回雙腿殘疾的小兒子。
父子倆僅用十年,就讓溫家再次擠進京都數一數二的世家。
溫老爺子於98歲高齡離世,在21世紀不過是八年前的事。
蔡雲濤和季鴻是溫家附屬家族的長子,和老爺子一起於十二年前主動下鄉,兩家捐獻出明麵上所有產業,急流勇退保全小部分家底。
待回去後,固定產業返還這二人手中,便一飛沖天,成為二人所在地的首富。
蔡雲濤更是成為著名書法大家,一字難求。
“不用不用。”老爺子擺手,“我來他們這邊一起用就行,還能節約蠟燭。”
蠟燭?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