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養子下鄉趕山,全家逆襲暴富 第490章 抓魚了
薑寧睏意襲來,忍不住打了個哈欠:“唔,時間不早了睡吧,以後再出去的話跟我說一聲,不然我以為你出去偷人了。”
陸陽:“……??”
“媳婦,我可不是那種人,你居然不相信我。”
“彆鬨趕緊睡覺了。”
兩人鬨騰一會兒才睡著。
臘月初又到了捕魚期,大隊長帶著眾人來到湖邊,一陣寒風襲來,冷得人牙齒咯咯作響。
“呼呼,來個人去試試冰層厚度,一定要多小心點,不要掉下去了,這個天掉下去可是會要命的。”
陸陽主動道:“爹,我身手利索,還是我去河麵上試試看吧,萬一有點什麼的話,我跑得也快些。”
大隊長聞言擔憂看著兒子:“你要去嘛,去年可是有人掉下去差點要命,你這去能行嘛。”
“沒事的爹,我心裡有數。”
“好,那你一定要多小心,有不對勁的地方直接上來彆冒險。”
“嗯,知道了。”
陸陽手上拿著十來根竹竿,一頭綁著紅色小旗子,今年秋天下雨少河裡的水也少,會比往年更容易看到魚群的蹤跡。
試過冰層厚度沒問題後,就可以插上棋子,方便大隊裡的人分開撈魚,這樣效率也能更高一點。
以前是各家各戶分開,但去年出過事後,今年大隊長是組織人一起,這樣也能更安全點,出事的話人多力量大。
河邊眾人看著他上了冰層朝河中間去。
緊張道:“這幾天溫度低,冰層應該凍上了吧,比去年溫度應該低一些,也更安全點吧。”
“不知道啊,陸知青身手好,真要是遇到冰層薄的地方,及時離開就好了,一個人好離開,要是都站上去那纔是麻煩。”
“是啊,人多的話冰層容易出事,到時候一慌亂難跑開,等下都分散開,一組安排十個人。”
大隊長緊緊等著兒子的背影,一邊跟其他人說著話,這一等就是一個小時,看著那小旗子一個個被插上。
陸陽拍拍有些凍僵的手,轉身慢慢回到河邊。
薑寧忙把灌了熱水的鹽水瓶塞過去:“來陸陽,抱在懷裡捂捂彆急,天太冷了。”
“嗯沒事,今年水不算多,找魚群還算是好找,我插上旗子的區域都是有魚群的,你們分開組去那邊抓魚。”
大隊長把人排好十隊,依次排列好:“第一隊去第一個紅旗子,第二隊去第二個紅旗子,後麵的以此類推,不要急不要吵架。”
“等抓了魚後稱重,到時候家家戶戶都有,抓魚的人可以多分十斤,好了開始乾活吧,都小心點有問題吹口哨。”
考慮到人多嘈雜,到時候有事的話喊可能聽不到,大隊長給他每組都分了哨子,有事吹哨子一準能聽到。
村民們見大隊長考慮得這麼周全,心裡踏實了不少,笑著說:“大隊長放心,該注意的事項我們都記住了。”
大隊長嗯了一聲:“天氣冷小心謹慎點是好事,這麼冷的天要是掉下去,那是要落一輩子病根的。”
“好了都記住了就下去吧。”
“好嘞,媳婦等著我們好訊息,今年一定要多多抓魚,到時候多分點,臘魚吃個夠就好了。”
小媳婦沒好氣道:“知道了,多小心點彆大意,聽大隊長的準沒錯。”
“嗯,記住了。”
大隊長也跟著上了冰麵,按照陸陽說的,在腳底上捆上一層稻草,再在冰層上走的話就感覺沒那麼滑了。
陸陽正帶著人在一點點敲冰層,這個也是有技巧的,先圈出來個圈,然後再一點點敲出那個圈的範圍。
幾個人輪換著來,半個小時後兩個水桶大範圍的冰被敲碎,露出裡麵的水,還有被凍得活動很慢的魚。
蹲下身在網上放餌料,再把網丟下去,等有動靜了再拉上來,嘩啦啦的水聲響起,一網被提了起來直接甩到冰麵上。
大隊長看著那撲騰著的魚,臉上露出幾分笑意來:“看樣子今年這河裡魚不少啊,最好吃的還是那小的。”
“哈哈是,來個人把這些魚弄桶裡去送到河邊,到時候再做一起處理。”
“恩恩好。”
眾人有條不紊進行著,鑿開的口子是需要不斷清理浮冰的,不然也會就能堵上再鑿開費勁。
這麼忙活半天後,河邊堆起小山堆一般的魚,大隊長粗略估計了下,要是分的話,家家戶戶都能分個三十來斤。
也差不多夠過年了。
中午都是嚼一口繼續抓,下午大隊長讓眾人上岸,把魚都送去稱重,再按照挨家挨戶分魚。
抓魚的人,每個人都可以多分十來斤。
陸陽看著那麼多餘,緩緩吐出一口氣來,帶著霧氣:“媳婦,咱們今年可以吃好多鹹魚了,改天再去定兩個豬頭。”
“去年做的臘排骨不錯,今年也要多做些,你還喜歡吃什麼不。”
薑寧想了想:“我想吃臘豬肝,直接吃有股怪味,做成臘豬肝後就沒怪味了,蒸熟的帶有顆粒像魚籽。”
她就喜歡吃那個,去年做的都不夠吃,今年可是要多做一些。
“哈哈好,我們改天去趕集,今年早些準備年貨。”
周大山吆喝著:“陸陽過來這邊下。”
陸陽朝前麵看了看,笑著說:“媳婦我去前麵下,等會再回來。”
“嗯,你去忙吧。”
走到半路上,胳膊被人碰了下,薑寧扭頭看過去,嘴角笑意淡了些:“娘,你找我有事嗎?”
李玉梅看了眼周圍,湊近女兒小聲問:“你們結婚也有好幾個月了,可有什麼動靜呢,人家有的兩個月就有動靜了。”
“……娘,你是說懷孕的事嘛。”
“當然了,陸陽是入贅,這孩子生下來要是男孩的話,那對薑家來說多重要,你難道不知道嘛。”
“我跟你說這不能大意,若是半年還懷不上,你偷偷去醫院檢查下,拿藥喝彆不上心知道嘛。”
薑寧臉色冷了幾分,麵無表情看著她:“娘,這是我們夫妻的事,就不勞煩你操心了,你又不帶孩子問那麼多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