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假千金狂撩帽子黍被掐腰寵 425
竟是粉絲
薑苒四人上了火車,找到自己的位置,對麵上鋪坐著個戴著眼鏡的年輕女同誌,看起來二十左右,衣服上還有校徽,是寧大的大學生。此時她手裡正拿著一張報紙在看,薑苒掃視了一眼是人民日報。
陳著先把行李放在了上鋪,俯身收拾床鋪,薑苒牽著兒子的手和阿奶站在過道上等候。
陳著收拾好兩個下鋪,扭頭看著三人道:“過來休息吧!”
薑苒對阿奶道:“睡會吧,咱們要淩晨才能到。”
章珊點點頭。
薑苒扶著阿奶躺下,轉身去開窗戶,夜裡車速並不快,是可以開窗的。
陳著叮囑兒子乖乖坐好,起身走到媳婦身後,虛抱著她道:“我來!”
正在看報紙的女學生,眼神不受控製的在薑苒身上瞥了一眼,然後又看了一眼陳著,這兩人真是配一臉,連他們的兒子也很好看呢!
陳著將車窗開啟一拳頭大的縫隙問:“可以了嗎?再大就不安全了。”
薑苒:“可以了。”
清風通過窗戶吹了進來,薑苒瞬間覺得涼快了許多,她往後退了一步,直接靠在了男人懷裡,望著西方的那一輪紅日道:“夕陽真美呢!”
陳著低頭看著懷裡的媳婦:“夕陽美,但你更美。”
平安歪著頭看著兩人:“我呢?我是不是也很美?”
陳著、薑苒對視了一眼笑望著兒子:“你不是美,而是帥,我兒子最帥了。”
薑苒俯身親了親兒子。
平安‘咯咯’笑了起來,也親了媽媽一口。
上鋪的女學生,忍不住看了一眼一家三口,他們看起來可真幸福。
陳著抱起兒子:“睡吧!”
平安打了一個嗬欠:“爸爸,給我講故事。”
陳著:“行!”
他把兒子放在床鋪上,邊拍打他的小屁股,邊講故事。上鋪沒什麼風,薑苒不想上去,倚在了陳著的肩膀上。
火車有節奏地“哐當”作響,從半開的車窗縫隙裡吹進來的夜風,帶著一絲涼意,驅散了車廂裡的沉悶。
陳著扭頭看了一眼依偎著自己的妻子,調整了一下坐姿,讓她能靠得更舒服一些。
這時,一張報紙從上鋪輕飄飄地落了下來,正好掉在了薑苒的腿上,她拿起報紙,抬頭向上鋪看去,那個戴眼鏡的年輕女同學正探出頭,一臉歉意地看著她。
“實在不好意思。”
薑苒微微一笑:“沒關係。”
她伸手把報紙遞了過去。
“同誌,謝謝你。”女同學連忙接過報紙,衝她笑了笑。
薑苒:“不客氣。”
女同學好奇的看著她問:“你們這是要去哪呀?”
薑苒道:“我們去滬市。”
“那可真是巧了!”
女學生的眼睛亮了一下:“我也回滬市。”
這下輪到薑苒有些意外了:“看你校徽是寧大的學生?”
女學生臉上露出一個矜持的笑容,那笑容裡藏著幾分驕傲:“是,學校前兩天放假了,我回家。”
“真厲害!”薑苒由衷誇讚了一句。
七七年恢複高考後,能考上大學的,那都是百裡挑一的人才,更彆提是寧大這樣的名校了。
“同誌去滬市公乾?”女學生看著她問。
薑苒:“我愛人去滬市公乾,我帶著兒子陪著他一起去滬市玩玩、看看。”
兩人就這麼一來一回地聊了起來。
薑苒知道了女同學叫章玉書,今年二十歲,是七八年考上的大學,現在在寧大中文係讀書。
“中文係好,以後出來好找工作。”薑苒笑著說。
章玉書:“我二叔也是這樣說的,而且我自己也很喜歡中文係。”
聊著聊著,薑苒的視線無意中落在了她手裡的報紙上,在第二版的中間位置,有一首用紅筆圈出來的詩。
薑苒的眼神很好,一眼就看到了那首詩的標題和作者。
她咦了一聲,有些驚訝地指了指報紙:“這首《海燕》,作者章玉書是你嗎?”
章玉書臉上露出矜持的笑容:“是我,前段時間寫的小詩,僥幸發表了。”
薑苒朝她豎起了大拇指:“真厲害,我能看看嗎?”
章玉書:“當然可以。”
然後把報紙遞給了她。
薑苒接過饒有興致的欣賞起來,陳著也湊過去看了一眼。
“若我是一隻海燕,我將飛越昆侖之巔,銜一片雪蓮的花瓣……”
詩的篇幅不長,稱是‘小詩’並不是自謙,陳著之前經常看媳婦寫詩,眼光高了很多,他覺得這首詩也就一般。
薑苒看過後,看著章玉書,語氣真誠道:“你寫的真不錯。”
能在《人民日報》上發表,已足以自豪了。
章玉書被她誇得有些不好意思,臉頰微微泛紅:“就是隨便寫寫,投了稿,沒想到真被選上了。”
話雖謙虛,但眼裡的自豪卻騙不了人。
薑苒鼓勵道:“隨便寫寫,就能寫這麼好,說明你很有文采,繼續努力,以後說不定能成為一個很有名氣的作家。”
章玉書連忙擺了擺手:“我可不敢想,我隻會寫詩像丫丫那樣的纔是作家。”
陳著聞言看了一眼媳婦。
薑苒不動聲色道:“你知道丫丫?”
章玉書點點頭:“不光是我,所有中文係的就沒有不知道的丫丫的,她的每一篇文章,我都拜讀過,很有高度、立意也好,且緊跟時事。
她前不久發表的那篇【我被彆人頂替上了大學】,我們更是人手一份,學校還因為這篇文章專門為我們上了一節思想品德課,還自查了一遍。”
薑苒好奇問:“自查到有冒名頂替上大學的嗎?”
章玉書:“有,兩個,出了這種事後,學校就呼籲我們多買幾份報紙,放假回家後,可以帶給周圍參加高考的人,這樣如果對自己的成績起疑,還可以打電話自查,這樣冒名頂替他人上大學的事就會減少很多。”
陳著:“如此說來那邊那一期的報紙,你們那邊也賣爆了。”
章玉書看了一眼陳著道:“不光是寧城,據我所知各地都是加印再加印,我有一個同學出自農村,聽說有些村民專門翻好幾座山,進城就為買一份那期的報紙。”
薑苒聞言微微有些驚訝,這點她還真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