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壤 第475章 火山變況
-
幾個月前,由於以哥布林為主導的魔物聯軍對火山的突襲。
火山區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動盪。
而隨著戰爭中火焰巨獸的出走。
這裡的部族們在失去了庇護的情況下,陷入了各類危險的同時,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期。
混季中旬,大霧罩世。
火山地區,卻憑藉得天獨厚的環境,進入了一個“彎道超越期”。
每年的這個時候,不少周邊的小族,都會為了躲避大霧而遷徙來到火山周邊。
“霧市”的習俗也由此而來。
火蜥蜴人,自稱亞龍人的智慧族群。
雖然是同一個族群,可族群中,卻有著很多區彆較大的氏族。
就像是人和猩猩一般。人類可能誕下返祖毛孩,猩猩也可能誕下似人且更加聰明的光皮漢。
火蜥蜴人則概率更大。
他們也因為血脈的問題,同族間繁衍,會誕下許多不同體型的族人。
其族群主要以“高炎蜥蜴人”為主。
但也不乏“上半身蜥蜴人,下半身蜥蜴”的六肢“軍蜥”,身高3~5,比半人馬壓迫感還要高出許多。
又比如僅有兩足的“巢蜥”,他們擅長搬運、滑翔、築巢,直立身高普遍在18~22之間。
亦有四臂兩足,站立行走的“智蜥”,他們的慣用手有著七八根手指,站立身高普遍1~12,但卻極其擅長巫術、魔法,有些天賦極佳的還能領悟罕見的“龍魔法”。
而火蜥蜴人如果按地球那套來劃分,卻又有些不準確。
它們究竟算胎生還是卵生,極其不好判斷。
他們的母體,有些可以產奶,有些則不能產奶;有些能產蛋,有些則直接胎生。
如果非要說一種普遍存在的,那可能是卵胎生?
因為。
尋常的母蜥有著多個子宮,各個子宮能力不同。
一般是三個子宮,兩個主宮,一個附宮。
主宮“胎生”,附宮“卵生”。
可以同時孕育多個子嗣。
所以你經常能看到,多個體型差彆很大,根本就不像是同一個物種的蜥蜴人,卻幾隻甚至十幾隻糾纏在一起繁衍的行為。
且他們的卵子,也並非一個簡單的小肉球,而是表麵有一層類角質層。
也許是由某種卵生能力退化而來?
這個類角質層會自動篩選足夠優秀的精子,最終纔會讓其進入。
而當胚胎髮育完成,這層角質,也將為他們提供保護、提供營養,並在他們能夠獨立行走後發育成為鱗片。
可以說,蜥蜴人一出生,就比一般的智慧生命的幼體要“堅韌耐造”,而且,通常一胎好幾隻。
至於“附宮”,通常是生一窩蛋。
由於卵生能力的退化,蛋生的孩子體質通常較差。
所以,不少火蜥蜴人部落,都會把“蛋”直接餵食給“胎生”的孩子。
這也是“附宮”名字的由來。
可以說,火蜥蜴人的族群繁衍模式,直接就奠定了他們子嗣的強度基礎。
他們能夠長年累月的占據火山,完全憑藉的就是種族天賦,以及“火山資源”。
從前。
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信仰和底牌“火焰巨獸”,各個蜥蜴人部落雖然底下紛爭不斷,但好歹不會做的太過火。
可如今巨獸出走,哥布林襲擊還帶來的巨大的損失。
各個有心思的部族,都想著一統整個火山區。
奈何大家都差不多,一直都冇什麼機會。
可起霧後,就不一樣了。
尋求庇護的外族,作為一股外部力量,徹底打破了這片區域的平衡。
其中有火蜥蜴人,直接翻臉。
開始大肆捕捉、奴役異族。
由於“火哈部族”占據先手優勢,這讓他們在混季宛如滾雪球一般,快速壯大。
逼迫的其餘火蜥蜴人部族,不得不聯合起來對抗。
可直到這一天。
火哈部族,對牛頭人“黑山踏氏族”發起了襲擊。
牛頭人肉身極其強悍,並不遜色於火蜥蜴人,唯一不如的就是繁衍能力。
他們來火山,也並非是完全的“尋求庇護”,而是一種合作關係。
牛頭人負責提供來自森林中部大平原種植而出的糧食,火蜥蜴人則提供他們混季暫住的權利。
本來“火哈部族”想要拿下“黑山踏”也不會那麼容易。
但傳聞稱,火哈部族,已經突破了火山的火線,踏足了火山更深處。
據說那裡寶物遍地,怪獸橫行。
正是憑藉著從那裡獲得的資源,火哈部族這纔在突襲之下,拿下了黑山踏。
至於混季之後,是否會遭受到來自森林中部各氏族牛頭人的報複,它們纔不考慮那麼多。
有火山做依仗,他們有的是辦法躲避危險。
那一夜。
火哈部族的火蜥蜴人如潮水般湧向牛頭人的營地。
牛頭人戰士們雖驚不亂,強壯的身軀結成緊密的防禦陣型,保護著後方的族人。
他們揮舞著巨斧,每一次揮動都帶起呼嘯的風聲,將衝在最前麵的軍蜥砍翻在地。
然而,火蜥蜴人中的智蜥開始施展巫術。
詭異的光芒閃爍,一道道黑色的魔力繩索朝著牛頭人飛去,纏住了一些牛頭人的四肢。
趁著這個機會,更多的火蜥蜴人蜂擁而上。
火蜥蜴人實在太多了。
數倍於牛頭人的數量下,僅憑一個黑山踏氏族,怎麼敵得過如日中天的火哈?
也就在牛頭人漸漸不敵之時,他們的首領發出一聲怒吼,牛角上泛起神秘的符文光芒。
這是牛頭人族古老的戰技,瞬間爆發出強大的力量掙脫束縛。
周圍的牛頭人彷彿受到鼓舞,也紛紛激發自身潛力。
火哈部族的百夫長見狀,親自衝向牛頭人首領。
兩位強者碰撞產生的衝擊力向四周擴散開來,一時間飛沙走石。
本以為會是一場勢均力敵的交鋒。
可火哈部族,在戰至一半,突然又是數道身影插手,硬生生壓製住了牛頭人首領。
冇多久,碩大的牛頭便重重砸在焦黑的大地上。
他那渾圓的眼珠中有不甘、有憤怒,但更多的,是一份托付與期望。
黑夜裡,有矮小的黑色身影沿著小路,已經遠去
喜歡奇壤請大家收藏:()奇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