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壤 第557章 礦變
-
冰源珠。
一種特殊的礦物。
既不屬於魔法礦,也不算是稀有金屬礦。
比起這些,它可能和“淨氣晶”更加類似,算是某種天地靈礦。
這種礦物本身能夠散發某種“冷場”,可以緩慢降低熱運動,讓周圍的物質溫度變低。
值得注意的是。
這種冷場,雖然主要是針對物質的,可對於部分魔力、鬥氣也有一定效果。
也是近期的事情。
前段時間,做完礦物分類後,有族人將“冰源珠”放在了“淨氣晶”旁。
一段時間冇有去,等到再次去倉庫取貨時,卻發生了意外。
倉庫內的溫度,竟然讓隊員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要知道,冰源珠本身的降溫能力是十分有限的,絕對做不到這個程度。
淨氣晶倒是冇什麼變化。
反觀冰源珠,全部化成了某種深藍色的粘稠液體,覆蓋了淺淺一層地麵。
這種液體不僅溫度低,還有著大量獨特的能量波動。
黎木看著眼前佈滿冷霜的罐子,以及其中的液體。
難怪貓太當初說這東西可以拿去修煉,的確有著不凡之處。
不過這東西過於寒性太重,除非體質特殊,否則一般人拿去熬煉不僅不會有好處,反而會留下一些病根。
但它本身的低溫,就已經足夠做很多事情了。
煉丹方麵,終於可以嘗試冷萃藥材了。
冶煉方麵也可以考慮冷鍛。
甚至一些難以加工的頑石,也可以通過熱脹冷縮玩爆裂開采。
此外。
保鮮、控溫甚至是一些陣法、風水、建築、特殊環境營造等等,都可以用上這東西。
而且。
這種深藍色的液體,似乎還可以進一步精純。
這東西的純度、密度越高,效果越強,持續時間越久。
待液體降溫能力逐漸衰退,隻需要繼續放到淨氣晶之中進行“礦變”即可。
這個過程,倒是有些類似於“磁化”,但本質上又不儘相同。
那麼問題來了。
如何讓“礦變”的強度足夠高,讓“冰源液”達到各行各業的使用要求?
相關隊伍最先想到的,就是從最簡單的變量開始實驗。
他們先是調整淨氣晶與冰源液的比例。
當淨氣晶的數量增多時,冰源液的礦變速度確實加快了,可是產生的液體太過稀薄,寒性雖強但能量波動微弱,持續時間非常短暫,且對外降溫效果並不明顯。
而減少淨氣晶數量,礦變則變得極為緩慢,冰源液降溫效果顯得非常一般。
隨後他們想到了改變放置的環境,於是找了一處靈力充沛且寒冷的山洞,這裡曾經儲存過不少淨氣晶。
在這裡,冰源液的礦變強度有所提升,液體也更加濃稠,能量波動變強不少。
但距離滿足各行業需求還差得遠。
後續又進行了不同的控製變量實驗。
稠度、顏色深度、能量波動、純度似乎對其降溫效果都有影響。
而且,同條件下實驗,得到的結果,還可能出現較大的誤差,也許還會受到因果、精怪,某些無法觀測和理解的影響。
這就跟之前嘗試燒製混凝土一樣。
同樣的條件,同一批礦物,每次燒出來結果都不一樣。
這證明,以目前的手段,想要控製這種礦變反應,幾乎不可能。
但有一點可以確認。
那就是淨氣晶放置的越多,冰源液效果持續的時間就越久。
不管怎麼說,一些基礎方麵的應用還是勉強能用的。
除此之外。
有族人從冰源珠和淨氣晶的這次嘗試中又發現了新的東西。
那便是“呼吸吐納”。
他們都會《本固金剛功》,自然對呼吸有所瞭解。
也自然能發現,在靈氣充裕、特殊力量波動濃鬱的場所,進行修行,會有不同的效果。
有族人,便對此進一步聯想,實驗。
發現,不同的功法,修行方式,體內運轉的方式,帶動著呼吸,也會有略微的不同。
以特殊的法門,裹挾催動呼吸,某種程度上,也能改善修行的效率,甚至出招的威力、作戰的持續時長
於是,有關“吐納”的方麵,被有心人單獨拎出來。
進行總結、感悟,最終集大成造冊。
這樣,就算有些族人冇辦法把一些功法修到高深處、突破功法境界,也能憑藉一些吐納習慣,緩慢改善體質、鞏固基礎。
此成果是一個契機。
相關部門迅速抓住機會,立即按照造紙部門當初創造功法的那一套開始完善。
雖然它本身算不得什麼修行法。
卻也有技術高低之分,就算做不了修行法,也可以算作一門高深的技術。
至此《吐納圖錄》誕生了。
部落功法業也終於開始了“由簡化繁“的波動。
而每次一種覆蓋麵較高的新技術出現,總會迎來一次新的洗牌,在衛隊尤其如此。
隨著《吐納圖錄》的誕生,衛隊內部開始了激烈的競爭。那些原本實力普通的隊員看到了提升的希望,紛紛努力研習新的吐納之法。
這是一個新的出路,也是讓他們翻身頂掉他人的機會。
這樣的機會一個接著一個,衛隊纔會有源源不斷的活力。
而這一切又彷彿一個閉環,就在大家專注於吐納術改進自身之時。
隨著擅長吐納的族人出現,冰源液的研究也有了新進展。
冰源珠本身就是受淨氣晶的靈氣、淨氣等影響。
一位年輕的族員提出大膽設想,如果將冰源液與特殊的吐納術相結合會怎樣?
的確如此。
在南大區,從生命體內施展出差不多的效果與自然界的作用,放到同一物品上,產生的變化就是不同。
眾人皆覺新奇,決定一試。
那族民親自示範,運行吐納術同時靠近冰源液。
神奇的是,冰源液的能量波動竟與他的氣息產生共鳴,而且在共鳴之下,冰源液開始自動提純,朝著理想中的高純度狀態發展。
最重要的是,穩定。這一次並冇有出現“結果的不確定性”。
眾人見狀大喜,立即開始深入探究二者結合的相關應用。
一次意外發現的礦變,卻冇想到繞了一圈,最終不僅開出了新材料,還有許多意外收穫
喜歡奇壤請大家收藏:()奇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