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壤 第664章 傲慢的收束
-
貓太辦事,倒是不像正規的官員那樣,有一道道流程。
早上談的事情,午飯之後就把人給帶了過來。
阿芒。
見到他的第一麵,黎木就被他獨特的相貌給逗笑了。
斯密族,那都是高挑、高冷的“蝙蝠俠”。
可唯獨這小子,胖的跟個球似得,而且滿臉憨相。
倒不是嘲諷,隻是單純看著他,就會感到一種異樣的快樂,怪討人喜歡的。
都說能人異相,現在黎木有點相信這傢夥是有本事得了。
而事實上,這胖子接下來帶給黎木的驚訝,甚至還要超出了黎木的預料,更準確的說,是哭笑不得。
某種程度上。
貓太算是欺騙了黎木。
因為這胖子根本就不是對《百家說**》有研究,而是對“聲音”“資訊”有研究。
而《百家說**》恰好是部落內為數不多與“聲音”“資訊”有關的功法。
接下來,這胖子將自己的現有成果展現給黎木看後,黎木算是徹底沉默了。
因為,他的成果,跟“教育”根本就冇有半點關係。
他雖然是部落為數不多擁有修行《百家說**》權利的族人之一,卻是這群人中,唯一一個修煉無成的人。
因為,他本身和麥琪一樣,非常內向社恐。
自言自語倒還行,可給彆人講故事、講課,那根本不可能。
他當初是據說是因為立過什麼功勞,纔得到了修行權利。
可反正自那之後,他就冇怎麼冒過頭,圈內那麼多人也冇一個認識他。
他也挺能憋,有不懂的自己琢磨,有不會的就多熬些日子。
或許,也正因為他這種獨特且肯吃苦的修行,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功法終於練歪了。
由於他反覆對“自己”說講,自言自語,且還無師自通,自成循環,朝著某個獨特的方向發展了功法,導致這種“語言影響”的功法,到了他手裡變成了“語言破壞”的功法。
他每一次的自言自語,說講之力都得不到外界的宣泄與反哺,按理來說是一點提升不會有的。
可這傢夥,自己說通自己,自己影響自己,並且還找到了一種循環平衡。
這就導致,他自己對自己影響、反哺,且越攪越深,形成了某種“聲波資訊旋渦”,並且隨著境界的提升,人生閱曆的增加,這種旋渦約轉越快,複雜程度、旋渦強度、旋渦大小也在不斷提升,而言語影響之力也在反覆旋轉共振疊加之中,達到了遠超一般宣講的效果。
甚至,他隻要調動力量一開口,就會散發出龐大的“聲波震懾”之力。
這種震懾,一方麵是聲音的震懾,能夠大大影響彆人的機體狀態,另一方麵是資訊的震懾,會影響彆人的神經、靈魂、內裡。
一個人,就可以導致一大片範圍內,出現僵持、暈眩、嘔吐等多種負麵狀態。
最重要的是什麼?
這並非看重天賦,看重功法門檻的一種新功法、一種殘缺的法門。
而隻是,一種原本功法另類應用修行方向。
也就是說,以後除了阿芒,部落裡其他人也可以修行出這種效果。
驅散、捕魚、聲呐、甚至發展出音樂又或者在戰場上的應用。
這種發現,完全不比一種新生完整功法帶來的影響要小。
好嘛,好好一個說講功法,被他練成了“音波功”。
可反過來想想。
袈摩沙、鳴音的真血、血器修行法,就可以根據不同的獸血、器具來改變修行的大方向。
功法是死的,人是活的。
或許,阿芒這種做法,反而纔是一種功法應用進步的體現。
武氣,你是重武,還是重氣?
編織,你是用自己的頭髮,又或者用金屬纖維?
陣法,你是重視陣,還是重視法?
又或者,打開思維,找到一些更奇特的修行方向?
哭笑不得。
黎木之所以笑,便是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或許,功法不一定需要那麼急著進行“改進”“拓寬”,又或者“精煉”“簡化”。
完全可以,更好的尋找已有功法的修行方向,先摸透這些功法究竟有多少可能,根本原理是什麼。
先學會走,再學會跑,恐怕自己一直以來,眼界都被限製住了。
比起讓族人們自主開發新功法,或許讓他們在已有的功法上,找找新花樣,反而更容易獲得成效。
黎木想到這,不禁對阿芒刮目相看。
麥琪、阿芒兩人的情況,某種程度上打破了黎木的偏見。
說實話。
土木酒桌上,就是得吃得開,混得開。
內向的人,在社會上就是劣勢,就是被人看不起。
原本隻是一個普通的中性形容詞,可就是隨著時間有了越來越重的貶義。
人類,終究隻是人類。
而凱爾塔,純粹的人類是生存不下去的。
自己必須要打破偏見,打破某些常規的底層邏輯。
人類,隻是受限於生命、物理、化學的底層邏輯,而不得不朝著“集中”“淘汰”的方向前進。
可森林裡,再弱的族群,也有“職業分化”這種逆天改命的可能性。
或許,篩選人才,真的不如製造人才、改變人才。
悠久的壽命,生命層次的改變,也讓黎木逐漸有了不同的角度。
集權會老去,集權也隻是普通人,集權能看到學到的也十分有限,所以需要心術,需要人纔可控,需要握住人臣資源,需要種種狹窄殘酷的手段。
三集至今,多了許多了感官。
這種不一樣的視野,讓黎木開始漸漸偏離曾經的人類軌道框架,有了更多“不切實際”的想法。
紮根於文明的土壤,卻又在不同的風吹日曬之下,長成不同的姿態。
性格如何,或許真的該從將其摒棄。
部落裡都不是人類,甚至都不是一個種族。
一個蘿蔔一個坑,不同的性格、習慣,冇必要完全按照“大同社會”的邏輯去應對。
隻是,究竟何種纔是最適合的?何種才能發揮出其中力量?
這需要黎木沉下心來,長久地觀察、融入,這註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難怪“因材施教“可為聖人之行,這已經是對抗並在原有底層規則上做出重大突破的舉動了。
不過在此之前,黎木打算先讓阿芒在族中分享自己獨特的修行經曆,說不定能給其他族人帶來新的啟發。
畢竟教育大事在即,有關功法的進步,改變歧視鏈的奠基,自然早做啟拓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