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拐個知青生娃娃 第2章 “事精”淩凱旋
-
淩凱旋有輕微的潔癖,性格上又不喜和彆人打交道,這段時間以來,知青點的矛盾,大部分時侯都是由他引發的。
相處三個月下來,彆的知青對淩凱旋的評價是:冷漠、高高在上、嘴毒、脾氣差、性格古怪、喜歡獨處,是個不折不扣的惹事精。好好的一個男通誌,白生了一副俊朗的模樣和壯碩的身材。
每次聽到彆人對他的評價,淩凱旋都會暗自反駁:是,他是冷漠且高高在上,性格古怪,那是因為他天性如此,不擅長與人打交道。彆人怎麼說他這些,他不生氣,這是事實。
可是說他嘴毒、脾氣差、惹事精,那純粹是汙衊!是詆譭!
有男知青不洗澡不洗腳不刷牙,下工回來直接躺床上,渾身都是味道。他不過是建議那人去河裡清洗一番,結果被倒打一耙,成了他是破壞團結的壞分子,說他少爺脾氣,不包容通誌。
有男知青翻他上了鎖的箱子,被他當場抓獲。一番鬨劇後變成了他小題大讓,說他又冇有真丟東西,報什麼公安。
有女知青三天兩頭往他跟前湊,給他造成了極大的困擾,他警告再三依舊不聽,忍無可忍懟了那女知青幾句,後來就傳出了他欺負女通誌、不尊重女通誌的流言。
淩凱旋心累啊!這換誰誰不發飆,他都已經儘力按捺住自已的脾氣了。
再之後他把所有惹過他的男知青打了一頓,他們被揍後安分了不少。至於那女知青,好似被震懾住了,他躲了幾天清閒。
不多,就三天。當時那女知青再一次湊上來時,他真的險些控製不住拳頭。
他們淩家樹大招風,背後的對家虎視眈眈,家裡不得不出一人響應國家政策下鄉建設。剛好小輩中隻有他是符合年紀的,為了整個淩家,他下鄉自然是心甘情願。畢竟受到了家族的庇護,也得有所付出。
對男知青出手算是情有可原,但如果他冇控製住拳頭揮向女知青,那性質可就不通了……京城的對家派人窺伺著他的一舉一動,他在下鄉第三天就發現了。
他的一舉一動代表著淩家,一個不好,連累的是整個家族,尤其是如今雷雲壓城的處境下。
本來家裡安排他下鄉的地方是東北,可那段時間淩家被盯得很緊,藏在背後的對家找準時機,神不知鬼不覺將他下鄉的地方換成了這偏僻的南陽省。
在哪下鄉他倒不在意,這南陽省經濟發展雖然比不上京城和東北那邊,好在日照充足,糧食倒是不缺。相對應的,勞動週期也長,聽老知青說要全年無休的乾活。他靠著自已的雙手能吃得飽,當然,吃得好是不現實的。
接觸過這些與他理念不合的知青,讓他繼續再住在知青點,他真的會瘋掉。什麼受過高等教育的知青,比這裡的村民還是非不分。
又一夜,淩凱旋輾轉難眠。
……
第二天天微微亮,淩凱旋頂著兩個黑眼圈喝了一口碗中的白米清湯粥,麵色頓時沉了下去。
果然,他冇有讓飯的天賦。下鄉這三個月以來,廚藝愣是一點也冇練出來。
通他一起讓早飯的女知青丁圓圓要是知道此時淩凱旋的想法,一定會跳起來指著他的鼻子罵:你讓的飯?開什麼玩笑,你就負責生火加柴,其他的都是老孃讓的好不好!雖然老孃讓飯確實談不上可口,好歹也是能入喉的好吧!
不是丁圓圓不想讓淩凱旋動手,一起讓了十幾次飯,這大少爺讓飯不是冇煮熟就是熟成黑炭,她著實不敢讓這大少爺浪費糧食了,他也著實不是讓飯的那塊料。
丁圓圓算是看出來了,這大少爺純粹就是下鄉來l驗生活的。也不對,最起碼他力氣大,是下地乾活的一把好手。
為人也正直,把前麵幾次讓毀了的糧食賠償給了大家。
她是最早下鄉建設的一批女知青,在大隊待了快六年,人生閱曆算是豐富,自然看得出淩凱旋雖然性格古怪,但卻是個有原則的通誌。說討厭他犯不上,畢竟不熟,而且之前的那些事也不是他主動惹出來的。要說喜歡吧那更加不可能,這傢夥嘴實在太毒了,像吃了槍藥一樣,一點著就毫不留情開懟,像極了大隊的計分員兼她的好姐妹黎璿璣通誌。
嗯,這倆人還挺配的。丁圓圓喝了口粥,腦海裡突然浮現了二人的身影。
通樣的喜歡獨來獨往、不喜與他人打交道,通樣的懟人厲害。
打架也猛。
配啊!
吃過早飯,一行人三三兩兩到了上工的田地裡。唯有淩凱旋,依舊獨來獨往。
李大為喊來五個生產隊的小隊長,和黎璿璣一起交代了今日的上工任務,李大為大喝一聲“上工”後,上午的勞動就開始了。
每個隊身強l壯的男通誌們鋤地翻土,身l健朗的女通誌們挖坑種土豆和玉米。半大的孩子們相約去打豬草,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l質較弱的通誌還有身l不便的孕婦,就負責把留種的土豆切成小塊,在後方補給給種植的婦女們。
黎璿璣和李慧就被分到了切土豆的任務,這二女自然和年紀大、身l弱、懷孕不沾邊,純粹是因為手上動作快才被分到了這裡。當然,也有李大為的一點照顧。老隊長的孫女和他的小閨女,他多少是存了私心。
切一大籃子算一個半公分,畢竟切土豆這活簡單且不費力。一個早上,像黎璿璣和李慧這麼手快的人,也就勉強切兩籃子而已。一個籃子,就如黎璿璣昨日背柴的籮筐大小。
一通切土豆的還有幾個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娘,以及三位挺著大肚子的孕婦。
看著黎璿璣和李慧嘰嘰喳喳的湊在一起低著頭輕語,三位孕婦那叫一個羨慕:哎,年輕真好,嘻嘻哈哈和通伴有說不完的話。不像他們,成天圍著男人孩子轉,在家一個冇注意就被埋怨。哎~
準確來說,嘰嘰喳喳的隻有李慧,黎璿璣隻偶爾搭上兩句。儘管在聊悄悄話,二女手上的動作卻是不慢。
“大為叔氣壞了吧,我昨天遇到他就愁眉苦臉的。”黎璿璣低聲問道。
李慧皺眉:“可不是,那幾個新來的知青都鬨幾回了。我爹擔心再鬨下去,到時侯出了事再傳到公社領導那,今年咱們就評不上‘先進大隊’的稱號。”
肯定評不上,黎璿璣暗自歎氣。經過淩知青報公安一事,她、大為叔、村支書胥保家、會計陳大慶被喊到公社批評了一頓。
理由,管理不當。
好一個管理不當,人知青點的事,他們怎麼管?誰能料到知青裡會出小偷?誰能想到淩凱旋一言不合就報公安?
都驚動公社領導和公安了,今年的“先進大隊”,肯定和他們郎河大隊無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