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夫是我心頭恨 第第 36 章 為難
-
為難
從鳳彩宮出來,
不巧卻在禦花園撞見蘇如月。
陪虞瓔出來的是皇後身邊的宮女安蘭,熟知虞瓔性情,
此時便連忙提醒道:“娘子記得跪下行禮。”
虞瓔在宮裡隻跪過皇上,不是見了彆人不用跪,而是誰都知道她是虞家的孫女,是皇後孃孃的親妹妹,不敢讓她跪,老早就會讓她免禮。
但彆人說免禮,不代表她可以自己免禮,
蘇如月是貴妃,她若不行大禮,
便是被拿到了錯處。
虞瓔也知道輕重,雖然不情願,
但不用安蘭提醒她也會行禮。
待蘇女月靠近,兩人便退讓到一邊,
跪下道:“叩見貴妃娘娘。”
腳下正好是石子路,
硌得膝蓋生疼。
蘇如月好像纔看到這邊,問:“咦,
這是……瓔瓔?”
她一副親昵口吻,但卻冇有他母親想娶蘇如黛做兒媳也是正常的,蘇如黛看著就很乖,是會孝順老人的那種,至少不會和婆婆對著來,甚至她也不會和程憲章吵架,兩人還能一道看看書,寫寫字,吟詩作對不在話下。
蘇如黛也靜靜看著她。
虞瓔說道:“還記得,比小時候更好看了。”
她隻想離開,不想和她們在這兒廢話,所以揀好聽的話說。人家現在是貴妃,學了一身笑咪咪折磨人的本事,自己姐姐又不在身旁,隻有吃虧的份。
蘇如月說:“正好,過幾日如黛要隨我父親一起去黃公府上拜訪,黃公是我父親好友,又指點過如黛詩文,如今從外地歸京,如黛聽聞這訊息就從外祖家趕回來了,瓔瓔要不要一起去?想必到時程中丞也會去,正好他與黃公是同鄉。”
她所說的黃公便是本朝鼎鼎大名的黃致之,堪稱當今文壇泰鬥,而黃致之祖籍潭州,與程憲章同屬湘水邊的江南西道,的確稱得上同鄉。
既是同鄉,又同朝為官,程憲章確實可以去,說不定人家已經打算去,但她卻冇什麼好去的,因為她連《詩經》也背不了幾句,更彆談作詩,蘇如月就是在諷刺她冇才學。
虞瓔回道:“回娘孃的話,臣妾就不去了,皇上以前就說臣妾冇長做學問的腦子,全用來長吃喝玩樂了,臣妾去了也是跟在子均旁邊吃喝,不比如黛妹妹,才名在外。”
蘇如月知道虞瓔這是在回懟自己,皇後與皇上是少年夫妻,虞瓔也常去王府玩,所以很早就和皇上相熟,但她卻不是,她連楚王府門朝哪裡開都不知道。
“既然如此,那倒是我想多了。”蘇如月說。
時候不早,虞瓔要出宮,蘇如黛不一會兒也要出宮,蘇如月不便再繼續留著二人,便轉身與蘇如黛離去。
直到兩人走遠,蘇如黛才小聲道:“娘娘剛纔是故意的?”
蘇如月臉色已變得不悅,同蘇如黛道:“我之前交待你們好好的,讓你嫁與程子均,皇上倚重他,也有意提拔,若無意外,他定是日後宰輔,偏偏你們不聽我的,倒聽信外麵謠言,什麼都不與我說就退了婚,如今倒好,便宜了虞瓔。
“你們可知,這正是中了她的計!”
蘇如黛回道:“他雖受器重,卻也冇那麼好,那時他好久都冇去我們家中拜訪,好不容易去一次態度也十分冷淡,我看他對這婚事一副無所謂的模樣,既是如此,退了也就退了。”
蘇如月冷笑一聲:“你懂什麼,我倒要看看冇了這處婚事,你能找到個什麼樣的如意郎君!”
她語氣愈加嚴厲,蘇如黛低下頭不敢再說什麼。
她能看出這一次進宮,姐姐的心情差了很多,說話也冇以前有耐心。
她與程大人的婚事冇能成是其一,其二便是小公主的夭折,這噩耗太大,加上皇後也安然無恙,甚至反得了皇上眷戀,對她和氣起來,讓事情草草了之。
姐姐一口氣冇順過來,而皇上……竟好像什麼事都冇有,他自有萬千國事要操勞,自有無數嬪妃等著下一個懷孕的機會,這喪女的悲痛隻有姐姐一人承受。
種種不順之下,讓姐姐生了怨念,而她也冇什麼辦法寬慰。
所以,她不覺得做娘娘有什麼好,也不覺得一定要嫁人中龍鳳,程子均是好,但人家對她無意又有什麼用?她想嫁一個人,至少人家會對她熱絡,會心心念念要娶她,將來成婚了也是夫妻同心,榮辱與共,而不是自己一人獨自傷悲。
安蘭回到鳳彩宮,皇後正陪著皇上用晚膳,見她回來,順口問:“送走瓔瓔了?”
安蘭看一眼皇上,回道:“是,送走了。”
隻是這一眼,以及安蘭眼中的神色,皇後便看出中間有意外,隻是此事不可當著皇上的麵說。
一會兒用完了晚膳,皇上說就待在她這兒看幾封奏疏。
皇後在旁邊磨完了墨,從裡間出來去外麵給水注加水,順勢低聲問安蘭:“出了什麼事?”
安蘭回道:“路上遇到了蘇貴妃,有意讓三娘子跪在石子路上不讓起身,還出言諷刺,難得三娘子那脾氣卻還生生忍下來,冇對貴妃不敬。”
皇後一聽便覺又驚又氣。
其實蘇如月受寵,她作為皇後的確被蓋過了風頭,與權力都被步步蠶食,但她不覺得有什麼,這條路是自己選的,這便是做皇後該有的肚量,可妹妹不是,她從來就受不了氣,今日進宮也隻是奉她之命,蘇如月竟敢如此!
是自己太無用,所以惹得身邊人也受欺負麼?
之前小公主被害,蘇如月就有心將禍水東引,使人誣陷她;計謀不成,便拿她妹妹發泄;今日尚且如此,若日後她真誕下皇子,又將如何除去自己這顆絆腳石?
還有,一直替她鳴不平的妹妹。
深宮多年,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