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潛鱗1937:我在敵營當大佬 > 第41章 國際情報初顯鋒芒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潛鱗1937:我在敵營當大佬 第41章 國際情報初顯鋒芒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那份關於長沙作戰後勤保障的絕密方案,陳曉最終沒能複製或記錄。小林弘樹的警告言猶在耳,隔間內可能存在的監控像無形的眼睛懸在頭頂。他隻能依靠超越常人的專注力和記憶力,像掃描器一樣,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將方案中的關鍵資訊——主要物資集散地、運輸路線優先順序、大致時間表、以及方案背後隱約透露出的日軍戰略重心和後勤弱點——強行烙印在腦海裡。

第二天一早,他準時將原件、工整的翻譯稿和簡潔的要點摘要交給了小林弘樹。小林仔細檢查後,滿意地點點頭,當著他的麵,將翻譯稿和摘要投入了碎紙機,原件則鎖進了自己的保險櫃。

“做得很好,高橋君。辛苦了。”小林的讚許似乎比以往更真誠了一點。

陳曉謙恭地鞠躬退下,回到隔間後,立刻趁記憶還清晰,將昨晚硬記下來的關鍵資訊,用隻有自己能看懂的符號和縮寫,零散地記錄在不同的、看似無關的工作筆記和草稿紙的邊角空白處。這些資訊碎片,之後他會找機會整理出來,通過死信箱傳遞給軍統。價值足夠巨大,但又不會暴露方案的完整性和來源。

這次經曆讓他更加確信,不能隻滿足於傳遞現成的、有時效性的戰術情報。要想在這魔窟裡紮根更深,獲得不可替代的地位,甚至影響局勢,他必須展現出某種“預見性”。而他最大的、獨一無二的優勢,正是來自未來的、對曆史走向的模糊記憶。

是時候丟擲一顆真正的重磅炸彈了。

他選擇的方向是:國際局勢。這是最能體現“戰略眼光”的領域,也最能規避他無法提供具體細節的短板。

此時是1939年8月下旬,歐洲戰雲密佈,納粹德國磨刀霍霍,蘇聯態度曖昧難測。而在日本國內,深陷中國戰場泥潭的焦慮感與對外擴張的貪婪交織,“北進”攻擊蘇聯與“南下”奪取東南亞資源的爭論在高層吵得不可開交。

陳曉知道,用不了多久,就在這個8月底,蘇德就會簽訂那份震驚世界的《互不侵犯條約》,然後德國閃擊波蘭,二戰全麵爆發。而日本,最終將在權衡利弊後,選擇“南進”,踏上通往珍珠港和太平洋戰爭的不歸路。

他當然不能像先知一樣直接劇透。他需要把自己包裝成一個極其敏銳、邏輯嚴謹、敢於大膽假設的國際政治分析師。

接下來的幾天,他減少了社交,埋頭在機關的資料室裡,大量翻閱過期的英文、德文國際報刊(儘管新聞滯後,但分析文章仍有價值),並結合自己知道的曆史結果,進行“反向推理”和“合理外推”。

他花費了大量心血,字斟句酌,精心炮製了一份題為《關於歐洲近期局勢演變及其對帝國戰略之潛在影響的初步研判》的報告。

報告開頭,他先是“客觀”分析了德國與英法之間的矛盾如何不可調和,與蘇聯之間存在的巨大戰略利益衝突和意識形態鴻溝。鋪墊做足之後,他筆鋒陡然一轉,提出了一個在當時看來堪稱石破天驚、離經叛道的“推測”:

“……然而,綜合考量德意誌當前戰略重心(避免兩線作戰)、蘇維埃俄國近期外交動向及其對遠東利益的擔憂,屬下冒昧提出一個極為大膽的假設:儘管存在巨大障礙,但德蘇雙方存在在未來數周內,達成某種形式的互不侵犯協定,甚至不排除包含秘密瓜分勢力範圍條款之可能性。”

他繼續寫道:“若此推測不幸言中,歐洲大戰恐將迅速爆發,且初期德國憑借其軍事優勢和戰略突然性,或將取得重大進展。屆時,英法兩國必傾儘全力於西方戰線,其在亞洲之殖民地(如法屬印度支那、荷屬東印度、緬甸、馬來亞乃至菲律賓)防禦力量將不可避免地出現空虛。”

緊接著,他將話題引回日本:“此一國際格局之劇變,對帝國而言,既是重大挑戰,亦蘊含空前機遇。帝國‘中國事變’所需之龐大戰略資源(尤其是石油、橡膠、錫、鎢等),長期以來受製於英美之禁運或潛在威脅。若歐洲戰起,西方無暇東顧,此或為解決資源瓶頸、徹底奠定‘聖戰’基礎之千載良機……當然,南下戰略亦意味著與英美荷等國之利益發生直接正麵衝突,風險巨大,決策需極度審慎,務必做好萬全準備。”

通篇報告,他使用了大量“推測”、“可能”、“假設”、“潛在”、“或可”、“風險不容忽視”等謹慎詞彙,但核心判斷清晰無比,邏輯鏈條看似嚴密。

他將報告呈送給小林弘樹時,故意顯得十分忐忑不安:“小林先生,這是屬下近期研究國際形勢的一些不成熟的、甚至有些荒謬的想法,主要是基於公開資訊的一些推斷和胡思亂想,可能……完全錯誤,貽笑大方,請您務必嚴厲批判指正。”

小林弘樹起初隻是隨意翻閱,但看著看著,臉色逐漸變得凝重,眉頭緊鎖。當他看到“德蘇互不侵犯”的大膽推測時,瞳孔猛地收縮,甚至下意識地坐直了身體。他快速瀏覽完後麵關於“南下機遇”的分析,然後猛地抬起頭,目光如電般射向陳曉,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震驚和深深的審視。

“德蘇妥協?互不侵犯?高橋君,你……你知道你這個推測有多麼驚世駭俗嗎?這幾乎顛覆了所有現存的政治和軍事常識!”他的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沙啞。

陳曉低下頭,姿態放得更低:“屬下深知此論荒謬絕倫,純屬基於邏輯推導的最大膽猜想,毫無實證支援,請您恕罪。隻因覺得此事關乎帝國國運,不敢隱瞞,這才鬥膽呈報……”

小林弘樹沒有說話,隻是用手指急促地敲擊著桌麵,目光再次落回報告上,反複掃視著那些驚心動魄的段落。他的內心顯然正經曆著巨大的衝擊。這個推測太大膽,太匪夷所思,但……仔細想想,從利益角度分析,又並非完全不可能?如果……萬一成真呢?

這份報告的價值,遠超十份具體的戰術情報!它關乎的是戰略層麵的抉擇!

“你的想法……太大膽了……”小林弘樹緩緩說道,語氣前所未有的複雜,混合著震驚、懷疑,以及一絲壓抑不住的興奮,“雖然聽起來如同天方夜譚,但……你的推導過程,確有幾分道理。這份報告我會立刻以最高密級呈送上級部門乃至軍部參考。高橋君,你……”

他頓了頓,似乎在尋找合適的詞彙:“你再次讓我……刮目相看。”

報告被以最快速度、最保密的方式送走了。

接下來的幾天,機關裡的氣氛變得有些微妙。一些平時難得一見的高階軍官和文官開始偶爾“路過”分析課,他們的目光會有意無意地、帶著探究意味地掃過陳曉那間小隔間的門。小林弘樹與他談話時,語氣中也不自覺地多了幾分平等的“探討”意味,甚至偶爾會問他:“高橋君,你對北邊(蘇聯)最近的調動怎麼看?”

雖然上麵沒有明確的反饋,但陳曉知道,他的“預言”已經像一顆投入深潭的巨石,在日特高層乃至更上層的心中,激起了巨大的、難以平息的波瀾。

他們現在一定將信將疑,備受震撼,甚至可能感到一絲不安。

而他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等待曆史,按照它固有的軌跡,來證明他這個“高橋顧問”的“遠見卓識”。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