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鱗1937:我在敵營當大佬 第59章 “盲區”與“燈下黑”
黑木中佐的手指敲擊著桌麵,發出單調而令人焦慮的嗒嗒聲。他那雙鷹隼般的眼睛死死盯著陳曉,等待著關於“美軍菲律賓空軍基地夜間巡邏盲區”情報來源的解釋。空氣凝滯得如同暴風雨前的死寂。
陳曉的大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轉。直接編造一個具體的情報來源風險極高,黑木既然問到這個細節,很可能已經核對過相關的攔截記錄和線人報告。矢野浩二的“熱情”和中村的“嚴謹”可能早已將他的工作習慣和資訊來源摸得一清二楚。
不能硬編,隻能巧解。
他臉上露出一絲恰到好處的為難和慚愧,微微低下頭:“黑木組長明鑒。關於夜間盲區的具體推斷……確實並非基於單次明確的情報攔截或某個線人的直接報告。”
黑木的嘴角似乎勾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彷彿獵物終於落入了陷阱。
陳曉話鋒一轉,語氣變得認真而懇切:“這更多是屬下的一種……綜合研判和邏輯推導。屬下仔細研究了近三個月來所有能接觸到的、關於美軍菲律賓空軍活動的零星報告,包括其日常訓練時長、飛機出勤率、地勤人員換班記錄(從一些非加密的無線電通訊中偶爾能捕捉到)、甚至包括基地供電情況的間接情報(通過分析其用電峰值推斷探照燈等裝置的使用規律)。”
他一邊說,一邊迅速從檔案堆裡抽出幾份看似相關的報告副本,將它們鋪在黑木麵前,手指在上麵快速點過:“您看這裡,三月十五日的電文提到地勤抱怨夜間檢修頻繁;這裡,四月二日的監聽記錄顯示其晚間通訊量顯著下降;還有這份關於馬尼拉灣區民用電力負荷的報告,側麵反映了基地夜間照明可能存在的時段性減弱……這些資訊單獨看毫無價值,但將它們與美軍強調人員輪換、避免疲勞作戰的條例,以及熱帶地區夜間氣象條件(後半夜常有低雲)相結合……”
他抬起頭,目光坦誠地看著黑木:“屬下大膽推測,其夜間巡邏必然存在力量相對薄弱的時段和注意力難以覆蓋的空域,這並非確鑿證據,而是基於諸多碎片資訊拚湊出的最大可能性。在報告中,屬下用了‘可能存在’、‘推斷’、‘概率較高’等措辭,正是出於嚴謹。未能清晰標注此為研判結論而非實證,是屬下的疏忽,請組長批評!”
他這一番話,真假摻半,虛虛實實。他確實研究過那些零碎資訊,但最終判斷的核心依據,依舊是來自未來的曆史知識。他將一個無法證實的“預測”,包裝成了一種極其高超的“碎片資訊整合分析與邏輯推導能力”。
黑木眯著眼睛,仔細聽著陳曉的解釋,又翻看了一下那幾份看似毫不相乾的檔案。陳曉指出的那些細節,確實存在,雖然極其微小且容易被忽略。如果真有人能從中推斷出巡邏規律,那這種分析能力簡直堪稱恐怖。
是真是假?黑木內心權衡。如果是真的,那這個高橋曉的分析能力就太可怕了,價值巨大。如果是假的,那他編造的理由也堪稱天衣無縫,幾乎找不到破綻。繼續逼問具體來源,反而顯得自己外行和不近人情。
半晌,黑木臉上的冷硬稍微融化了一點,他合上檔案,淡淡道:“嗯,情報工作,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是必要的。但以後類似的推斷,必須在報告中明確註明其研判性質及依據碎片,避免誤解。”
“嗨!非常感謝組長的指導!屬下一定注意!”陳曉立刻躬身,一副虛心受教的模樣。
危機似乎暫時解除。但陳曉知道,黑木的疑慮絕不會因此打消,隻會埋得更深。他必須更加小心,每一份報告都要做到邏輯自洽,經得起反複推敲。
同時,一個念頭在他心中升起:黑木如此關注美軍菲律賓的細節,這是否意味著,那個瘋狂的偷襲計劃,已經進入了實質性的籌備階段?他這隻小小的蝴蝶,拚命扇動的翅膀,似乎真的開始捲起風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