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鱗1937:我在敵營當大佬 第74章 黑木的“問候”
在北呂宋一個小鎮的簡陋旅館裡,陳曉終於找到了機會。藉口需要衝洗“商業樣品照片”,他包下了一家照相館暗房幾個小時。昏紅的燈光下,他小心翼翼地衝洗著那幾卷冒著巨大風險拍來的膠卷。
當影像逐漸在顯影液中清晰時,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雖然大部分照片因為距離和匆忙顯得有些模糊,但關鍵資訊都在!甲米地的艦艇型號、克拉克的機群部署、還有那幾張從家屬區意外拍到的輔助跑道和疑似雷達站側麵的遠景……每一張都價值連城。
他將最重要的底片剪下,用油紙包好,藏進特製的皮鞋鞋跟夾層裡。其餘的底片和衝洗出的照片,則混雜在一些真正的木材、蕉麻樣本照片中,放入公文包。剛做完這一切,中村就敲響了暗房的門。
“高橋先生,上海的電文。”中村的聲音隔著門板傳來,低沉而平穩。
陳曉心裡咯噔一下。來了。黑木的“問候”從不遲到。
他迅速收拾好一切,開啟門。中村遞過來一張抄報紙,上麵是譯電員譯出的日文電文,格式標準,措辭……一如既往地符合黑木的風格。
“高橋副組長:據悉馬尼拉商業環境複雜,考察是否順利?身體可好?盼定期簡要彙報進展,以免掛念。另,國內對南洋資源需求日切,望加快評估效率。黑木。”
電文不長,字裡行間卻透著一股冰冷的壓力。
“商業環境複雜”?這是暗示知道他們遇到了美軍檢查站甚至更多麻煩?
“身體可好”?這是關心?怕是擔心他這顆棋子還沒發揮價值就意外折損了吧?
“定期簡要彙報”?是催促,更是要求他隨時處於監控之下。
“國內需求日切,加快效率”?這纔是核心——不耐煩的催促,讓他彆磨蹭,趕緊拿到更有價值的東西回去。
每一句“關切”背後,都藏著審視和鞭子。陳曉甚至能想象出黑木在發出這封電文時,那張刻板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的樣子。
他拿著電文,沉吟了片刻。中村安靜地站在一旁等待指示。吉田則在走廊儘頭晃悠,看似放哨,耳朵卻豎得老高。
“看來黑木組長很關心我們的‘商業考察’啊。”陳曉臉上露出一絲恰到好處的、受到上級關懷的欣慰笑容,語氣輕鬆地對中村說,“回電:謝組長關懷。考察順利,已接觸多家供應商,樣品豐富,資料詳實。馬尼拉天氣炎熱,但同仁皆努力克服,身體無恙。正整理初步報告,不日將詳細彙報。定不負期望,加快進度。高橋。”
他口述的回電,恭敬、積極、樂觀,完全符合一個正在努力工作的下屬該有的態度,彙報了“進展”(樣品豐富),提到了“困難”(天氣炎熱但已克服),表達了“決心”(加快進度),但對真正的“收獲”和遇到的真實危險隻字未提,滴水不漏。
中村迅速記下,點了點頭:“嗨,我立刻去發報。”
中村轉身離開。吉田湊了過來,壓低聲音:“頭兒,黑木組長這是……催我們了?”
陳曉瞥了他一眼,將那份電文摺好收起:“上司關心工作進度,很正常。我們也確實該回去了。”他語氣平淡,聽不出任何情緒。
回到房間,關上門。陳曉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
他走到窗邊,看著外麵小鎮肮臟的街道和遠處鬱鬱蔥蔥的熱帶山巒。黑木的電文像一條冰冷的毒蛇,纏繞在脖頸上,雖然沒用力,但那滑膩的觸感和潛在的威脅,讓人不寒而栗。
時間不多了。
黑木的耐心是有限的。國內的催促更是意味著,那個龐大的戰爭機器已經加速到一定程度,急需各方麵的情報來最終下定決心。
他們必須儘快帶著“成果”返回上海。停留越久,風險越大。吉田是個不穩定因素,中村雖然可靠但畢竟是黑木的人,美軍經過檢查站和家屬區事件後,是否會提高警惕也未可知。
而且,他總覺得黑木這封電文,不僅僅是為了催促。或許……也是一種試探?試探他是否遇到了麻煩?是否還完全在掌控之中?
那個冰冷的羅盤,彷彿又在口袋裡散發著寒意。
他深吸一口濕熱空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慌。必須按照自己的節奏,安全地把這些珍貴情報帶回去,並且……在離開前,再送出一份特殊的“禮物”。
一份留給未來對手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