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鱗1937:我在敵營當大佬 第99章 美英間諜的落網
內部的小風波暫時平息,陳曉需要立刻用新的、實實在在的“功績”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轉移注意力,同時繼續推進他的“大戰略”。他的目光投向了上海灘活躍的歐美間諜。
隨著歐洲戰事吃緊和日美關係日趨緊張,上海作為遠東情報中心,各方間諜活動異常頻繁。日本特高課和梅機關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打擊美英等國的情報網路。
陳曉利用許可權,調閱了大量關於歐美間諜活動的零散報告:某個俱樂部頻繁出現身份可疑的外國人,某處公寓檢測到異常無線電訊號,某些洋行職員行為詭異……這些資訊大多雜亂無章,真偽難辨。
他的大腦像一台超級計算機,快速過濾著這些碎片資訊,並與記憶中那些模糊的曆史知識相互印證。他需要一個目標,一個不太重要、但又足以讓他“立功”、並且其被捕能進一步激化日美矛盾的目標。
很快,一個目標進入他的視野:一個活躍在法租界,以貿易公司職員身份為掩護,疑似與英國情報機構有聯係的小組。曆史上,這個小組確實存在,並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被破獲,但其具體活動規律和成員,陳曉隻知道個大概。
這就夠了。他不需要確鑿證據,隻需要“合理的懷疑”和“精準的推斷”。
他開始在一份關於法租界外僑活動的綜合報告裡,巧妙地嵌入他的“分析”:
“……綜合近三個月來的零星情報顯示,以‘太古洋行’職員史密斯、‘怡和洋行’職員布朗為首的一個小圈子,活動異常。其聚會地點(霞飛路xx咖啡館)、時間(每週四晚)、以及其中一人曾被監測到攜帶可疑電子元件(可能為小型發報機零件)的情況,結合近期英國方麵對遠東局勢的關注度提升,屬下高度懷疑此小組正在進行非法的情報蒐集活動。建議對其進行重點監控,或可采取果斷行動,掐斷此情報線……”
他將“高度懷疑”、“可能”、“建議”等詞用得出神入化,既給出了明確指向,又保留了迴旋餘地。報告遞上去後,立刻引起了行動部門的重視。
黑木雖然對陳曉心存芥蒂,但在這種“確鑿”的情報麵前,也不敢怠慢,尤其是小林課長親自過問的情況下。他立刻部署人手,對陳曉點名的那個咖啡館和兩名英國職員進行嚴密監視。
果然,在一週的監視後,特工們成功捕捉到了一次疑似情報交接的場麵,並順藤摸瓜,發現了他們藏在公寓裡的簡易電台和密碼本!
行動課立刻出動,在法租界巡捕房的“配合”下(實際是默許),將史密斯和布朗等人一舉抓獲,人贓並獲!
雖然隻是個小蝦米,但能在法租界成功破獲一個英美情報小組,繳獲電台密碼,仍算得上是一次不小的勝利。梅機關上下士氣大振,報紙上也進行了低調的宣揚,著重強調日特機關的“高效”和“英明”。
慶功會上,小林弘樹滿麵紅光,親自將一枚獎章戴在陳曉胸前,雖然不如之前的勳章高階,但意義特殊。他大力拍著陳曉的肩膀:“高橋君!又是你立了大功!你的分析太精準了!簡直像是能未卜先知!”
陳曉臉上洋溢著“激動”和“榮耀”,謙遜地說:“都是課長領導有方,同事們執行得力!屬下隻是做了分內的工作。”
黑木也端著酒杯走了過來,臉色依舊不太自然,但還是勉強擠出一絲公式化的笑容:“恭喜,高橋副組長。你的直覺……確實很準。”他把“直覺”兩個字咬得稍微重了一點。
陳曉彷彿沒聽出弦外之音,恭敬地回敬:“謝謝黑木組長。還需要向您多多學習。”
在場的人群中,隻有陳曉自己知道,這份“功勞”背後真正的意義。他親手將幾個英國間諜送進了日本人的監獄(曆史上他們本該晚幾個月落網),這無疑會在本就緊張的日英關係上再砍下一道深深的傷口,進一步推動日本在對抗英美的道路上狂飆。
他看著那些興高采烈的日本同事,聽著他們對英美的不屑和嘲諷,內心冷靜地計算著:仇恨又多積累了一分,戰爭的導火索又燒短了一截。
授獎儀式結束後,他獨自走到角落,端起一杯清酒,卻沒有喝。
酒液清澈,映照出他毫無波瀾的眼睛。
他在下一盤大棋,棋盤是太平洋,棋子是國家命運。這幾個間諜,隻是他隨手落下的一顆子,為了更大的戰略目標。
樹敵越多,日本未來的坑就挖得越深。
隻是,這個過程,不可避免地沾染著鮮血和犧牲。
他輕輕晃動著酒杯。
下一個,該推動哪一顆棋子了呢?